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春秋战国时代(一口气看懂战国历史!历史上真实的战国,其实可以用这个方式打开)
秦国,楚国,魏国春秋战国时代(一口气看懂战国历史!历史上真实的战国,其实可以用这个方式打开)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就比较熟悉了,这就是所谓的商鞅变法。
秦孝公上位之后,重用商鞅,对秦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系统改革。经过商鞅的改革之后,秦国确定了二十等军功制,明确了土地所有权,彻底从一个奴隶制国家,转型成了一个封建制国家。
所以,历史上真实的商鞅变法,其实发生的并不算晚,甚至可以说是刚刚好。在商鞅变法之前,已经有好几个例子可以供秦国参考,导致秦国可以避免走一些弯路。而在商鞅变法之后,随着各国全部变法成功,开始重新进行混战,再想相对和平地进行变法,其实就很困难了。
而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国力开始迅速暴增。秦国地处西方,周围有着足够大的拓荒空间。所以秦国变法之后,秦国国力增加的速度,其实远比魏国或者韩国之类的中原腹地国家,要快很多。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商鞅变法才成了战国时期最成功的一次变法。
随着商鞅完成变法,其他各国,也陆续完成了变法。到了这个时候,各国已经逐渐无法向内寻求突破,自然就开始逐渐对外扩张了。所以,商鞅变法之后,战国时代就进入了真正的混战阶段。
顺便说一句,商鞅变法之后,唯一一个还没进行过变法的大国,就只剩下越国了。越国倒也不是不想变法,可惜内部局面不允许。自从勾践去世后,越国先后传了三代守成之君,然后就因为王位继承权的问题,开始内战。在这之后,越国常年混乱,所以在这之后,一个士大夫家族就开始崛起,逐渐掌握了越国的大权。但同时,越国王室也挺强,所以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
就这样,到了商鞅变法之后,当时在位的越王,企图通过对外战争,重新树立自己在国内的威信。所以接下来,越国首先对齐国开战。然而在开战之前,齐国却派使臣说服越国,两国联合一起去打楚国。
被忽悠蒙了的越国国君,此后竟然真的同意了,然后掉过头去打楚国。结果越国和楚国开战之后,尚未变法的越国,自然不是已经变法的楚国的对手,很快就被打崩溃了。与此同时,齐国又从背后插了一刀,吃下了越国一大片地盘。
在这之后,越国元气大伤,偏偏那位老国王又死在了战场上,死之前没有确定继承人。所以他死之后,越国内部就彻底分裂了,此后逐渐被楚国和齐国给瓜分了。只有少量残余势力,继续往东南沿海地区迁移。但是到了这个时候,残存的越国势力,已经连一个小国都不如了,彻底退出了争霸舞台。
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个霸主国,最后落得一个这样的下场,也真是让人觉得很无语。
而当越国退出争霸战争之后,接下来,才是真正的七雄争霸的时代。
在七雄争霸的过程当中,第一个回合,老牌霸主魏国持续衰落,秦齐楚燕开始逐渐崛起。魏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不得不四面开战,结果导致国力持续消耗,越来越弱。
如此,在秦国进行商鞅变法期间,齐国首先出手,和魏国进行了两场大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两场大战之后,魏国的魏武卒老底子几乎被打光了。此后魏国虽然一直想要恢复魏武卒,但是因为国力暴跌,财政收入越来越少,已经养不起魏武卒了。所以在这之后,魏国的军事力量开始持续暴跌。
而魏国的老底子打光了之后,秦国自然也不肯置身事外。很快就派兵进攻,收复了原本被魏国夺取的河西之地。此后,秦国也彻底站起来了。
唯有魏国,老底子打光了,又被齐秦两家一顿暴揍。自此之后,一直到战国末年,魏国再也没能恢复,直接从霸主国沦为次一等强国了。
魏国倒下去之后,楚国此时又没能进行彻底的改革,同时楚国当时还在忙着消化越国。所以接下来就是齐、秦两大强国的霸主争夺战了。
为了争夺霸主之位,齐秦两大强国,自然都要争夺更多的盟友。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就是战国时代最精彩的合纵连横的时代。这期间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战争,又有两位最出色的纵横家,张仪和公孙衍,在各国的外交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智慧。在这几十年当中,战国七雄交手了很多次,但是真正受伤的,却不是齐秦楚这三个大国,而是那些从春秋时代苟延残喘下来的小国,以及三晋联盟中的韩魏两国。
因为在齐秦争霸的过程当中,这些国家不断站队。在不断站队的过程当中,这些国家被持续削弱吞并。反倒是秦国、齐国、楚国这几个少数大国,逐渐兼并其他国家,越打越强。
另外,在这个过程当中,秦国还击败了身后的义渠,并且拿下了巴蜀。拿下了这两块地方之后,秦国在西方基本上就已经没有敌人了,而且有了超大的战略纵深。到了这个时候,秦齐楚这三个巨头,已经在战国七雄当中脱颖而出了。所以原来的七雄争霸,此时已经演变成了三强争霸。
在这场三强争霸战当中,楚国首先倒下。简单来说,楚国吞并了越国之后,地盘和国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但同时,当年吴起留下来的老底子,也被吃得差不多了。在这之后,楚国在面对其他强国的时候,在制度上已经没有优势了。
因为此时距离吴起变法,已经过去了一代人的时间,楚国贵族对变法的抵触,已经没有那么强了。所以这个时候,楚国内部再次有人开始提出要变法,这群人的头,就是历史上那位大名鼎鼎的屈原。
屈原也是楚国贵族,而且熟读各国的变法典籍,自认为可以领导楚国进行变法。而且当时的楚国国君,也很支持他。但问题是,屈原还是小瞧了楚国贵族的阻力,变法根本就进行不下去。在这之后,当时楚国在位的楚怀王,本想再拖几十年,等到当年经历过吴起变法的老人,全都死绝了之后,再重提变法。
但没想到的是,秦国没给楚国这个机会。在这之后不久,秦国就开始进攻楚国,并且诓骗楚怀王去了秦国,将楚怀王彻底软禁了起来,后来更是直接出兵,占了大量地盘,还打下了楚国的首都。楚怀王被囚之后,新上位的楚王又不支持屈原变法,所以屈原最后只能投江而死了。
因为当时的屈原,已经看不到任何希望。他知道,无法完成变法的楚国,未来只能沦为被兼并的对象,根本没有任何未来。
随着楚怀王被囚,楚国彻底倒下,接下来的争霸,就只属于齐秦两家了。
在齐秦争霸的过程当中,双方又是一场斗智斗勇。但是最后,齐国利用其他国家联合进攻秦国的机会,趁机独吞了宋国。而齐国的这个行为,激起了其他几个国家的一致反感。此后,在秦国的外交斡旋,以及和齐国有世仇的燕国的帮助下,秦国、三晋以及燕国,组成了五国同盟,一起讨伐齐国。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国伐齐。
在这场五国伐齐的战争当中,齐国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楚国。但没想到的是,楚国虽然没和其他五国联合伐齐,而且也确实派兵前来支援。但楚军来了之后,只是忙着瓜分地盘,根本就不打仗,本质上其实和其他五国没有任何区别。
所以,这场战争当中,齐国等于是被其他六国围殴了一次。最惨的时候,国王被杀,全国精锐军队几乎被全部消灭。整个齐国,就只剩下了两座城而已。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齐国虽然是以这两座城为基础,重新收复了齐国的疆土,再次复国。但经此一役之后,齐国元气大伤,肯定是免不了的了。
上一篇:轩辕传(轩辕黄帝传(十六))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