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央行孙国峰: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货币政策,信贷,利率央行孙国峰: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原标题《中国金融》|孙国峰: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
编者按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年,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正式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2021年,我国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两方面都保持了全球领先地位。金融领域也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稳就业保民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金融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金融市场制度进一步健全。展望2022年,我们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本专题回顾了2021年金融各领域的主要工作并对2022年进行了展望。
作者|孙国峰‘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2年第3期
2021年,人民银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金融委直接领导下,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持续强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以我为主、稳字当头,稳健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
2021年我国经济增速前高后低,货币政策基于上、下半年经济形势变化,强化跨周期调节。上半年,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较多,人民银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用好再贷款和两项直达工具,优化存款利率监管,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在引导货币信贷增长回归常态的同时,着力优化信贷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下半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人民银行统筹做好跨年度政策衔接,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通过降准、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潜力、强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方式,着力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总的来看,货币政策统筹全年经济形势变化,前瞻性、稳定性、针对性、有效性、自主性进一步提升。
坚持前瞻性,强化跨周期调节
把握好政策的时度效,“时”是第一位的,前瞻性是货币政策的首要要求,政策应对要走在市场曲线前面。面对2021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下行压力,人民银行在7月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效增加金融机构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也预调微调,为下半年和2022年第一季度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做好铺垫。12月,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政策发力适当靠前,通过再次全面降准、将两项直达工具转换为支持小微企业的市场化政策工具、降低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引导1年期LPR下行5个基点等方式,强化跨周期调节。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2021年稳定信贷总量、优化信贷结构,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也有助于跨周期助力2022年平稳开局。
坚持稳定性,保持货币信贷稳定增长
稳定性是货币政策的根本要求,能不能跨越经济周期稳住货币,直接关系到能不能稳定宏观经济大盘。2021年,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7月、12月两次全面降准各0.5个百分点,共释放长期流动性约2.2万亿元,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公开市场操作(OMO)向市场投放中期和短期流动性。8月、12月两次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力度。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做好“加法”,在优化信贷结构的同时助力稳住信贷总量。
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2021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3150亿元,在2020年贷款较2019年同比多增2.8万亿元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有力增长。2021年12月末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分别为9.0%和10.3%,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从两年平均看,2020年、2021年M2和社会融资规模平均增速分别为9.5%和11.8%,同两年平均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反映过去两年金融系统合理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宏观杠杆率2021年末为272.5%,比2020年末下降7.7个百分点,保持基本稳定。
坚持针对性,稳步优化信贷结构
高质量发展注重从供给侧发力,通过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潜在增速。提高货币政策针对性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人民银行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政策支持,做好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工作。一方面,用好再贷款再贴现工具。实施好普惠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2021年9月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增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另一方面,做好两项直达工具的延期和转换工作。2021年3月,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延期至2021年底。两项直达工具有效发挥了双重撬动作用。自2020年6月政策开始实施至2021年底,普惠小微贷款延期支持工具累计向3684家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激励资金217亿元,直接带动普惠小微贷款本金延期金额2.17万亿元,撬动全国银行业机构对16万亿元贷款本息实施延期;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累计向2128家地方法人银行提供资金3740亿元,直接带动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1.05万亿元,撬动全国银行业机构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10.3万亿元。2021年12月,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人民银行将两项直达工具转换为支持小微企业的市场化政策工具。其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并入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鼓励持续增加普惠小微贷款。
人民银行多措并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信贷增长缓慢地区信贷投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21年初,对十个信贷增长缓慢省(区)增加再贷款额度2000亿元,引导地方法人银行增加区域内信贷投放。指导开发性、政策性银行补足区域短板,发挥全国性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大型银行信贷支持“排头兵”作用,中国农业银行用好三农金融事业部优惠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加大对信贷增长缓慢地区信贷支持力度。
人民银行精准加大对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助力科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1年11月并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个重点减碳领域的发展,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支持煤炭煤电清洁高效利用等七个领域。两个工具既各有侧重,也有共同点,“先立后破”“两条腿走路”,在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支持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截至2021年12月末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2309亿元,带动减少排碳478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金融机构发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贷款134亿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