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流水准打一字)-一流水准打一字谜
上海,城市,之都(一流水准打一字)-一流水准打一字谜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一流水准打一字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一流水准打一字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上海将怎样打造世界一流“设计之都”?
2月17日上午,上海建设世界一流“设计之都”推进大会在友谊会堂召开,上海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教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委、市文旅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印发了《上海建设世界一流“设计之都”的若干意见》。
上海自2010年加入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以来,创意和设计产业蓬勃发展,“设计之都”建设成效显著。在新发展阶段,为全面推动设计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市民高品质生活和城市高效能治理,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软实力,构筑未来创新发展优势,现就世界一流“设计之都”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总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充分发挥上海产业要素集聚、应用场景开放、国际合作广泛等优势,以设计创新生态体系为支撑,以“设计创新型城市”为具体呈现,将设计理念和设计服务全面融入贯穿于城市的产业发展、空间环境、公共服务、民众生活和城市品牌五个维度,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设计产业繁荣、品牌卓越、生态活跃、氛围浓郁的“设计之都”。在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中,展现上海理念,扩大上海影响。到2030年,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美誉度,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设计之都”。
——设计产业繁荣。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时尚设计与国际同频共振,数字设计、服务设计在国内保持领先,创意和设计产业总产出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到2025年超20000亿元。
——设计品牌卓越。举办“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筹建“国际设计百人”组织,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大奖、设计企业和设计驱动型品牌,提升“上海设计周”影响力,持续推广“上海设计100+”优秀设计成果。
——设计生态活跃。建设国家级设计示范区,扶持国家级设计研究院,培育20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00家市级设计创新中心和设计引领示范企业,推进设计学等一流学科建设,构建“百千万”设计人才梯队。
——设计氛围浓郁。对设计的全民认同感显著提升,在产业创新、城市更新中践行可持续发展,在美好生活、公共服务中增进民生福祉,在街区、社区、园区、校区中凸显设计巧思,活动持续不断,佳作竞相涌现。
二、创建“设计创新型城市”典范
发挥设计的创新驱动能力和泛在赋能效应,在驱动产业创新发展、打造活力城市空间基础上,进而优化城市公共服务、点亮民众美好生活,并聚力共铸上海城市品牌。
(一)以设计驱动产业创新发展
以工业设计和数字设计综合工学、美学、经济学原理要求,强化科技成果、信息技术和绿色设计应用,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供给侧改革。赋能先导产业,加强高端处理器、存储器、图像处理器等集成电路设计,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产品和技术设计,突破超大规模通用模型、计算框架等人工智能核心算法设计。引领重点产业,推动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产业设计能力全面提升,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船舶海工、节能环保、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终端等,加强关键核心环节设计创新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强化产业服务,提升广告业创意设计能力,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会展业策划设计、数字化和绿色化水平,提升咨询业品牌设计和管理能力,打造可持续商业模式。(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管局)
(二)以设计打造活力城市空间
发挥上海建筑设计优势,保护传承上海城市文脉。聚焦五个新城建设,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功能、形态、环境相互促进的综合节点。精心设计城市地标建筑,鼓励支持自主原创设计,勾勒优美城市天际线。美化黄浦江和苏州河两岸等公共空间,打造绽放地带,支持美丽乡村和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赋能城市更新和旧区改造,改善社区环境,保护城市肌理和历史风貌。打造美观实用的“城市家具”,推动绿色和智慧建筑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落实跨省域规划建设导则,从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综合交通等方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资源局、市绿化市容局、相关区)
(三)以设计优化城市公共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运用服务设计工具方法,进一步提升政务、交通、养老、医疗和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能级。依托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以用户视角和服务理念优化工作流程,共建一流营商环境。推动道路和交通设施精细规划和运营,打造城市智慧交通体系,优化出行体验。立足老龄居行和特殊人群关爱需求,推广无障碍、急救系统、居家养老等设施和产品设计。利用服务设计方案改善就医环境,优化就医流程,提升就医体验。合理布局,推进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市办公厅、市经济信息化委、市民政局、市交通委、市卫生健康委)
(四)以设计点亮民众美好生活
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时尚设计引领潮流、绿色、健康、智能和个化消费。在服装服饰、绿色食品、美妆护肤、珠宝首饰、智能家居、时尚可穿戴、运动健身、适老及婴童用品等领域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焕新国民经典品牌,打造行业领军品牌。弘扬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设计制造高颜值文创产品。提升文化娱乐等数字内容的原创能力和设计美学水准,创新数字化、沉浸式呈现形式,创造愉悦精神享受,促进文化消费和信息消费。培育特色商业街区,加强购物空间美学设计和服务设计,提升市民消费和休闲体验。聚焦文旅项目内容和体验设计,打造精品打卡点,发展城市全域旅游。(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文化旅游局、市文创办)
(五)以设计共铸上海城市品牌
在设计作品、设计方案中时刻注重厚植“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彰显“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办好“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和“上海设计周”,持续发掘推广“上海设计100+”优秀成果,从产业、企业、产品、案例、事件、人才等角度,立体构筑“设计之都”品牌。以优质的设计供给,支持和助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并进一步聚力共铸上海城市品牌。(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新闻办)
三、构筑设计创新生态体系
推动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四链协同,构建市场、国际化、企业、载体、科技、人才、平台和金融八要素相融共生的设计创新生态体系,为“设计之都”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