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银都机构(老顽童王正方:这个世界越来越坏,所幸我已经老了)
美国,北京,电影银都机构(老顽童王正方:这个世界越来越坏,所幸我已经老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蒋介石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跟日本人作对,他们不敢。老蒋派了一个官员来,那人根本不知道我们在讲什么,他就说,同学们,你们要好好读书。那口音听着要命。”王正方模仿那位蒋介石派来的浙江籍官员的口音笑道。
蒋介石当局对学生运动的敷衍态度没能让风暴平息,反而助推“保钓运动”发展到风起云涌,无法遏制的地步。王正方自己也没料到事态会发展到全美两万多华人留学生集体大串联。“我们到处串联,那时很困难啊,现在有微信,那时打长途电话很贵。我们就在办公室偷偷发传单。结果1971年4月10日在华盛顿办了一个最大的游行。那次来了3500人,当时美国华人留学生总共是2万人,这比例吓死人。《华盛顿邮报》有个记者写了个文章,说这要换成美国的比例,等于来了300万人,不得了,非常轰动。”
后来,保钓团体分裂成亲北京的左派和亲台北的右派,双方为谁代表中国、为自己支持的政府和信仰斗争。根据王正方的回忆,后来纯粹为了保卫国家领土的人越来越少,更多人转向了他口中的支持蒋介石的“保皇党”。
“你是哪派?”我问他。
“这还需要问吗?我上了台湾的黑名单,都不能回去了。”
因为1971年9月10月的中国大陆之旅,王正方上了国民党当局的黑名单。当时,大陆当局通过加拿大大使馆方面向海外华人留学生发出了组团回祖国参观的邀请,最终,王正方与李我焱、陈治利、陈恒次和王春生共5人踏上了中国的秘密之旅,他们自己戏称这个团是“海外保钓第零团”。
所谓的学生领袖,当时也没有正式封号。由于王正方热心,熟悉整个事件,而且能说会道,带有一定的煽动性,就这样他被选进了代表团。
“这次访问大陆是秘密进行的,但台湾当局马上就知道了。我们一踏上大陆的土地,台湾报纸就发表了头版文章:五留美学生投匪为文化特务,赴匪区受训……”。基于当时的形势,大陆方面也秉持“不上报纸,不拍照片”的原则秘密行事。
而这次大陆之旅的最重要事件便是受到周恩来的接见。在来大陆之前,王正方完全不知道会见到谁,没有人事先通知。
“保钓第零团”与周恩来的倾谈从深夜至凌晨,整整持续了6个小时。这6个小时里,周恩来与五位海外留学生到底谈了什么?根据王正方的回忆,周恩来先问他们关于台湾的事情。当时两岸隔阂敌对,互相了解很有限,学生们也问了周恩来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情况,还向周打听了林彪叛逃的事情,当时党内刚宣布,他们在海外听到风声,但对这样的敏感问题,周恩来巧妙地对付过去了。
“他是绝对的领导,有很强的人格魅力。这样的人也不多了,以后估计也没有了。”这是周恩来给王正方留下的印象。
除了看到共产主义中国,这次大陆之旅对王正方还有一重重要的意义,那是他10岁离开北京跟随家人去往台湾后第一次回北京。虽然童年时只在北京住过两年,但王正方依然保留着一口标准的京味儿普通话。
“那时候北京没有现在变化大,71年比我84年拍《北京故事》的时候看到的变化反而小。我小时候住西总布胡同38号。小时候印象太深刻,原来胡同挺宽,现在怎么这么窄?”
在王正方后来的《北京故事》里,出生北京的美国华侨方立群去国三十载回京时,坐在出租车上看着窗外的北京城,“Those god damn high rises!
(这些该死的高楼)
”,方立群用英语骂道。
1971年,对再一次置身于北京城的王正方来说,最大的感受是城墙没了。“这个最难受,太难受了。”
有朋友看了《北京故事》后对他说,北京城很古典。他非常诧异:“80年代的北京还古典啊?那我是什么?我成出土文物了!”
王正方在《北京故事》片场。
王正方这样回忆当时看到的故国河山。
“中国那时是一个很干净很讲纪律的社会主义国家。至少给我的印象是,老百姓都很积极向上。当然大家都很穷,但没什么人犯罪。”
八周的中国行接近尾声时,王正方们被告知台湾当局已经宣布他们的护照失效,但由于王已拿到美国绿卡,所以他顺利回到了美国。
第一部“保钓运动”题材小说《昨日之怒》
“保钓运动”的亲历者之一、海外华人作家张系国日后出版了第一部写“保钓运动”的小说《昨日之怒》,正如这个标题表明的,像王正方、张系国、刘大任等人属于昨日的华人知识分子,而他们当年主要是为国民党当局的软弱无能而怒。在这种心情的驱使下,他们产生了认同转向——重新回归大陆的祖国。然而,现实和理想,总是存在距离,他们看到“文革”后的中国满目疮痍,理想很快破灭。
活了80 年,还算可以吧
在做完这次采访后,没过几天,传来王正方的老朋友、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去世的消息,我打电话给王正方,他讲到几年前在电视上看到贝托鲁奇担任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审主席时已经需要坐轮椅。老友去世,他很感伤。
“河西老弟,我也快了。我80了,他77吧,我们也都到这个岁数了,哈哈哈哈!”末了,王正方在电话里大笑。
在11月24日的新书发布会上,王正方讲到他写《十年颠沛一顽童》时,与哥哥通电邮确证小时候的生活细节。当时他哥哥已经罹患癌症晚期,但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快马加鞭把第一稿看完改完,还写了一句评语:你这篇东西看了以后,我如沐春风,如饮春酒,天下至乐,莫过于此!
8月22日,王正方哥哥去世。“我已经得到了我的报偿,已经得到了我的满足,能得到我哥哥的肯定,我相信也得到了天上父母的肯定。王正方这小子活了80年,他们觉得还算可以吧。”
“我自传第二部刚写完,题目叫《白色恐怖一少年》,讲白色恐怖时的事情。第三部就叫死不悔改老不羞吧,就写电机博士到电影导演的故事,哈哈哈!”采访最后,王正方大笑。
作者 新京报记者 沈河西
编辑 徐悦东 校对 薛京宁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