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月五日(从《满江红》谈“绍兴和议”)
高宗,秦桧,绍兴三月五日(从《满江红》谈“绍兴和议”)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平息物议,宋高宗决定将皇位还给宋太祖一脉,遂收赵伯琮(改名为赵昚,即后来的宋孝宗)入后宫,养了30年。一是可能仍幻想生男孩;二是可能担心赵昚对付不了秦桧。
秦桧与赵昚互相告发,一经查实,宋高宗必处罚,但绝不消灭一方。秦桧去世前,想让义子秦熺接班当宰相,宋高宗拒绝,且将秦熺免官。秦桧以文笔著称,班底多属“文学派”,死后皆被斥。
大奸臣秦桧只是宋高宗的一枚棋子。宋高宗曾说:“讲和之策,断自朕志,故相秦桧,但能赞朕而已。”宋高宗才是对金投降的真凶。
宋高宗为何急于投降
绍兴八年的和谈虽签约(这一年是金国天眷元年,和约又称《天眷和约》),但金国政变,挞懒被杀,金兀术率军进攻南宋,遭惨败,岳飞大军一度距汴梁仅45宋里(一宋里约合今558-569米)。
局面大好,宋高宗却急于在绍兴十二年(1142年)与金国签约,甚至为此杀掉名将岳飞。
岳飞的孙子岳珂编纂的《鄂国金佗稡编》中称:金兀术私信秦桧,说岳飞主战,不杀他,没法和谈。清代赵翼指出:“此则《鄂国金佗稡编》等书附会之词。”秦桧和挞懒有旧,而挞懒与金兀术是死敌,秦桧怎可能与金兀术密谋?此外,韩世忠、吴玠、吴璘都曾在战场上几乎杀死金兀术,为何金兀术只记恨岳飞?
杀岳飞,因宋高宗怀疑他谋反。岳飞个性强,多次抗命,宋高宗曾明确对岳飞说:“犯吾法者,惟有剑。”
宋高宗急于投降,除稳定皇权外,可能还有一个原因:掩盖皇家隐私。
靖康之变后,宋高宗的生母韦太后被掳到北方15年,被金国王室纳为妃子,还生了两个孩子。韦太后回归南宋后,宋高宗刻意掩盖。
一是篡改韦太后的年龄。韦太后被掳时38岁,南宋官方记成48岁。二是灭口。金人本有意送回更多被掳宗室,宋高宗无迎回之意,可能就是担心泄露韦太后故事。
这一短板被秦桧把握,趁机大兴文字狱,“察事之卒,布满京城,小涉讥议,即捕治,中以深文”,以致“郡国事惟申省,无一至上前者”。到岳珂给爷爷写史时,几乎找不到可靠的材料。
宋高宗、秦桧默契配合,无人敢说真话,出现了“文丐竞奔”的奇局。
怎样的南宋才真实
据学者沈松勤钩沉,《绍兴和约》签订后,韦太后回归,南宋朝廷要求献诗,“扬厉伟绩,垂之无穷”。作者1000余人,400首获奖,获奖者“有官人进一官,进士免文解(即不用参加省试,直接入京参加最高级别考试)一次。”
除了官方赛诗会,士大夫还自觉献诗给秦桧,“湖湘学派”中坚胡寅称赞秦桧是“命世大贤,兴邦元佐”“秦汉以还,勋庸莫二”。
《绍兴和约》签约后,秦桧每年生日都收上千首诗,直到去世,14年间共收1万多首。创作力最强的是周紫芝,59首生日诗之外,还有《大宋中兴颂》等诗二首,八篇赞美秦桧的文章,被称为“老而无耻,贻玷汗青”。
一片谀声,甚至“科场尚谀佞,试题问中兴歌颂”。
有学者认为,南渡之后,“天下州郡没于胡虏,据于僭伪,四川自供给军,淮南、江、湖荒残盗贼。朝廷所仰,淮、浙、广、江南,才平时五分之一”,为支持军费,百姓负担太重,《绍兴和约》多少“减负”。其实不然,《绍兴和约》签订后,宋高宗坚决拒绝“降税”的请求。
宋高宗说:“人主之德,莫大于仁。仁之一字,非尧舜能当。”似乎很讲道德,但事实上,他极端自私,所以才会相信极端自私的秦桧。在他眼中,人格高尚的岳飞可疑,好色的韩世忠、贪财的张俊等反而可信。
对电影《满江红》的要求不必过苛,只要别搞虚假的“大宋美学”,别把一个凄凉时代拍成富贵华丽,别把丰富多样的人群拍成黑白分明,别把时代的必然拍成偶然,观众们也就满意了。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三月四月(三月再见,四月你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