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内侧丘系(内侧丘系交叉)
脊髓,感觉,丘脑内侧丘系(内侧丘系交叉)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病变水平以下的双侧肢体出现各种感觉障碍,同时伴有双侧中枢肢体瘫痪及大、小便功能障碍。
6.感觉路脑干部病变(图6-73~7):
在脑干内,除躯干和四肢的感觉传导束外,还增加了头面部的感觉传导束。后者包括未交叉的三叉神经脊髓束及其核与交叉的三叉丘系。其中深感觉传导束先在延髓的背侧,交叉后进入中央部;脊髓丘脑束居外侧部;三叉神经脊束及其核在脊髓丘脑束背侧;三叉丘系在脊髓丘脑束内侧。
在延髓中,内侧丘系位于中央部分,脊髓丘脑束居于外侧,三叉神经脊髓束及其核也在外侧部,故延髓病变时,容易出现交叉和分离感觉障碍。
1)延髓后(背)部病变:传导深部感觉的薄、楔束进入延髓下段的后部,止于薄、楔束核。由两核发出的纤维经丘系交叉延续为内侧丘系,在延髓的中央部上行。延髓后部一侧病变时所产生的症状与脊髓后索损伤时相同。
2)延髓中央部病变:延髓中央部一侧受损时出现对侧肢体深部感觉障碍。由于两侧内侧丘系在中央部比较靠近,所以延髓中央部病变往往累及两侧内侧丘系,从而引起两侧肢体深部感觉和精细触觉障碍。
3)延髓外侧部病变∶脊髓丘脑束(已交叉的纤维)和三叉神经脊束及其核(未交叉)位于延髓下段的外侧部。所以此区病变可产生交叉痛、温觉障碍,即同侧头面部和对侧肢体痛、温觉缺失(图6-9B)。由于三叉丘系(已交叉的纤维)也在延髓的外侧部,紧靠脊髓丘脑束内侧,它们可同时受损,出现两侧头面部及对侧肢体的痛、温觉障碍。
4)在延髓下段,内侧丘系与脊髓丘脑束相距较远,延髓局限病变时可不同时受损,因而只出现深感觉或浅感觉障碍,称为深、浅感觉分离障碍(见图2-94、图2-100)。
5)在延髓上段的外侧部,三叉丘系和脊髓丘脑束相邻很近,前者在内侧,后者在外侧,都位于脊髓小脑前束的内侧,如同时受损可出现对侧半身痛、温觉缺失(图6-9C)。在延髓,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的疾病,然而小脑后下动脉供应区常常略有变异,病变时累及组织亦略有不同,故可能出现几种不同类型的感觉障碍。
▲ 延髓上段外侧部
(1)交叉型痛、温觉障碍:病变累及三叉神经脊束、三叉神经脊髓束核及脊髓丘脑束,出现病灶同侧的颜面及对侧颈1以下半身的痛、温觉障碍(图6-9B)。
(2)半身型感觉障碍:病变位于延髓稍上部并靠近内侧,累及脊髓丘脑束及传导对侧颜面痛、温觉已经交叉过的三叉神经二级纤维(三叉丘系),出现对侧半身(包括对侧颜面及肢体)痛、温觉障碍(图6-9C)。
(3)双侧颜面及一侧颈1以下半身的痛,温觉障碍:病变范围较广,累及了同侧的三叉神经脊髓束及核以及来自对侧颜面的痛、温觉二级纤维(三叉丘系)和来自对侧颈1 以下半身的痛、温觉纤维,出现两侧颜面及对侧上下肢及躯干的痛、温觉障碍(图6-9D)。
(4)一侧上、下肢及躯干的痛、温觉障碍:病变范围较小,只累及脊髓丘脑束,不出现面部的痛、温觉障碍,只出现病灶对侧颈1 以下半身的痛、温觉障碍(见图2-22、图6-9)。
感觉传导路的三个部分都位于被盖的前外侧部,而且互相靠拢,近似三角关系,即内侧丘系位于被盖的前内侧,其外侧为脊髓丘脑束,背侧是三叉丘系(前束)。因此可同时受累,产生对侧半身感觉障碍。如病变在内侧主要侵犯内侧丘系,出现对侧半身的深感觉障碍;病变靠外侧主要累及脊髓丘脑束,出现对侧半身的痛、温觉障碍,由于两侧的内侧丘系都离开中线,相距较远,故不易产生两侧病变的症状。
7.感觉路丘脑部病变:
丘脑是各种感觉传导路的中继站,是第三级感觉神经元细胞体的所在地。丘脑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头面部)的纤维,腹后外侧核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脑束的纤维。丘脑病变时,可产生丘脑综合征。
▲ 丘脑综合症
(1)对侧半身感觉障碍:特别是丘脑腹后核受损时,可产生对侧半身各种感觉障碍,根据病变的轻重不同可出现感觉减退或感觉消失。其特点是深部感觉障碍重于浅部感觉障碍。同时出现感觉共济失调。
(2)自发剧痛:也称为丘脑痛或中枢疼痛。其特点是呈现一种痛苦的、难忍的、异常不适的、定位不确切的、质难以形容的强烈灼热感或疼痛。患者主观感觉对侧半身剧痛,但检查病灶对侧半身感觉时,常可发现客观感觉障碍,故亦称为痛感觉障碍。
(3)感觉过敏、倒错:用痛、冷、热、触等刺激施于病变对侧半身时,皆可出现感觉过敏,有时伴有感觉倒错,如以冷为热或以触为痛等。
(4)感觉过度:其特点为兴奋阈增高,对刺激的精细辨别力及分析力丧失。施干刺激至感到刺激有一个潜伏期,呈暴发剧烈疼痛,疼痛具有扩散,疼痛定位不明确,刺激去除后仍有短时间的疼痛,称为后作用。
(5)同向偏盲:当病变累及外侧膝状体或视放射时,可出现对侧视野的同向偏盲。
(6)对侧半身水肿:丘脑病变时,可出现对侧半身尤其是肢体水肿。
(7)不自主运动:当丘脑病变使其与纹状体的联系受损害时,可以出现各种不自主运动,例如舞蹈症及手足徐动症等,其症状的表现程度不如基底节病变时明显。
8.感觉路内囊部病变:
感觉传导路的第三级神经元自丘脑发出纤维(丘脑皮质束)进入内囊,位于后肢的豆丘部、皮质脊髓束的后方。此区范围较小,纤维比较集中,此处发生病变时,如内囊出血,即可产生对侧半身感觉障碍,内囊病变时,感觉、运动传导路往往同时受累,有时侵犯视放射,此时即出现三偏症状(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偏身运动障碍)。
9.感觉路皮质部病变(图6-71、2):
丘脑皮质束纤维经放射冠至中央后回及旁中央小叶后部。深感觉传导路的部分纤维至中央前回和顶上小叶。皮质感觉区刺激病变可引起贾克森(Jackson)感觉癫痫发作,其特点为开始出现局部感觉异常,以后可逐渐扩散至单一肢体或半身。如病变向周围扩散可出现全身痉挛;破坏病变可引起病灶对侧肢体各种感觉障碍,其中痛、温觉障碍较轻,深部感觉障碍较重,精细触觉和实体感觉障碍最重,而且四肢重于躯干,肢体远端重于近端。由于皮质感觉区范围较广,故很少引起半身感觉障碍(见图5-29)。
当中央后回上部损害时,出现下肢感觉障碍;下部损害时,出现头面部感觉障碍。人体各部位的感觉在大脑皮质感觉区的投射不仅有横的方向排列,即下肢在上,躯干与上肢依次在下,同时也有纵的方向排列,如上肢感觉区内来自桡侧者在前(在后中央回前部),而尺侧在后(在后中央回的后部)。如发生小病灶时,可出现假节段感觉障碍。感觉路各部病变特点的比较见下表:
以上内容的分享对你有收获?
如果你想学习更多【临床病例经验分享】、【看大咖学术视频】、【收获更多实用干货】,你可以加入我们,不走丢,觉得以上内容还不错,可以收藏转发,帮助身边更多的朋友一起学习成长!
上一篇:(天使妹妹)-天使妹妹攻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