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爱情睡醒了演员(《爱情神话》老乌扮演者周野芒: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都是,上海话,上海爱情睡醒了演员(《爱情神话》老乌扮演者周野芒: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澎湃新闻记者 王诤
毫无疑问,《爱情神话》是一部蛮特别的电影。不仅电影故事发生在上海,主演几乎全由上海籍演员担纲,甚至电影对白也完全以沪语表现。没记错的话,在中国内地大银幕上,上一次说了不少沪语的电影,还是程耳导演的《罗曼蒂克消亡史》。
《爱情神话》海报
爱情是永远不会消亡的。《爱情神话》讲述的,就是当下上海中产阶层人到中年的爱情故事和市井人生。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电影中马伊琍的作,倪虹洁的娇,以及吴越的嗔,无不让徐峥饰演的老白深陷其间,左支右绌,继而上演了一出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滑稽戏。
《爱情神话》展现的是成熟男女间的爱情,幽默也相当高级。但越去细品,越会发现片中的老乌,作为站在老白身后的那个“男人”,二人间的友谊同样令人动容,更让人不禁感慨:女人永远难以捉摸,男人至死都是小孩。
老乌(左,周野芒 饰)和老白(徐峥 饰)
片尾那场皆大欢喜的聚会上,老乌终于向众人道出了埋藏在自己心底的“爱情神话”——一段他同意大利国宝级女演员间莫须有的“罗马假日”。次日一早,众人醒来后发现老乌已经含笑九泉。他们一边怀念老乌,一边集体观看了费里尼导演的《爱情神话》(1969年)……
《爱情神话》筹备期间,主演徐峥把自己的老友周野芒推荐给该片的编剧、导演邵艺辉,力荐他出演片中的老乌。徐峥和周野芒是上海戏剧学院的校友,同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同事。用周野芒的话说,他们俩在性格上也有相似之处,“彼此都希望能有一次合作的机缘”。
央视96版《水浒传》剧照,周野芒饰演林冲
提起周野芒,不少七零八零后观众恐怕都会脱口而出,“林冲!”作为央视96版《水浒传》中八十万禁军教头的饰演者,那的确是他最广为人知的艺术形象。除了活跃在话剧舞台上,周野芒还是一位业内知名的配音演员,中文版《成长的烦恼》中的老爹杰森和丹尼尔·克雷格一任007电影中的詹姆斯·邦德,都是他用声音倾情演绎的力作。
近日,借《爱情神话》上映之机,周野芒在北京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谈及此次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都用沪语演绎,他直言自己也是头一回经历,“它真的是跟用普通话来叙述故事不太一样。用普通话去演绎一个故事的话,离自己很远的故事,你都可以去表现,如果用的是上海话,尤其我们又是上海人,那感觉就好像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很亲切。”
《爱情神话》剧照
【以下是周野芒口述】
出演《明日要出山》,“徐峥就坐在第一排”
拍电影、电视剧是需要别人找你的,人家觉得确实有合适的角色才会找你,像我们这样的“中生代”演员,除非你在圈子里面有一定的影响力,有一些比较拿得出手的(作品),或者有一些辉煌过的记忆,别人才会想到你。另外,如果说你断断续续(接演影视剧)的,有时候找不到你,你干别的去了,可能也就错过了。
所以近二十年来,我大多数时间在演话剧、演舞台剧。舞台也挺好的,是另外一种创作享受,它直接和观众发生关系,面对面有心跳的感觉,这和在片场刻板的表演,感觉上还不太一样。
英国戏剧《天窗》剧照。本文舞台剧照由受访者提供
《爱情神话》这次找演员,先决条件是会讲上海话的上海演员,以女性为主。男一号老白身边的左邻右舍需要有人来帮衬一下(笑)。
我跟徐峥的关系特别久远。他家原来也是在安福路附近,我的单位(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也在那儿,后来又是师兄弟,又是同事,又是街坊。心理上特别熟悉,他挺喜欢我,我也很欣赏他,另外我们在性格上也有相似之处,彼此都希望能有一次合作的机缘。这次,他就把我推荐给了导演。
徐峥也是上戏毕业,他比我小上好多届。其实我们彼此生活圈子和创作圈子交集是不多的。在剧院演戏的时候,他和我阴错阳差,也没有在同一个舞台上演过戏,但是互相的戏,彼此都看过。早前我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演过的一些戏,他那个时候还在上中学,老去看我的戏,甚至有一出戏在演的时候,需要跟观众近距离的交流互动,他大概离我有一两米的距离。
那出戏叫《明日要出山》(1989年),是一个环境戏剧,沉浸式的。当时他就坐在第一排,我知道他那个时候是很想考戏剧学院的。我知道他,但还没有打过招呼。我就直接用眼睛找他用台词跟他交流,那个时候演员的台词是要跟观众说话的。我对他的印象特别深刻,两只圆圆的大眼睛(笑)。他后来也经常提到这一段,两只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我。这个戏(演出环境)是很开放的,从街上演到我们大院里的草坪上,再演到剧场里面,剧场里是把观众席位置全部拆掉了,把舞台放在中间,观众还可以上台就坐。导演是美国的一位环境戏剧的大师。
《黑鸟》剧照
上戏的岁月太难忘了。我是上戏77级表演系的,当时班里大部分同学(的经历)和我类似,都是从社会回到学校,在工作过一段后再回到学校学习。也有应届生,比如李媛媛,她岁数小,那时才17岁,我们大都二十多岁了。李志舆老师当时没有带我们77班,他带的是78班,那个班里有李建义等。但我考进上戏,面试、复试考表演,李志舆老师都是考官,是他把我招进去的。
虽然李志舆老师没有教过我,但我在上戏的时候看过他在《雷雨》里演的周萍。他一上台,你就能感觉到他的光彩。李老师演的周萍,应该是我看过这么多版本的《雷雨》里,演得最好的。要说周萍这个人物是不讨观众喜欢的,也很难在这出戏里给观众留下特别的印象。这个角色外在和内里都是忧郁的,眼睛里没有光彩,而且是个满嘴谎话的人,是一个非常潦倒负面的形象。但李老师把这个人物的思考过程展示出来了,他演得让人会去疼惜这个角色。让观众会觉得,哦,怪不得瀿漪、四凤都会爱上他!他身上尽管有病态的一面,也有自己的魅力。这个魅力是谁的?李老师的。
《死亡陷阱》剧照
生长在上海,“我原来不会说上海话”
我虽然生长在上海,但从小不是说上海话的,只是说普通话。我的父母是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编者注:1995年,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和上海青年话剧团合并组建成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我小时候在家,父母是不说上海话的,都是普通话。倒也不是职业要求,他们本来也不是上海人,是江苏人,听不大懂上海话,自然也不会说。我从小到大,家庭中的交流都是说普通话。我就是一个苏北人,在普通的上海人眼中就是“江北人”。
我原来是不会说上海话,也听不懂上海话的,甚至一度以自己不能够拿上海话跟别人交流感到羞愧,很难为情。在外面,也不能够随便跟人家暴露自己不会说上海话,所以基本上我是不张口的,导致在性格上慢慢地有一些自我封闭,在人前不好表现自己。后来考了上戏,慢慢地在人文交流这方面,把自己稍微打开了一点。我特别愿意在舞台上表演,在那个场合是可以放肆地去说普通话的。
上一篇:爱情塔罗牌(指日可待你期望在塔罗牌中看到哪些?十大象征爱情与情感的塔罗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