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鹳的拼音 鹳鸟的拼音
注释,大意,的人鹳的拼音 鹳鸟的拼音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鹳的拼音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鹳的拼音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上册经典诵读
chì lè ɡē
敕 勒 歌①
nán běi cháo mín ɡē
(南北朝民歌)
chì lè chuān
敕 勒 川②,
yīn shān xià
阴 山 下。
tiān sì qiónɡ lú
天 似 穹 庐③,
lǒnɡ ɡài sì yě
笼 盖 四 野。
tiān cānɡ cānɡ
天 苍 苍④,
yě mánɡ mánɡ
野 茫 茫⑤。
fēnɡ chuī cǎo dī xiàn niú yánɡ
风 吹 草 低 见⑥ 牛 羊。
【注释】①敕勒歌:南北朝时敕勒族的一首民歌。
②川:平原。
③穹庐:蒙古包。
④苍苍:深青色。
⑤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⑥见:同“现”。呈现;露出。
【大意】美丽富饶的敕勒大草原坐落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一个圆顶的帐篷,笼罩着广阔的原野。天是那么蓝,草原是那么辽阔,风吹过来,花草低下了头,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fēnɡ
风
tánɡ lǐ qiáo
[唐] 李峤
jiě luò sān qiū yè
解 落 三 秋① 叶,
nénɡ kāi èr yuè huā
能 开 二 月② 花。
ɡuò jiānɡ qiān chǐ lànɡ
过 江 千 尺 浪,
rù zhú wàn ɡān xié
入 竹 万 竿 斜。
【注释】①三秋:晚秋,指农历九月。
②二月:早春,农历二月。
【大意】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jìnɡ yè sī
静 夜 思①
tánɡ lǐ bái
[唐] 李白②
chuánɡ qián mínɡ yuè ɡuānɡ
床③ 前 明 月 光,
yí shì dì shànɡ shuānɡ
疑 是 地 上 霜。
jǔ tóu wànɡ mínɡ yuè
举④ 头 望 明 月,
dī tóu sī ɡù xiānɡ
低 头 思 故 乡。
【注释】①静夜思:这是一首自命新题的乐府诗。
②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早年在蜀中读书漫游,25岁出蜀,曾在宫中任职,受排挤,弃官离开长安。后曾入狱,被流放夜郎(今贵州一带),途中遇赦,病在安徽当涂。他的诗歌气势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深入浅出,抨击权贵,抒发进步思想,有强烈的爱国思想。
③床:与今义略有不同,指的是古代可坐可卧的一种家具。
④举:抬起。
【大意】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点评】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客居外地,在一个深秋的夜里,对着月亮思念家乡的情景,抒发了他对久别的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dēnɡ ɡuàn què lóu
登 鹳 雀 楼①
tánɡ wánɡzhī huàn
[唐] 王 之 涣②
bái rì yī shān jìn
白 日 依 山 尽,
huánɡ hé rù hǎi liú
黄 河 入 海 流。
yù qiónɡ qiān lǐ mù
欲 穷③ 千 里 目,
ɡènɡ shànɡ yì cénɡ lóu
更④ 上 一 层 楼。
【注释】①鹳雀楼:旧址在今山西永济县西南,楼有3层,前望中条山,下临黄河,常有很多鹳雀栖息在上面。后来被河水冲没。
②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陵,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一说绛郡(今山西新绛)人。做过几任小官。他的诗意境壮阔,热情奔放。
③穷:尽,达到极点。
④更:再。
【大意】夕阳傍着远山渐渐隐去,黄河向着大海滔滔奔流。你若想看到无尽的美丽景色,就要不断地向上攀登更高一层楼。
【点评】这首《登鹳雀楼》是历代被传诵的名篇。它描写了登高望远的情景,歌颂了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同时含有一定的哲理。
名句(一)
jìn shuǐ zhī yú xìnɡ
近 水 知 鱼 ,
jìn shān shí niǎo yīn
近 山 识 鸟 音。
——《增广贤文》
【解释】住的离水近,就会知道各种鱼的特;住得离山近,就会分辨出各种鸟鸣叫的声音。
lù yáo zhī mǎ lì
路 遥 知 马 力,
rì jiǔ jiàn rén xīn
日 久 见 人 心。
——《增广贤文》
【解释】路途遥远,才知道马的力气有多大;相处久了,才能了解他人的内心。
shào zhuànɡ bù nǔ lì
少 壮 不 努 力,
lǎo dà tú shānɡ bēi 。
老 大 徒 伤 悲。
——《增广贤文》
【解释】年纪小的时候不努力学习上进,等到年纪大了,就只能枉自悲伤了。
弟子规(节选一)
zǒnɡ xù
【总 叙】
dì zǐ ɡuī shènɡ rén xùn shǒu xiào tì cì jǐn xìn
弟 子规 , 圣 人① 训②, 首 孝③ 弟④, 次 谨⑤信。
fàn ài zhònɡ ér qīn rén yǒu yú lì zé xué wén
泛⑥ 爱 众, 而 亲 仁⑦, 有 余 力, 则 学 文⑧。
【注释】①圣人:指儒家创始人孔子。 ②训:教训、教诲。
③孝:对父母长辈服从或奉养。 ④弟:同“悌”,同辈间互相友爱
⑤谨:说话谨慎、慎重。 ⑥泛:广泛的。
⑦亲仁:亲近有道德的人。 ⑧学文:学习文化知识或技能。
【译文】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故事】董遇巧用三余
董遇是三国时期的名人,他从小家里很穷,根本没有时间和钱上学。可是董遇一有空,就会坐下来读书。到了四十岁时他的名气越来越大,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怎样学习的。董遇说:“虽然我每天都很忙,但我想,只要个人想学,时间总是可以挤出来的,而我的小窍门就是巧用三余。” 有人急忙问:“什么叫三余呢?”
董遇笑着说:“三余就是冬余、夜余、日余。具体来说:冬天是一年农闲的时间,所以叫冬余;夜晚是一天空闲的时间,所以叫夜余;下雨的日子不能出门干活,也是种空余的时间,所以叫日余。我的学习时间,就是充分利用这三余啊!”
niǎo mínɡ jiàn
鸟 鸣 涧①
tánɡ wánɡ wéi
[唐] 王维
rén xián ɡuì huā luò
人 闲② 桂 花 落,
yè jìnɡ chūn shān kōnɡ
夜 静 春 山 空。
yuè chū jīnɡ shān niǎo
月 出 惊 山 鸟,
shí mínɡ chūn jiàn zhōnɡ
时 鸣 春 涧 中。
【注释】①涧:两山间的小溪。
②闲:静寂。
【大意】寂无人声的夜晚,桂花轻轻飘落,春天的山林里一片静悄悄。月亮升起,惊动了栖息的山鸟,山涧里时而响起清脆的鸟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