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九方皋怎么读(九方皋怎么读音)
九九,南朝,天子九方皋怎么读(九方皋怎么读音)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九神,◆古指九天的神明。○《楚辭‧劉向<九嘆‧遠游>》:“徵九神於回極兮,建虹采以招指。”○[王逸]注:“言己乃召九天之神,使會北極之星。”
九山,◆1.九州的大山。○《書‧禹貢》:“九山刊旅。”○[孔]傳:“九州名山與槎木通道而旅祭矣。”○《國語‧周語下》:“封崇九山。”○[韋昭]注:“凡此諸言九者,皆謂九州之中山川藪澤。”○《史記‧五帝本紀》:“唯[禹]之功為大,披九山。”◆2.九座山。○《呂氏春秋‧有始》:“何謂九山?[會稽]、[太山]、[王屋]、[首山]、[太華]、[歧山]、[太行]、[羊腸]、[孟門]。”○[金][元好問]《穎亭留別》詩:“七風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鬱崢嶸,了不受陵跨。”○[施國祈]箋注:“九山,案[轘轅]、[潁谷]、[告成]、[少室]、[大箕]、[大陘]、[大熊]、[大茂]、[具茨]是也。”◆3.指[九嶷山]。○[唐][李賀]《湘妃》詩:“蠻娘吟弄滿寒空,[九山]靜綠淚花紅。”○[唐][陳羽]《湘妃怨》詩:“[九山]沉白日,二女泣滄洲。”
九色,◆1.九種顏色。○《三國志‧魏志‧烏丸鮮卑東夷傳論》[裴松之]注引《魏略‧西戎傳》:“﹝[大秦國]﹞山出九色次玉石,一曰青,二曰赤,三曰黃,四曰白,五曰黑,六曰綠,七曰紫,八曰紅,九曰紺。今[伊吾山]中有九色石,即其類。”◆2.泛指多種色彩。○[唐][張籍]《同嚴給事聞唐昌觀玉藻近有仙過》詩:“九色雲中紫鳳車,尋仙來到洞仙家。”○[元][虞集]《記夢中》詩:“出海雲霞九色芒,金容滉漾水中央。”
九日,◆1.九個太陽。古代神話,謂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堯]使[后羿]射之,中九日。見《楚辭‧招魂》、《山海經‧海外東經》。○[三國][魏][曹植]《愁霖賦》:“攀扶桑而仰觀兮,假九日於天皇。”○[晉][傅玄]《雜詩》:“暘谷發清曜,九日棲高枝。”○[清][顧炎武]《書女媧廟》詩:“彎弓不射九日落,蒼蒼列象生毛羽。”◆2.指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藝文類聚》卷四引[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飲菊酒。”○[唐][李白]《九日龍山飲》詩:“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元][丁鶴年]《登定海虎蹲山》詩:“東海十年多契闊,西風九日獨登臨。”
九人,◆[漢][揚雄]著《太玄》,定人為九等。○[漢][揚雄]《太玄‧數》:“九人:一為下人;二為平人;三為進人;四為下祿;五為中祿;六為上祿;七為失志;八為疾瘀;九為極。”
九門(九门),◆1.禁城中的九種門。古宮室制度,天子設九門。○《禮記‧月令》:“﹝季春之月﹞田獵、罝罘、羅罔、畢翳、餧獸之藥,毋出九門。”○[鄭玄]注:“天子九門者,路門也、應門也、雉門也、庫門也、皋門也、城門也、近郊門也、遠郊門也、關門也。”後用以稱宮門。○[唐][盧綸]《敬酬大府二十四舅覽詩卷因以見示》詩:“九門洞啟延高論,百辟聯行挹大儒。”○[唐][韓愈]《賀雨表》:“中使才出於九門,陰雲已垂於四野。”◆2.指宮禁。○[唐][王維]《同崔員外秋宵寓直》詩:“九門寒漏徹,萬井曙鐘多。”○[宋][王讜]《唐語林‧識度》:“月餘,九門內勾出數十萬貫。”○[宋][張孝祥]《浣溪沙》詞:“宮柳垂垂碧照室,九門深處五雲紅。”◆3.借指天子。○[唐][戴叔倫]《送崔拾遺峒江淮訪圖書》詩:“九門思諫議,萬里採風謠。”◆4.指舊[北京]外城的九個門。○[明][史玄]《舊京遺事》:“京師大城一重,周四十五里,城九門周正如印。南頭[正陽][崇文][宣武]三門;東頭[朝陽][東直]二門;西頭[阜城][西直]二門;北頭[德勝][安定]二門。”◆5.天門。○[唐][李白]《梁甫吟》:“閶闔九門不可通,以額叩關閽者怒。”○[宋][梅聖俞]《冬雷》詩:“欲扣九門陳,恨身無鳥羽。”◆6.借指九天。○[唐][錢起]《秋霖曲》:“聖主旰食憂元元,秋風苦雨暗九門。”○[前蜀][韋莊]《終南山二十韻》:“雨侵諸縣黑,雲破九門青。”
九路,◆指九條渠道。○[漢][賈誼]《新書‧修政語上》:“故鬟[河]而道之九牧,鑿[江]而道之九路。”
九老,◆指[唐][白居易]、[胡杲]等九人。○[宋][范仲淹]《依韻酬太傅張相公見贈》:“[臥龍]鄉曲多賢達,願預逍遙九老中。”○[宋][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詩之二:“穨然如九老,白髮連蒼髯。”○[明][方孝孺]《萬壽堂記》:“昔之以年稱者如[商山]之四皓,[洛]之九老。”詳“九老圖”。
九舉(九举),◆1.謂九次舉牲。○[周]天子宴請上公之禮。○《周禮‧秋官‧大行人》:“上公之禮……饗禮九獻,食禮九舉。”○[鄭玄]注:“九舉,舉牲體九飯也。”○[賈公彥]疏:“食禮之時,九舉牲體而食畢。”◆2.指[齊桓公]九合諸侯。○《管子‧幼官》:“九舉而帝事成形。”○[尹知章]注:“說九合諸侯之所致。”◆3.多次舉薦。○[漢][蔡邕]《彭城姜伯淮碑》:“凡十辟麼府,九舉賢良方正。”
九居,◆佛家語。即欲界一處,色界四處,無色界四處。佛教謂眾生輪回之地,凡三界九處。○[南朝][宋][謝靈運]《佛影銘》:“七識迭用,九居屢遷。”
九九歸一(九九归一),◆見“九九歸原”。
九九,◆1.算術乘法名。以一至九每二數順序相乘。上古時係由九九自上而下,而至一一,故稱“九九乘法”。○《漢書‧梅福傳》:“臣聞[齊桓]之時,有以九九見者,[桓公]不逆,欲以致大也。”○[楊樹達]窺管:“[敦煌]木簡載九九術,起九九八十一訖二二而四。○[羅振玉]云:《孫子算經》乘法載此四十五句,亦起九九而訖一一,末言從九九至一一,總成一千一百五十五,是古法始九九之證。以木簡及《孫子算經》證之,九九蓋即乘法。其術始於九九,故稱九九之術。”◆2.八十一,九之自乘數。○[漢][揚雄]《太玄‧首》:“陳其九九,以為數生。”○《文選‧張衡<東京賦>》:“屬車九九,乘軒並轂。”○[李善]注引《漢雜事》:“諸侯貳車九乘,[秦]滅九國,兼其車服,故大駕屬車八十一乘。”○《北史‧牛弘傳》:“通天屋高八十一尺,黃鍾九九之實也。”◆3.由冬至日起,歷八十一日,每九天為“一九”,按次序定名為“一九”、“二九”至“九九”。亦指“九九”中最末一個九天。○[唐][薛能]《漢廟祈雨回陽春亭有懷》詩:“九九已從南至盡,芊芊初傍北籬新。”南至即冬至。○[清][趙翼]《消寒》詩:“轉眼消寒過九九,春光又到艷陽時。”◆4.指九月九日重陽節。又稱“重九”。○[宋][計有功]《唐詩紀事‧中宗》:“[中宗]九月九日幸臨[渭亭]登高……[薛稷]得曆字韻云:‘願陪九九辰,長奉千千曆。’”◆5.指“陽九”、“陰九”之災。○《漢書‧揚雄傳下》:“九九大運,與天終始。”○[南朝][宋][謝靈運]《順東西門行》:“閔九九,傷牛山,宿心載違徒昔言。”○[黃節]注:“《易九厄》曰:‘初入元百六,陽九;次三百七十四,陰九。’閔九九謂閔陽九陰九之災也。”◆6.[蒙古]、[滿州]贈獻之禮,以九數為貴,至少為一九,至多為九九。凡獻壽祝年,臣下貢物,多用九九,以取吉祥之義。○《清會典‧理藩院‧貢獻》:“[鄂爾][多斯]六旗,[烏喇特]三旗共進九九。計羊八十一隻,乳酒八十一瓶;餘二十五旗共進三九,計羊二十七隻,乳酒二十七瓶,由院查收,交與禮部。”◆7.泛指極多數。○《平山冷燕》第六回:“曲徑逶迤,三三不已;穿廊曲折,九九還多。”◆8.一種槍的俗名。○[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十一:“那時候,她正在娘家,槍是親眼看見過,兩棵嶄新的九九大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