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解元的拼音)-解元的拼音是什么
字典,中国,汉字(解元的拼音)-解元的拼音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解元的拼音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解元的拼音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华英字典》资料图片
马礼逊像资料图片
董晓波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特邀研究员,江苏国际法治动态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研究会副会长、江苏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主要从事中西文明交流史、法律语言学、法律翻译、语言战略与规划、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研究。
汉语全方位、规模化走向世界,既有利于中国融入世界、世界走进中国,也有利于增进中外彼此间的了解,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在不同文明间的沟通交往中,字典自古以来就充当着人们认知、学习异域语言文化的重要工具。《华英字典》(又译为《中国语文字典》)的编纂开始于1808年,是中国第一部汉英英汉词典,被以后汉英英汉字典编撰奉为圭臬。《华英字典》出版后,受到欧洲各界尤其是汉学界的普遍赞誉,并很快风靡欧洲大陆,日本翻译家也把它译成日文。《华英字典》还对现代汉语新词的创制和中国近代文学从文言向白话的过渡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华英字典》中,已包含许多现代汉语语词。编纂者马礼逊(1782—1834)在编纂字典时坚持学好一种民族语言必须了解与这个民族有关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哲学、政治、风俗、礼仪等方面内容的宗旨,因此整部《华英字典》富含中国历史、文化、政治、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内容,堪称一部中西文化的百科全书。本讲座通过对字典里汉字释义的文化考察,重点探讨该字典所呈现出的中华文化的内涵及其编者的解读,彰显这部中西文化“百科全书”的风貌,从而让我们多一个观察汉语、汉字和中华文化的视角,多一个来自汉语与中华文化译介传播历史经验的借鉴。
马礼逊与《华英字典》
罗伯特·马礼逊(RobertMorrison,1782—1834)于1782年1月5日出生于英国北部的莫珀斯镇,并于1804年接受伦敦教会董事会的委任,奔赴中国进行海外传教。马礼逊前往中国的目标之一就是编纂一部中文字典,《马礼逊回忆录》中对字典的结构、编排及出版等有着较为细致的介绍:
至于《华英字典》,1815年出版了第一卷,书名是《字典》,这是马礼逊根据嘉庆十二年刊刻的《艺文备览》英译的,汉英对照。第二卷第一部在1819年出版,书名是《五车韵府》。第二卷第二部在1820年出版,附录中特别列出了中文的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古文6大类书写方法。第三卷在1822年出版,书名是《英中字典》,内容包括单字、词汇、成语和句型的中英对照,例句都有中文译文。整部《华英字典》在1823年出齐,共有六巨册,合计4595页,工程浩大,全由马礼逊一人经过13年的积累和编纂而成。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汉英英汉字典,《华英字典》收录词条四万多,《华英字典》的三卷或者说三个部分其实是相互独立的,编写体例亦各不相同。第一卷根据《艺文备览》将汉字笔画分为214个字根来编排(CHINESEANDENGLISH,ARRANGEDACCORDINGTOTHERADICALS),形成部首查字的汉英字典,书后附有字母索引,其在整个《华英字典》中所占篇幅最大,约为其总页数的五分之三。该字典的部首查字法是中国传统的辞书编纂法,而字母索引则是马礼逊的独创,体现了学习型字典的特点,大大方便了汉语学习者对该字典的使用。
字典的第二卷《五车韵府》为按汉字音序查字法排列的汉英字典(CHINESEANDENGLISH,ARRANGEDALPHABETICALLY),依照汉字音标来用英文字母排列。附录中的各种中文书写体使中英文字的比较又有所深化。这一卷的基本结构也是以已有中国著作为底本,这一底本为清朝一位陈先生的遗稿,在其学生补充、加注后,曾为《康熙字典》的编纂提供过有力的帮助。马礼逊找到这部著作后,即对之加工、调整、编辑、翻译,由此构成《五车韵府》的主体。此外,马礼逊在编纂《五车韵府》时,还参考了《康熙字典》和罗马天主教士按字母排列编著的《字母字典》(AlphabeticDictionary),并进而参阅了《分韵》《佩文韵府》《尔雅》等中国文献,从而使字典在内容和编写方法上都体现出中西文化的对照、比较和沟通。
《华英字典》的第三部为《英汉字典》于1822年在澳门出版。它采用的是英、汉对照体例,内容有单词、词组、成语、格言等,其解释和例句还有汉译。虽然在马礼逊之前已有拉丁语与汉语对照的外汉字典,但编纂英汉字典却属马礼逊首创,因而难度颇大。马礼逊自己在序言中亦坦言:“自从作者为本字典搜集词汇,已经过去十三年岁月。在此期间,不断对其增补,但是中文与英文相对应的字全部搜集起来,这样的著作对一个人来说太广泛了。即使穷尽一生,要使它完美也是不可能的。”
从整体框架来看,《华英字典》似是《康熙字典》的翻版和英文注释,但其编译和注解不仅基于《康熙字典》所引的“四书五经”等经典中的例句,更有对大量其他中国文献的参考和借用。根据马礼逊夫人的回忆,至1809年时,马礼逊为编纂《华英字典》就购买了1229册中文书籍,覆盖了中国的经典作品、天文、地理、律例、历史、宗教、解剖学和中医学等领域。在编译《华英字典》的十三年期间,马礼逊每天都在搜索词汇并对之诠释进行增补调整,其释义详尽、全面,广泛触及了中华文化的诸多层面,已远远超出解释文字本义的范围。
从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出发,我们承认《华英字典》的问世的确代表着那个时代中英外向型字典的顶尖水平,法国著名汉学家雷慕沙(MonsRemusat)称其是“拥有其他字典无可比拟之优点”的字典,它在一定程度上扫清了中英文之间的语言障碍和隔阂,使得两种文化对彼此的诠释和理解成为可能。
《华英字典》对中华文化的译介
《华英字典》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英汉外向型字典和中华文化的百科全书,“将中国语言文化知识更系统、更深入地传给了西方世界”,这对其后的卫三畏、麦都思、裨治文等人编撰的字典均产生重要深刻的影响,可谓“东学西渐”之始发也。纵观《华英字典》博大纷杂的文化释义,我们可粗略梳理为以下几类。
东方哲理、中国智慧
马礼逊在《华英字典》中倾洒了大量笔墨对中国的各派宗教和哲学机理进行了介绍,体现出他对中华民族思想内核的深切关注。《字典》中的第一个字“一”进行阐发时就借助了道家哲学,他先指出“天是一,地是一,道是一”,又引用了《道德经》里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例句来说明“道”作为第一位的物质原因而存在的观点,他还指出中国人眼里的“道”是一种极静或一种完全静止状态的状态,它无形可观、无迹可寻,其本质就是一种在天地分开之前就存在的最初的力量或原理。相比道家哲学,作为主流思想而普遍存在于中国各阶级社会心态中且维系着中国人道德、信念、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儒家哲学在《华英字典》中亦得到了详尽的介绍。马礼逊笔下的儒家哲学,是“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示民有君臣之别也”的伦理关系,是“人,仁也,仁生物也”的人本学说,是“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和“伯氏吹埙,仲氏吹篪”的礼乐和合,也是“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的教化理念。中国的传统观念历来有三教合一之说,因此马礼逊还辨析了佛陀、阿弥陀佛、三宝、三教、三门、三法、佛法无边等佛教概念。除此之外,马礼逊还对伊斯兰教等宗教的信仰和习俗进行了译介。
上一篇:(捶拼音怎么写的)-吹拼音怎么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