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唐朝文学(唐朝初期的文学观念)
文学,初唐,观念唐朝文学(唐朝初期的文学观念)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众所周知,唐朝不仅经济发达、政治繁荣,文化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景。甚至还将唐朝文学划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其实,唐朝初期的文学观念初具规模。
唐代初期的文学观念主要体现于官修前朝八史、氏族观念及官方诏令之中。在文道、文用、文才以及文风等方面,有着较为系统的阐释,尊重文学自身的演化脉络,为后来唐代文学观念的发展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一、史书中的文学观01.修史出的文学观稍显稚嫩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中,修史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治理的手段。所以,在唐朝初期,便开始了为前朝修史的浩大工程。修史,要求编纂官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对历史进行梳理与校对。唐朝初期的文学观念是在于文道、文用、文学的发生以及文学简要历史勾画之间的问题。
02.文学之天道就在融合
所谓天道,在文学上,文出于天道,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回顾南北朝文学,南朝重在修饰,辞藻华丽,失去了文学本身的真挚与淳朴;而相对的北朝则过于彪悍、粗犷,无文学之精髓。相较之下,唐初文学则经过二者融合,不断尝试,对“文学”做出不同的理解。
03.文学观念历经磨难,终成一道
首先,唐修史重自天道论文,乃是南北一统后,学术思想与政治话语重回“天人之际”态势的强力影响使然,推崇天道用以明晰人事,成为了唐朝初年史臣文论的一种常规模式。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文”就有着多重的含义,到了初唐时期,“文”有着经天纬地之才,不同于六朝以来的文学。
六朝文学,多为艳丽浮华之词,无经世治国之用,以至统治集团无上进之心,国家衰亡。例如:善于直谏的大臣魏征便认定六朝腐朽的文学对国家山河有害,靡靡之音终使山河破碎。唐初期颇有延续六朝宫体诗风气,文学上也显出瑰丽浮华之气。尚有虞世南等人,劝谏太宗,以正风气,使得初唐的文学观念得以摆脱六朝的尾巴,开创一派新符合初唐时代背景与文人脾性的文学风气。
其次,建构一条完整而清晰的文学脉络极为重要,唐初史臣而言,自然并没有关于史书修撰的要点问题,但史书修撰的体例以及文学论述的内在压迫,就必然导致史臣要创造出能代表初唐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观念及文学创作倾向。
魏征注意到了文学的作用,提倡融合南北文学之长来建立一种新文学。但文学又不是两种文学的轻易相加减,唐初文人也意识到要开创新的文学风貌,却在实际创作过程中,难以真正走出这条道路。
初唐时期的诗人大多沿袭南朝的“浮艳”诗风,其作品缺乏真情实感和充实内容。随着时间的发展,一大批诗人意识到了初唐诗风急需转型。杨炯追溯六朝文学的源头,从思想上对六朝文学给予否定;王勃则主张文章要有经世之用,对六朝文学加以否定,通过总结六朝的淫词文章,将儒道与文学对立起来,王勃认为要对六朝文学进行彻底革新,当时大多文人都信奉王勃所言,但其实,王勃所言也有失偏颇,其片面反对六朝,也未能带领唐初文学走向成熟;。
陈子昂出现在文坛后,极力主张诗歌风格改革,陈子昂的文学主张则是复古,回归汉魏风骨以寄托自身情怀,其作《感遇》诗篇则是最好的见证其诗歌,内容充实、感情丰富、语言刚健质朴,为唐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陈子昂也被誉为唐诗革新的先驱者。
最后,唐太宗尝试以人情之理解为基础,以古典改造当世,从而形成时代文化的典范,为盛世提供价值规则、历史记忆与情感认同,重情而节之以中和,华实相兼的文学方是唐初文学的理想形态。
初唐诗歌的新精神则是代表着让人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有着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对生活要时刻富于同情心,有着一颗正义之心,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以自然的美为自己一生艺术的追求。正是这种人生精神的追求,造就了初唐诗歌的真正风骨,重新建构了中国古代诗歌言情的传统。同时,也为初唐诗歌的精神注入人性人道的精神,不再是南朝诗歌的绮丽,也不是北朝诗歌的雄浑,让初唐诗歌真正做到了文道、文用、文采的结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氏族观念中的文学观01.氏族观念根深蒂固
南北朝的不同管理方式导致地域之间人们氏族观念有着较大的差别,产生了众多的氏族集团。因此,在不同氏族观念的影响下,氏族集团产生了不同的文学观。
氏族观念的兴起,由文学观念从而转向对文学家族的培养。在氏族观念的文学转向所催生出的众多文学家族在初唐政治与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作用。
02.氏族观念品类繁多
复兴文学世家一般都是文学大家所在的家族,有着深厚的家族文化积淀,有着较好的文学基础,掌握着一方文学命脉。但事实是,在隋朝末年,文学世家往往受人欺凌,他们选择一些武装势力依附生存,如琅琊颜氏家族、杭州许氏家族等等。不管天下如何纷争,最终平定天下叛乱的君主往往会要向这些屹立不倒的大家族,寻求文化上的帮助,以求让新生政权得以稳固长存。
军事、贵戚家族则是靠着军事势力或者裙带关系升为世家大族,其家族文学底蕴不如文学世家,却因有着军事力量,可以在政治上对统治集团有力,也有着姻亲关系,维系着家族的发展,对朝堂及文学方面的影响,有着当时的效果。
新兴文学家族有着一定的文化积累,却没有文学世家的深厚积累,随着统治者的选拔而入世,如陕州的上官仪家族,上官仪被唐太宗重用,高宗时,拜为宰相,风头无二,其自创的上官体诗歌,风靡一时,影响深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初唐文学观念。
唐朝初年,民族大融合局面初步形成,南北两大学士集团因文学观念的差异,南方文学言辞浓艳精巧,但却受到许多诟病。如徐陵曾说其自己的诗文文辞艳丽,质量却不高。北方文学则留有风骨,却显出朴实野趣。统一南北两种文学观念,形成初唐的文学观,则是通过各种辩论、驳斥,最终形成双方都能接受的文学观念。这并非是一人一时之功,而是来自南北两个不同文学家族相互搏斗后的整合结果,具有强烈的现实政治文化意义。
三、求贤诏书中的文学观01.堪称硬核诏令
诏令是一种官方考察当时文学书写的资源,其文学观念就是那个时期主流文学的补充。而求贤诏书则是一种用政治权利强化文学的主流文学观。初唐的求贤诏书,有着政治痕迹的同时,强调其教化功能。
在唐初,“文学”是作为文人入仕途的一项重要才能,在求贤诏书中常常有着这样的要求。“文词秀美,才堪著述”成为士人可以为自己身份做出改变从而“师范”“字民”有同等价值的技能。但在这个时期的“文学”在求贤诏书中却并不具有特殊的位置,对于
上一篇:汤加国(加拿大美食之旅:去加拿大一定不能错过这些传统美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