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武汉是三个镇组成的吗
汉口,武昌,鄂州武汉是三个镇组成的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湖北省的武昌、汉阳、汉口位于汉水和长江的交汇处,被称为武汉三镇。
误读:
湖北省的武昌、汉阳、汉口位于汉水和长江的交汇处,被称为武汉三镇。汉阳和汉口在长江西岸,武昌在长江东岸。江汉河不仅与武昌、汉阳、汉口站在一起,还将三镇连成一体,唇齿相依。
很多人认为武汉三镇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其实这是对历史的误解。武汉不是作为三镇建立的,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正解:
武汉三镇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形成的,如果从东汉时期简陋的军事城堡算起,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为楚之地,秦朝时属南郡,西汉时属江夏县沙县管辖。东汉末年称夏口,因夏水(汉水下游古称)入长江之地,故名夏口(又称绵口、汉口、禄口)。
此后,这里建立了三座军事城堡:一座是由江夏的荆州知府黄芬刘牧彪部修建的车岳城(今汉口)。它就是刘表的儿子刘启继任江夏太守时在庐山(又名大别山、义济山,今汉阳龟山)修建的庐山城。夏口城,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孙权所建,位于江夏山(又名黄瑚山,今武昌蛇山)。
当时的江夏总督夏口,习惯把他所驻扎的城市称为夏口市。因此,车岳城和庐山城曾被称为夏口城。可见,到了三国时期,武汉三镇的雏形已经初具。
西晋时,复设沙县,辖夏口市,越城归曲陵县管辖。东晋时,沙县迁阙越城,曲陵县废。
南北朝时,宋孝武帝初年,为了削弱荆州刺史的影响,专门设立颍州刺史,管辖夏口城,此后一直称为颍城。
隋文帝设嬴政于鄂州,改颍上为江夏郡,设汉津郡治庐山市。杨迪改鄂州为江夏县,辖江夏县,改汉津县为汉阳县,辖庐山市,属沔阳县。
唐代江夏郡由鄂州江夏郡统治,后由鄂州武昌军统治。汉阳郡由绵州汉阳郡统治,后在绵州废除,汉阳郡改为鄂州。
五代唐以后,江夏县由武清军统治;周朝以后,汉阳郡由汉阳军统治。宋朝时,江夏郡一开始由鄂州江夏郡统治,后由武昌军统治。汉阳郡仍由汉阳军统治。
元朝时,江夏郡一开始由鄂州道统治,后由武昌道统治。汉阳县由汉阳政府管辖。元末,徐守会起义后称田湾,建都汉阳。后来,陈友谅建了达汗郡,都在江夏县。明代江夏县属武昌府,汉阳县属汉阳府;汉口巡检司设在汉口,隶属汉阳政府。
清代,江夏县仍由武昌政府管辖;汉阳郡仍由汉阳府统治;汉口增设仁、义、礼、智两个巡检司,汉阳府迁至汉口同治。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汉口被帝国主义强制开埠。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汉口设立夏口会馆。
民国初年,夏口厅改为夏口县,后改为汉口市;江夏县改为五常县,归湖北省管辖,汉阳县不变。中国成立后,汉口、汉阳、武昌合并为
清末汉阳城长约2639米,仅有朝宗、南矶、凤山三门,无北门。这座城市于1928年被拆除。
武昌最早的城市是孙权修建的夏口城,刘宋时称为郢城。当时位于蛇山东北,离城只有两三里地,靠山很强。唐代牛僧格、汝在鄂州庆五常军节,南扩应城,建砖,称鄂州城。它建于宋朝有皇帝统治时期。
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蒋夏侯、周德兴被扩军。有九个城门:东边的大东门和小东门,南边的汉阳门、保安门和新南门,西边的朱晖门和平湖门,北边的王泽门和曹步门。因为是武昌府管辖,所以叫武昌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重修。大东门改为宾阳门,小东门改为萧中门,新南门改为中和门,竹门改为文昌门遗址,王泽门改为望山门,曹步门改为武胜门。在这座城市里二十多英里。清代曾七次重修,略有缩减。
自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以来,随着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当时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武汉三镇逐渐成为军事重镇。五常与汉阳居于长江中游,山水相依,五常坐蛇山而临长江,汉阳担龟山而临汉水,龟山与夹江相望,唇齿相依。无论从巴蜀顺流而下,从扬州顺流而下,还是从秦永顺流而下,都是受武汉控制的。武汉的成败对战局的成败影响很大。
武汉三镇也是重要的商业城市。南北朝时期,应城的商业非常发达,城外、河边的商业区长达数里,人口超过十万。虽然屡遭士兵攻击,但很快就恢复了。唐宋时期,工商业更加发达,商人东去扬州,西到巴蜀。商业区集中在石楠和城外的鹦鹉螺岛,货物堆积如山,极其繁荣。黄栗山上的黄鹤楼已经闻名于世。
元明时期,商业集中在汉阳城东南的刘公洲。元末陈友谅在江夏郡时,造了一艘楼船,“高数尺,饰以红漆,每船三重。马厩被收走,上下人的声音都聋了,船桨全被铁裹了。”这艘高大的重型“铁甲船”曾经给朱元璋很大的威胁。可见当时这里的造船业技术水平是很高的。
明朝中期,汉朝
水改道由郭师口直冲入江,汉口始有湾泊之所,可以停船,市场慢慢形成,贸易往来皆集于此,商业繁华,成为明代四大名镇之一。到了清代,汉口的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许多江浙地区的商人都迁到汉口居住,有人作词描绘其盛况:“石填街道,土填坡,八码头临一带河,瓦屋竹楼千万户,本乡人少异乡多。”从市容和居民成分概述了这座新兴商业城镇的特点。
“扬州锦绣、越州酷,巨木如山写蜀材,黄鹤楼头望灯火,夜深江北估船来。”简洁而生动地指出此地成为各省货物集散地的繁华景象。汉口不仅是长江上下游货物的集散地,而且是淮南售盐的总岸,向来船到随时交易,所以“估船来”也包括盐船在内。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