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合一前室(“前室穿套”的前生今世-建筑防火漫谈)
示例,不应,安全三合一前室(“前室穿套”的前生今世-建筑防火漫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石峥嵘,消防资源网创始人,消防大讲堂主讲人,从业消防25年,参与近千项目设计施工,解答消防疑问数万条,极为资深的实践经验,结合深厚理论基础,汇集金典,奉献大家!
石峥嵘:“前室穿套”是用于规避规范条文的取巧措施,违背安全疏散的基本原则,容易衍生极端方案,通常属于“更不方便使用和更不利于安全疏散”的方式,不应采用!
第一章 何谓“前室穿套”?
“前室穿套”,也称“前室套前室”,通常是指通过一个楼梯间前室(含合用前室)进入另一个楼梯间前室的疏散方式。从疏散路线上讲,从一个前室进入了另一个前室(示例1、示例2),或者从一个前室通过走道进入另一个前室(示例3),均属于“前室穿套”。
示例1的住宅建筑,所有户型均为前室穿套的疏散方式。
示例2的公共建筑,上下区域的安全出口均采用了前室穿套的方式。
示例3的住宅建筑,位于两个前室的户型,采用了前室穿套的方式。
(示例1)
(示例2)
(示例3)
第二章 前室穿套的前生
2014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简称《建规》),提出了“三合一前室短边不应小于2.4m”以及“每层开向同一前室的户门不应大于3樘”的要求。“前室穿套”作为一种规避规范条文取巧措施,得以发展应用:
一、前室穿套是规避2014版《建规》“三合一前室短边不应小于2.4m”的投机措施。
2014版《建规》要求“当楼梯间的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时(三合一前室),短边不应小于2.4m”(示例4左),有人认为在前室加隔墙,将三合一前室分隔成独立前室和合用前室(示例4右),可规避此条文要求。
(示例4)
注:2018版《建规》已明确“消防电梯前室的短边不应小于 2.4m”(7.3.5),将短边长度要求扩展到所有消防电梯前室,斩断了类似投机方案。
二、前室穿套是规避《建规》“每层开向同一前室的户门不应大于3樘”的投机措施。
《建规》要求: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户门不宜直接开向前室,确有困难时,每层开向同一前室的户门不应大于3樘。(5.5.27)
示例5左的前室户门大于三樘不许可,有人认为中间加隔墙以后可以满足要求(示例5右)。
(示例5)
三、前室穿套是误解“两个安全出口”的错误处置方式。
示例2的公共建筑中,试图通过前室穿套解决两个安全出口的问题,其实质,对于上下区域,均只有一个安全出口,不应许可!
四、由上述可知,“前室穿套”是一种“更不方便使用和更不利于安全疏散”的方式,且“前室穿套”容易衍生极端方案,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
第三章 前室穿套的今世
2018版《建规》已明确“消防电梯前室的短边不应小于 2.4m”,将短边长度要求扩展到了所有消防电梯前室,直接斩断了前室增加隔墙来规避前室短边不应小于 2.4m的情形。
目前的前室穿套,主要作为规避 “每层开向同一前室的户门不应大于3樘”的技术措施,以及作为解决疏散走道双向疏散的技术措施。
第四章 前室穿套应予禁止
由前述可知,“前室穿套”是一种“更不方便使用和更不利于安全疏散”的方式,以此方式规避规范条文,不应许可!且“前室穿套”容易衍生极端方案,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
一、“前室穿套”违背了安全疏散路径的确立规则:
前室是防烟楼梯间的基本要素,安全疏散应遵行“走道(或户门)→前室→楼梯间”的基本规则。进入前室,就已抵达安全出口,应从疏散楼梯撤离,不能再进入了另一个前室,更不能通过走道(相对危险区域)进入了另一个前室。
以此为原则,除非是“两个疏散楼梯共用前室”的情况,其他前室均应只具备一个安全出口。也就是说,凡户门对楼梯间独立前室(或合用前室)开放的情况,均只能视为一个安全出口。这是基本规则,否则必将衍生极端方案,规范条文形成虚设。
二、“前室穿套”不能满足两个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
对于需要两个安全出口的公共建筑和厂房建筑,规范要求“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不应少于2个”;对于需要两个安全出口的住宅建筑,规范要求“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本要求的目的是保证人员有两个不同的疏散方向,其实质,是“任一房间的疏散出口,均不应少于2个安全出口”。
“前室穿套”并不满足两个不同的疏散方向的要求,当一个前室失效时,另一前室也同时失效,实质上仅有一个安全出口,不应许可!
三、“前室穿套”的情况,属于双向借用,违反“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强条要求:目前的防火门均为“单一方向旋转”,并不存在双向开启的防火门。(不主张在连通部位设置两樘独立的不同疏散方向的防火门,详见后续说明。)
四、错误示例:
1、错误示例(示例6):本示例中,试图采用前室穿套的方式来规避“开向同一前室的户门不应大于三樘”的要求。依据以上原则,每个前室只能视为一个安全出口,不允许。(如果这种方案成立,那么就可以用这种“更不方便使用和更不利疏散”的方式,将开向前室的户门扩展到6户了,规范条文形同虚设。)
(示例6)
2、错误示例(示例7):依前所述,本示例两个前室内的户门,只有一个安全出口,不应许可。
(示例7)
五、争议示例:
示例8、示例9的户门对前室开启,示例8有满足安全距离的敞开连廊分隔、示例9有敞开式外廊分隔,两示例的前室均应可视为互不干扰的独立单元,可靠性较高,个人认为,确有需要时,对于通过敞开式外廊(连廊)穿套的形式,应可通融,但存争议。
(示例8)
(示例9)
第五章 许可特例
需要说明的是:人员可以通过消防电梯前室疏散(比如合用前室的情况),以此为据,穿越独立的消防电梯前室,在住宅建筑中通常被许可。
一、住宅建筑穿套消防电梯前室,通常被许可:
住宅建筑人员较少且熟悉现场疏散环境,因此,在住宅建筑中,为了解决疏散走道双向疏散的问题,疏散走道通过独立的消防电梯前室(不能是合用前室)连通,虽然是一种不合适的方式,但通常被允许(有争议)。
1、许可示例(示例10、示例11):本示例中,两边走道仅通过消防电梯前室连通,虽然有违反“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嫌疑,但通常被许可。
(示例10)
(示例11)
2、许可示例(示例12):本示例中,户门直接对消防电梯前室开放,也通常认为可行:(有争议)
上一篇:活水鱼(清明到谷雨,野钓选位有“变化”这几处才最藏鱼,随便钓都爆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