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北京22中学(京A88888车主是谁?普京在他车身签过名,车值2亿)
法拉利,到了,北京北京22中学(京A88888车主是谁?普京在他车身签过名,车值2亿)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主笔:苏子后
第020期推送
2021年,北京街头出现了一个堪称“壕无人性”车牌靓号——京A88888。许多人在路上看到挂着这个车牌的宾利豪车驶过时,心中立马冒出几个大问号:车主是谁?有什么来头?他是怎么搞到这样的靓号之王的?
文中配图均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要知道,早在2019年,一辆以J开头的普普通通的北京车牌号已被炒到了16万,且遭哄抢,更别提带“6”、“8”这样、在国人眼里寓意吉祥、发财的车牌靓号,更是一号难求。
而像京A88888这样的超级豹子号,简直是车牌中的顶级天花板,堪称靓号之王,普通人更是想都不敢想。
起初,这个车牌号出现在一辆400多万的宾利豪车上,但没过几天,人们发现它被换到了一辆价值600万的最新款定制版劳斯莱斯上!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两辆豪车的车主,居然是同一个人!
这个人究竟是谁呢?请允许子后卖个关子,先讲讲这个神秘车主还干过一件轰动全国乃至世界的事情——
上世纪89、90年代,我国曾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的路上除了行人,最多的便是“行走的自行车”——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国内拥有小汽车的人简直寥寥无几。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那时国内却出现了第一个购买豪车的人。
1992年,法拉利厂商来北京亚运村会展中心参加展卖活动。不过厂商对于开单并没抱任何希望,认为以中国当时的经济水平,没有人能买得起他们的车,于是只拉来一辆车,准备简单展示走下过场便拉回去。
他们之所以这样想不是完全没有理由的,因为在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相当高的上海,职工平均工资不过才356元/月,在全国不少地方万元户都属于十分罕见、值得大肆报道的新闻了。
可谁也没有想到,在展览第一天,一个40岁左右的中国年轻男子突然出现,潇洒地掏出13.88万美元(在当时足足能买下北京10套公寓),将一辆红色的法拉利传奇跑车收入囊中,实现了中国内地法拉利零的突破,厂商更是兴奋地在天坛举行隆重的交接仪式,法国《费加罗报》特意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历史性时刻,并洗出两张巨幅照片,分别挂在了巴黎机场和里昂广场。
照片中,天安门前,年轻车主穿着一身价值不菲的黑色西装,手持时兴的“大哥大”,身后便是刚买下的漂亮又霸气的红色法拉利,这一幕引来众多行人羡慕、惊奇地扭头注视。
这辆豪车,当之无愧地摘下了“京A00001”牌照(黑色),也为中国挣得了荣誉,让西方人知道中国人不再像以前那样贫穷窝囊。
很快,“中国年轻男子买下法拉利”的新闻一度引发全球轰动,没有一个西方国家想到在“一穷二白”的中国,竟有如此“豪横”之人。车主在买完车后,相继被多国首脑接见,当时的法国总统希拉克见到他时,满脸羡慕地说:“我第一次见你是在法国里昂广场的巨幅照片上,你站在法拉利跑车前的样子神气极了!”
而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第一代京城首富,也是中国最早的亿万富翁——香港华达投资集团的董事长李晓华。鲜为人知的是,就是这样的大富豪,幼年家境却十分贫寒……
1、跑步上学的清贫少年
李晓华1951年出生在北京钱粮胡同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家里一共四个小孩,父亲是北京一家照明器材厂的工人,每月只有几十块钱的工资,却要养活一家六口人。正在长身体的李晓华经常吃不饱,他曾说小时候哪怕馒头掉进粪坑也会不假思索地捞起来吃。
在家门口读完小学后,李晓华升入北京22初中,离家足足3公里,可因为没钱坐车,整个中学阶段他每天只能跑步上、放学。那时候,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饱饭。
排行老三的李晓华在北京22中读初中,家里能供他念书已经实属不易,自然是拿不出更多钱来让他坐车回家,没办法,他每天只能跑着上、放学——也许正是这段苦难经历,使得李晓华日后酷爱收藏各类名车。
1968年,初中毕业年仅17岁的他跟随部队去了北大荒的黑龙江,在生产建设兵团干了八年。
上山下乡结束,李晓华回到北京,突如其来的失业让一家人的生活困顿起来,家里养不起“闲人”,他只好四处找工作。
李晓华先是去了科研所烧锅炉,后因工作不稳定跳槽去了一家国营企业食堂做杂工。
期间,他和一个北京女孩谈了两年,二人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李晓华特意买了一身体面的新衣,提着用好几个月工资买来的营养品高高兴兴地去了女友家,谁知他一只脚还没迈进家门,准丈母娘竟直接从家里冲出来把他拦在门外,“你们想结婚,我是绝不可能同意,虽然我女儿也是工人,但她这么漂亮,有那么多人追,怎么能跟着你这么个伙夫吃苦?”
这番羞辱的话一下子让李晓华抬不起头来,一句话都没说便灰溜溜地回到了家。之后两人的亲事自然黄了,经历这件事情后,李晓华下定决心挣大钱,一定要证明给他们看,自己是有能力给家人过好日子的!
2、财富狂飙
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北京十分流行练摊儿,俗称摆地摊,从广东一带进的各式小玩意儿最畅销,很多人凭借摆地摊挣了大钱,李晓华有些心动,权衡再三后决定放弃国企的铁饭碗,放手一搏!
他拿着借来的200块钱,去广东批发了当下流行的T恤衫、变色太阳镜、大喇叭牛仔裤等回北京卖。一个月下来挣的钱比在食堂做一年伙夫还要多!
初尝甜头后,李晓华又高高兴兴地去广州进货。这次正赶上广交会,在眼花缭乱的众多展品中,李晓华看到一个展品时眼睛都直了,原来是一台美国生产的冷饮机,问了工作人员才知道用途。当时冷饮机在国内可是新鲜玩意儿,基本上没人见过,更别提有人使用。想想在炎炎夏日,浑身滋滋冒热汗的天气里,快速喝上一杯美味又解渴消暑的冷饮,该有多酸爽!
可是,当嗅到商机的李晓华向柜台人员提出供买时,对方白了他一眼,爱答不理地说:“字都不认识吗?没看到这上面不写着非卖品吗?”
李晓华并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这机器不卖就这么放着多可惜,不如卖给我吧。”
那人冷哼一声:“你想买?可得3600元呢!”
没想到李晓华竟立刻从身上掏出一叠钱,抽出四张,把剩下的直接递了过去,这沓钱,可是他的全部家当!然而,柜台人员搞定了,机器的负责人却不同意,最后他软磨硬泡,又是请吃饭又是送好烟的,才终于艰难地将机器拿下。
而这些的努力,对于李晓华后来实现人生三级跳,起了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
正如李晓华料想的一样,炎炎夏日,当他将这台冷饮机一摆到北戴河海滩上,摊前立马排起了长龙,迅速抢占了市场。
一杯冷饮五毛钱,一个夏天过去,李晓华不仅把本钱挣回来了,还净赚十几万元!
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李晓华在夏天过后,竟直接将机器卖掉,转身开了录像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