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盐益智仁(盐益智仁和益智仁区别)
补骨脂,作用,小鼠盐益智仁(盐益智仁和益智仁区别)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盐益智仁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盐益智仁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盐炙是什么?对身体能有什么样的影响?
食盐,《本草纲目·石部第十一卷·食盐》记载:“气味:甘、咸,寒,无毒。主治:解毒,凉血润燥,定痛止痒,吐一切时气风热、痰饮关格诸病。”食盐主要含Nacl及微量Mgcl2、Cacl2、Kcl、NaI等,其中Nacl是维持人体组织正常渗透压必不可少的物质,入胃能促进胃液分泌,并能促进蛋白质的吸收;由胃肠吸收入血而走肾脏,使肾脏之泌尿机能旺盛,宣化膀胱使利尿作用增加,故《素问》曰:“水生咸,此盐之根源也。夫水周流于天地之间,润下之性无所不在,其味作咸凝结为盐亦无所不在。在人则血脉应之。盐之气味咸腥,人之血亦咸腥……”“盐为百病之主,百病无不用之”(《素问》)。盐炙是一传统的炮制方法,已有很悠久的历史,“盐炙走肾”是其基本作用,本文结合《本草纲目》的记载,将盐炙法的具体作用分以下7个方面进行论述:
补肾药用盐炙者,咸归肾,引药气入本脏
取净巴戟天肉加2%食盐水拌匀,闷润,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巴戟天性微温,味甘、辛。归肾、肝经。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小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用盐炙取其下行入肾,增强补肾、强筋骨的作用。
盐补骨脂:
取净补骨脂用2%食盐水拌匀,闷润,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补骨脂为补阳药,性味苦,大温,具有补肾壮阳之功。经盐炙后可增强其补肾纳气的作用。
补心药用盐炒者,心苦虚,以咸补之;补脾药用盐炒者,虚则补其母,脾乃心之子
取净砂仁用2%食盐水拌匀,闷润,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配方时捣碎。砂仁性温,味辛。归脾、胃、肾经。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盐益智仁:
取净益智仁加2%食盐水拌匀,润透,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益智仁性温,味辛。归脾、肾经。温脾止泻摄唾,暖肾固精缩尿。用于脾寒泄泻、腹中冷痛、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遗精白浊。生用燥性较大,燥湿暖脾,收摄唾涎。盐炙后可缓和辛味,并引药入肾,增强固精缩尿作用。
诸痈疽眼目及血病用之者,咸走血
取净白蒺藜用2%食盐水拌匀,稍闷,用微火炒干,取出晾凉。白蒺藜味辛、苦、温,具有疏肝解郁、祛风明目、补肾益精的功效。盐炙后引药下行,增强其补肾、疏肝明目的作用。
盐菟丝子:
除去杂质,洗净,用2%食盐水拌匀,文火炒干,取出晾凉。性温,味甘。归肝、肾、脾经。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痿遗精、小便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盐炙引药下行,增强补肾功能。
治积聚结核用之者,咸能软坚
盐荔枝核:
取净荔枝核,捣碎,加2%食盐水拌匀,稍闷,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荔核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肾经。行气散结,祛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肿痛。盐炙后能引药下行,增强疗效,常用于疝气疼痛。
取净橘核加2%食盐水拌匀,稍闷,用文火炒至黄色,略有香气时取出晾凉。橘核性平,味苦。归肝、肾经。理气,散结,止痛。用于小肠疝气、睾丸肿痛。本品生用治疝痛、肝胃气痛。盐炙后引药下行,增强治疗疝气疼痛、睾丸肿痛的作用。
大小便病用之者,咸能润下
取泽泻片用2%食盐水喷入泽泻片内拌匀,待盐水被吸尽,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泽泻性寒、味甘。归肾、膀胱经。利小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症。生用泻热利水,盐炙后则引药性下行,增强泄热利水作用。
盐车前子:
取净车前子入锅内,用文火炒至鼓起有爆声,喷洒2%食盐水拌匀,炒干,取出晾凉。车前子性微寒,味甘。归肝、肾、小肠经。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泻痢、目赤肿痛、痰多咳嗽。盐炙能增强下行利尿的作用。
骨病齿病用之者,肾主骨,咸入骨
将杜仲块置锅内用武火迅速翻炒至外呈黑色断丝时止火,均匀喷洒2%食盐水,取出摊开晾凉。性温,味甘、微辛。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盐炙后可直走下焦,增强补肝肾、安胎、降压作用,并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取续断用2%食盐水拌匀,润透,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续断性微温,味苦、辛。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用于腰膝酸软、崩漏经多、胎漏下血、跌打损伤。本品生用补肝肾、通血脉,盐炙后引药下行,增强补肝肾的功效。
诸风热病用之者,寒胜热也,以增滋阴降火之力
取黄柏丝用2%食盐水拌匀,稍闷,用火炒干,取出晾凉。黄柏性寒,味苦。归肾、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盐炙后主降命门之火,滋肾水。常用治疗阴虚火旺、骨蒸盗汗、梦遗滑精、内热消渴、骨蒸燥热、肠燥便秘等症。本品生用清热泻火力较强,盐炙后引药下行入肾,助其滋肾降火的作用。
盐炙法在中药炮制中的药效学研究
盐炙法是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始见于宋《圣济总录》中腽肭脐“薄切,涂盐炙香”、生姜“二斤和皮切作片子,以盐三两淹一宿,慢火焙干”等,系指取净药材,加盐水拌匀,闷透,置锅内(个别的先将净药材放锅内,边炒边加盐水),以文火加热炒至规定程度的方法。此法多用于补肾固精、治疝、利尿和泻相火的药物,具有引药入肾治下,增强补肾、疗疝止痛、缩尿、滋阴降火、润燥等作用。
现在一般认为,大黄入脾、胃、大肠、肝及心包经。食盐性味咸寒,根据中医五行学说,咸味属水,五脏中肾亦属水。大黄经盐水炮制后可能被引入肾经,对肾中相火有直接的清除作用。
临床报道治疗40例小便混浊有泡沫、实验室检查为尿蛋白、辩证属肾中相火偏盛的病例,10例用益肾固本汤,结果3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15例用益肾固本汤加淡盐水炒大黄(每1g净大黄片,用20g食盐),6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5例肾固本汤加浓盐水炒大黄(每1g净大黄片,用50g食盐),8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认为盐炙法改变了大黄的作用部位和趋向,引药入肾,治肾中相火偏盛而引起的蛋白尿取得较好疗效。
增强温肾壮阳作用
盐炙法能增强药物的温肾壮阳作用。采用氢化可得松皮下肌注造成小鼠肾阳虚模型,给予补骨脂生品、水炙品及盐炙品的醇水双提物灌胃,然后解剖小鼠取脾、肾、睾丸称重做比较;结果表明补骨脂盐炙15g/kg组能提高肾阳虚小鼠脾脏、睾丸、胸腺指数,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可见盐炙补骨脂对肾阳虚小鼠的胸腺、睾丸、脾脏指数提高作用明显,能缓解小鼠肾阳虚症状,与中医临床认识相符。并通过测量发现补骨脂盐炙后能降低小鼠血cAMP/cGMP比值,对抗氢化可得松所致免疫抑制,从提高免疫效应方面对肾阳虚有一定治疗作用。对不同盐浓度溶液浸泡的补骨脂药材进行药效学研究,发现在增加小鼠精囊前列腺、睾丸、脾、肾上腺重量上,样品组明显优于模型组,证明盐对补骨脂温肾壮阳的药效有辅助作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