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马概(马概自考)
矛盾,社会意识,社会马概(马概自考)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2)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4)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十六、社会基本矛盾及主要依据
所谓社会基本矛盾是指,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无数矛盾中,起着本源的总制动作用的那个矛盾,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主要依据: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这一科学概念,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十七、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满足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十八、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具体表现在:①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②经济基础的质决定上层建筑的质.③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
(2)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①从服务的方向上看,一方面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反对自己的对立物.②从服务的方式看,上层建筑通过法律、经济、思想等手段的调控来为经济基础服务.③从服务的效果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促进、阻碍两种情况.
十九、简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二十、简述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积极作用:(1)对生产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消极后果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二十一、价值规律内容,作用和表现形式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的生产,又支配商品的流通。表现形式:它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作用:第一,分配社会劳动,调节资源配置;第二,激励创新,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三,优胜劣汰,促进商品生产者两级分化。
二十二、简述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根本矛盾(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的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二十三、简述产业资本经历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三种循环形式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执行货币资本的职能,货币资本循环。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生产资本循环。第三阶段是售卖阶段,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商品资本循环。二十四、简述经济危机爆发的表现、根源、以及本质属表现: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本质属: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二十五、运用真理绝对和相对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把握真理的绝对和绝对相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经过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所证明了的真理,因而具有绝对的一面。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对一切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仍然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为又具有相对的一面。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绝对,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二十六、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及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利润率=剩余价值量/预付总资本
影响因素:第一,剩余价值率的高低。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第三,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第四,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
二十七、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次,它决定着社会的结构,质,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活动。最后,它的变化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二十八、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劳动二重学说。
马克思创立了劳动二重学说,揭示了价值的源泉,揭示了商品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从而为剩余价值理论等其他理论奠定了基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的揭示,都离不开马克思所阐述的劳动二重学说的理论基础。
二十九、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二者关系
商品的二因素是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是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即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
两者之间的关系: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劳动的二重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三十、矛盾的同一
矛盾的同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