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什么小鼓 一什么小溪
乞丐,莲花落,北京一什么小鼓 一什么小溪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一什么小鼓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一什么小鼓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作者|岑大利、高永建
摘编|罗东
《中国古代的乞丐》,岑大利、高永建 著,商务印书馆,2021年3月。
卖唱行乞
卖唱行乞是一种源远流长而古今常见的行乞方式。据史载,大约在战国至秦时期,这种行乞方式就已经出现。有一个善于唱歌的女子叫韩娥,在去齐国的路上没有吃的,经过雍门时,只好卖唱乞食,她走了以后,留下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后来韩娥在一家客店受到侮辱,大声哀哭,附近的老少都跟着悲哀涕哭,三日不食,于是有人追回韩娥,让她再放声长歌,人们又都欢喜地跳跃起来。随后,人们厚赏了韩娥。韩娥的歌声动听感人,至今仍流传的“绕梁三日不绝”的成语就是出自这一典故。由于她始开卖唱行乞的先河,而且不但沿途卖唱,还进入客栈向旅客唱乞,后来被后世的歌女和卖唱的乞丐奉为始祖。
卖唱行乞发展到宋代,已成为乞丐诸行中独立的一行,其表现形式也由个人卖唱发展为或一人伴奏一人演唱,或多人伴奏一人演唱,或既有伴奏又有伴舞等多种形式。而卖唱的地点有在街头的,有在酒肆茶楼的,也有在旅店等处的。南宋时,临安街市上就有三五个乐人组成的小队表演,手托着一二个女童舞旋,口唱小词,专沿街赶热闹。在元旦放灯,三春园赏玩,及游湖看潮时,便在酒楼、胡同、妓馆等处表演,谓之荒鼓板,但这种表演,得到的赏钱并不多。
到了清末民初,卖唱行乞更加流行,说唱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有唱小曲的,有唱小戏的,有唱河南坠子的,有唱花鼓调的,还有唱莲花落的,等等,真是应有尽有。
电视剧《传奇大掌柜》画面。
先说唱小曲的。这种卖唱形式元代就有,元代高明写出《琵琶记》中即有赵五娘依靠弹琵琶卖唱而赴京寻夫的一出。
赵五娘的唱词云:“途路上,实难捱,盘缠都尽了,好狼狈,试把琵琶拨,逢人乞丐。”人家问她会弹什么曲,她回答说:“奴家只会弹些行孝曲儿。”她所唱的曲词都是她自编自演的。这种卖唱形式早年在江淮地区就较为流行,后来传到北京,多为盲艺人进行说唱,以单人为主,也有二人或多人的。使用的乐器多以三弦、琵琶、月琴等为主,多采取坐唱形式,唱词基本为七字句。他们有的在白天出来卖唱,有的在夏日的傍晚出来卖唱,一直唱到很晚。如《都城琐记》中“燕都杂咏”条云:“盲女琵琶曲,黄昏市上游,何人呼侑(yòu)酒,唱到月当头。”下有注云:“夏月街上,时有盲女,携琵琶卖唱。”到民国后期,旧北京街头还常有三四位男女盲人,各持马竿,身带乐器,且行且弹,还一面敲鼓,这是卖唱的。有的人家为了消夏或办喜事,让这些盲艺人来家演唱,每唱一段给二三角钱或包天(唱几个小时给多少钱)。唱的小曲有北京实事,如《探清水河》《枪毙王友全》等,以及《今古奇观》的段子,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等。
唱大鼓的(江湖人称“柳海轰”)。据说大鼓的起源很早,在尧舜的时代,朝堂里就设立谏鼓,以下谏上。周庄王时也击鼓化民,因而被他们当作祖师。他们使用的大鼓的鼓架子据说是向穷家门借着使用的,使用的板儿,向来分为铁板、木板,腔调大不相同,有梨花调、靠山调、梅花调、奉天调、乐亭调、西河调、京调、怯调等。梨花调以山东人唱的最佳,靠山调是天津的土产,梅花调以北平人唱的最为相宜,其他调也是各行其道。唱大鼓的艺人,唱的都是下层社会人士都懂的书曲,如《杨家将》《呼家将》《反唐传》等。因为他们不迎合下层社会人的心理,就挣不到钱。《朝市丛载·技艺门》载有“大鼓书”诗云:“弹弦打鼓走街坊,小唱闲书急口章。若遇春秋消永昼,胜他荡落女红妆。”说明清朝时京城内唱大鼓的还十分活跃,其中还有不少女艺人,其地位身份较荡落的女子要略强一些。至国民党统治时期,在北京街头还时常能见到唱大鼓的盲人乞丐。
唱小戏的。据《中华全国风俗志》的“洛阳风俗琐录”条云:“演戏有三调、二黄、越调、梆子,俱系土音,听之无所区别,衣衫褴褛,面形菜色。诚南人所云,三只破箱子,十个叫化子者也。而本地人叫好之声,连连不绝,莫明其好处何在也。”又云:“沿街乞丐,皆手执檀板,高唱梆调,挨户求乞,所有南方之哀的、强的、弄蛇的、善骗的种种行为,除哀的稍有,余竟鲜有耳。”这就是说,靠唱小戏为生的乞丐多无坑蒙拐骗的恶劣行为,当属比较本分的乞丐,而他们的生活也相当艰难,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比原始型乞丐好不了多少。
唱河南坠子的。关于坠子的起源,据说是唐明皇在位时,山西有个修行的老人,神清气爽,仙风道骨,常在恒山一带敲打渔鼓、简板唱道情歌,劝化世人,有人问他姓名,自称姓张名果,乡人都称他张果老。后来张果老被唐明皇请入宫中,住了些日子,又返回山中。他的渔鼓、简板之歌,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由山西传至河南,变为河南坠子。宋元时代,道人化缘、乞丐讨饭,都用渔鼓、简板,沿户唱歌,化缘讨要。以上传说虽然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但其中所言乞丐讨饭都用渔鼓、简板,沿户唱歌,确是宋元以后存在的事实。如穷家门(丐帮组织)的乞丐就是这样做的。到了清末,穷家门多不再沿门乞讨,而是改在各市场、庙会,拉场子撂地。
电影《武状元苏乞儿》画面。
江湖人说:“昔日江湖人都严守规律,在早年穷家门人不敢上地。摆地设场的人,更不赁给彼辈桌凳,倘若赁给他们桌凳,江湖中的金、皮、彩、挂各行人亦不肯依的。如今穷家门的人们能在各市场、各庙会赁桌椅上地,二十余年前恐也不多见也。”这就是说,穷家门的卖唱居然也鸟枪换炮,由行乞变为摆地设场挣钱了,这确实是一个空前的大变化。
唱花鼓调的,花鼓调俗称凤阳花鼓。发源于安徽淮河两岸,流行于明清。由于淮河经常闹水灾,每年秋后便有不少妇女和职业艺人身背花鼓流浪卖唱以乞食。演者多为姑嫂二人,一系腰鼓,一持小锣,无丝弦伴奏。唱词一般每段二十七字,内容多是短篇爱情故事,唱法较自由。凤阳花鼓流传到南北各地,对各地曲艺在曲调、表演技巧上均有影响,同时也从各地吸取了民间歌曲和音乐,丰富了自己。据说在江浙、湖北和湖南地区流行的三棒鼓,就是由凤阳花鼓演变而来。据明田艺蘅的《留青日札》说:“吴越间,妇女用三棒上下击鼓,谓之三棒鼓。江北凤阳男子尤善,即唐三杖鼓也。”清光绪、宣统年间,上海也出现湖北的乞丐,三五人一伙,手持乐器,有锣、有鼓、有九连环。一人唱江淮小曲,手抛刀叉,一人击鼓并以锣配之。他们也表演三棒鼓,用三人,一人陈鼓击之,一人槌小鼓,一人唱曲,其词多鄙俗。北京地区也有这种行乞方式,《北京民间风俗百图》第十三图《三棒鼓图》就画有流民到北京以打三棒鼓行乞的情景。其题词称:“此中国三棒鼓之图也。其人陕省来京采差,手持木棒三根,下支一小鼓,其棒起落于鼓,连打带唱,讨钱作为盘费,非作艺江湖也。”由此可见,三棒鼓从南到北,流传范围甚广。虽然它是一种低层次的、粗俗的艺术,不能登大雅之堂,然而它却在乞丐的走闯江湖中得到广泛的传播,这恐怕是某些专业艺术家所没有想到的。
上一篇:(6月27日望湖楼醉书古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古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