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春秋战国时代(一口气看懂战国历史!历史上真实的战国,其实可以用这个方式打开)
秦国,楚国,魏国春秋战国时代(一口气看懂战国历史!历史上真实的战国,其实可以用这个方式打开)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提到战国时代,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应该就是‘战国七雄’。
所谓战国七雄,就是指秦齐楚燕韩赵魏这七个国家。因为这七个国家实在是太有名,所以很多人就误以为,战国时代就是这七个国家打来打去的时代。
这其实是错的!
历史上真实的战国,其实是二十多个国家,逐渐打来打去,相互兼并,最后只剩下一个国家的历史。
春秋末期,经过长达两百多年的兼并之后,中原地区原本存在的上百个诸侯国,被兼并到只剩二十多个诸侯国。而在这二十多个诸侯国当中,又有几个顶级强国,各自拥有各自的势力范围。这几个强国分别是秦、晋、齐、楚、越。除了这几个国家之外,其他所有国家,基本上都只能算是二流以下的国家,很难和这几个国家争锋。
不过,在这几个顶级强国内部,也存在各自的问题:晋国内部被三个士大夫家族瓜分,逐渐分成了三个国家;齐国内部的田氏家族崛起,逐渐取代了原本的公族姜家;秦国因为地理原因,一直被晋国挡在函谷关以西,持续衰落。
楚国在春秋后期的时候,曾经被晋国和吴国联手揍过一次,差点灭国,所以此时一直在养伤。至于越国,虽然是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国,但是越王勾践去世之后,后面的越王都很一般,只能算是守成之君,所以也没啥动静。
所以,相比春秋时期的诸侯乱战,到了春秋末期的时候,因为几个大国内部,都各自出现了问题,暂时停止了对外扩张。如此一来,春秋末期的这段时间,反倒是成了整个春秋时代,最和平的一段时间了。
也就是在这段最和平的时间里,诸子百家的几大重要思想,比如儒家、道家、墨家之类的思想,都开始逐渐出现。另外,在这个时代,冶铁技术开始逐渐成熟了。在此之前,大家用的都是青铜器。但是在这之后,大家开始逐渐用铁制的东西。
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历史跌跌撞撞地进入到了战国时代。
对于战国时代开始的年份,史学界其实一直存在争议。因为所谓的战国时代,本来就是后世史学家人为划分的。但是目前最被大家广泛接受的,是公元前403年。这一年发生了三家分晋的事件,随着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周王室的存在感彻底没有了。诸侯国之间打仗,也无需再顾忌周王室。
三家分晋这一年,韩赵魏三国,再加上之前的秦齐楚燕四国,战国七雄就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但是此时的中原大地上,除了这七个国家之外,其实还有宋国、鲁国、郑国等十八个诸侯国。当然,这些诸侯国里面,当时影响力最大的是越国,此时的越国,虽然已经衰落了,但是影响力依然是一流水平,甚至比战国七雄当中的某一家更强。
至于宋国、鲁国之类的国家,因为国力比较弱,基本上只能算是墙头草,无法从根本上影响战国时代的大局。
以上这些,就是战国时代开始的时候,所有的历史背景。
接下来,战国时代正式开始。
随着韩赵魏三家正式瓜分晋国,三个新的一流国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不过三家刚刚独立之后,关系还是很好的。当时这三家相互背靠背,组成了一个三晋联盟。三晋联盟的存在,基本上成了战国初期真正的巨无霸,秦齐楚燕之类的几个强国,基本上没有任何一个能够单独对抗三晋联盟。就算是联手,都未必能打得过三晋联盟。
没办法,因为春秋时代的晋国,实在是太强了。而晋国留给三晋联盟的势力范围,也强得可怕。
所以,战国初期的二十年,基本上就是三晋联盟的时代。
与此同时,三晋建立之后,面对的首要问题,不是对外扩张,而是要搞内部改革。之所以要搞内部改革,主要是因为冶铁技术成熟,原有的社会制度开始崩溃了。
一个小小的炼铁技术,为啥会导致当时的旧有社会制度崩溃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得稍作解释一下,要不然我们恐怕很难理解后面战国时代发生的事情。简单来说,冶铁技术的成熟,让生产成本降低了很多,所以以往的社会制度就不适用了。
举个例子,在春秋时代以前,因为大家都是使用青铜器,而青铜器的硬度和强度,要远远低于铁器。如此一来,人们耕种起来,使用青铜农具,自然就比使用铁器要更困难。而且,自然界中铜矿的数量要远少于铁矿。而那些大铜矿,基本上又都掌握在政权或者高级贵族手里。
在这种情况下,普通平民和奴隶,无法独自或者仅凭少数几个人,就去开垦荒地,只有依附那些高层贵族,才能勉强生活。所以,在春秋时代以前,不管是夏朝还是商朝还是西周,施行的都是奴隶制,然后贵族从奴隶身上,抽取一定的剩余生产成果,供养自身,并且继续去开垦荒地。
但是冶铁技术成熟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冶铁技术成熟之后,平民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去开垦荒地。而且,最重要的是,铁在自然界中的存在,要比铜更多。平民获得铁矿然后冶炼铁器的难度,也会降低。
如此一来,平民就可以仅凭自身,或者单凭少数几个人,就去开垦荒地,或者去深山老林里开荒,无需再接受奴隶主的压迫,也能活下去。既然不依附奴隶主,也有机会活下去,而且还可能活得更好,那为什么还要接受那些高层贵族奴隶主的盘剥呢?
所以,到了春秋后期的时候,很多平民开始不再种所谓的‘公田’,也就是不再种国家或者贵族的田,转而去开垦新的土地。这样一来,贵族和国家收不上税,国家运转自然就出问题了。
另外,因为铁器比青铜器更硬,铁制武器的杀伤力,也比青铜武器更强。这对于军事方面的影响,以及平民去野外开荒的安全保障方面的影响,都大的难以想象。
总之,因为冶铁技术成熟,旧有的社会制度运转不灵了。到了这个时候,大家自然需要改革。
但问题是,改革谈何容易呢?
战国初期,其实所有诸侯国的高层,都意识到应该开始改革了。但问题是,要改革,首先要动那些旧贵族的蛋糕。所以越是历史悠久的国家,改革的阻力就越大。反倒是韩赵魏这种新出现的国家,改革起来阻力比较小。
所以,接下来,三晋之中的魏国,首先开始进行改革。
魏国这边,当时在位的魏文侯,是一个很有远见的国君。早在三家正式被册封为诸侯之前,魏文侯其实就已经开始在自己的领地内进行改革了。当时魏文侯重用了李悝、吴起、西门豹等一大批牛人,对魏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在这场改革当中,传统贵族世袭做官的垄断地位,被彻底打破。自此之后,平民当中一些有才能的人,也有机会开始做官了。除此之外,李悝主持的这场改革,还对魏国的农业、商业、法律等很多方面,分别进行了改良。
经过李悝的改革之后,魏国的财政收入,瞬间暴增。有了钱之后,接下来自然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了。在这之后,魏国当时的名将吴起,开始对魏国的军队进行改革,训练出著名的‘魏之武卒’。
在吴起训练出魏武卒之前,中国各国的军队,基本上都是征召制。也就是没事的时候让大家回去种地,该打仗了叫大家来打仗。这种模式虽然可以降低国防开支,但是却不利于国家军队的专业性建设。
上一篇:轩辕传(轩辕黄帝传(十六))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