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题画袁枚朗读(题画袁枚带拼音)
条目,大石,他的题画袁枚朗读(题画袁枚带拼音)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胡調(胡调),◆1.任意亂搞。○[魯迅]《且介亭雜文‧答<戲>周刊編者信》:“這回編者的對於主角[阿Q]所說的[紹興]話,取了這樣隨手胡調的態度,我看他的眼睛也是為俗塵所蔽的。”○[夏衍]《上海見聞記》:“上海話‘攪七捻三’譯成國語,有點類似‘胡調’。”◆2.任意調戲;胡亂調情。○[茅盾]《子夜》十四:“後來那姓[朱]的女工出去,到繭子間旁邊,就被[曾]家二少爺攔住了胡調。”○[茅盾]《春蠶》二:“她的愛和男子們胡調已經在村中很有名。”
和調(和调),◆1.調和。○《管子‧度地》:“天地和調,日有長久。”○《素問‧痹論》:“榮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藏。”○[南朝][梁][何遜]《七召‧肴饌》:“劑水火而和調,糅蘇蔱以芬芳。”◆2.指調味。○[宋][司馬光]《辭左僕射第三札子》:“多鹽則太鹹,多梅則太酸,和調適宜,最為難事。”◆3.和睦;使和睦。○《墨子‧兼愛中》:“兄弟不相愛,則不和調。”○[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一:“薦賢退惡,和調百姓。”○[明][陸世廉]《西臺記》第一齣:“念亂圖存,總須將相和調。”
合調(合调),◆1.謂音律、音節和諧。○[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三:“夫平仄以成句,抑揚以合調。”◆2.比喻意氣相投。○[清][曹寅]《雪齋夢游漁村和桐初留別詩》:“貧士孤雲元合調,祁寒厄閏費乘除。”
宮調(宫调),◆戲曲、音樂名詞。我國歷代稱宮、商、角、變徵、徵、羽、變宮為七聲,其中任何一聲為主均可構成一種調式。凡以宮為主的調式稱宮,以其他各聲為主的則稱調,統稱“宮調”。以七聲配十二律,理論上可得十二宮、七十二調,合稱八十四宮調。但實際音樂中並不全用。如[隋][唐]燕樂係根據琵琶的四根弦作為宮、商、角、羽四聲,每弦上構成七調,得二十八宮調;[南宋]詞曲音樂只用七宮十一調;[元]代北曲用六宮十一調;[明][清]以來,南曲只有五宮八調,通稱十三調,而最常用者不過五宮四調,通稱九宮。在一般人的話中,宮調亦常指樂曲。○《水滸傳》第二九回:“裏面坐着一個年紀小的婦人,正是[蔣門神]初來[孟州]新娶的妾。原是西瓦子裏說唱諸般宮調的頂老。”○[清][孔尚任]《<桃花扇>本末》:“予雖稍諳宮調,恐不諧於歌者之口。”○[王季思]等注:“宮調--指樂曲的音調,向來以它的異同為聲調高低的標準。”
功調(功调),◆古指力役稅和徵收織物的戶稅。○《隋書‧食貨志》:“[河北]、[河東]今年田租,三分減一,兵減半,功調全免。”
公調(公调),◆官家賦稅。○《晉書‧夏侯湛傳》:“後選補太子舍人,轉尚書郎,出為[野王]令。以卹隱為急,而緩於公調。政清務閑,優游多暇。”
高調(高调),◆I謂調弦使緊,發出高音。○[唐][白居易]《夜招晦叔》詩:“高調[秦]箏一兩弄,小花蠻榼二三升。”◆II高雅的曲調。○[唐][駱賓王]《和道士閨情詩啟》:“俯屈高調,聊同《下里》。”○[宋][梅堯臣]《寄題郢州白雪樓》詩:“始唱千人和,再唱百人逐,至此和者才數人,乃知高調難隨俗。”○[明][何景明]《雪中簡賈長教》詩:“知君[郢中]曲,高調和人稀。”◆2.指詩文的高格調。[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五:“見其畫筆高妙,直逼[雲林],詩亦[唐]人高調。”◆3.指高尚的品格。[明][皇甫汸]《過武城言子祠作》詩:“誰謂千載殊,可以同高調。”◆4.提高調門;強調。[郭沫若]《斷斷集‧社會發展階段之再認識》:“只是無批判地根據着舊材料的舊有解釋,以作[中國]社會史的研究而高調着[中國]的特异,這一種根木的謬誤是應該徹底清算的。”◆5.比喻脫離實際或不去實行的論調。[陶行知]《社會大學頌》:“為老百姓造福,不靠高調唱得響。”
夫調(夫调),◆一種按丁口徵收織物的賦稅。○[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一:“免夫者,謂[燕山]之役,天下應出夫調,今但令出免夫錢而已。”
風流調法(风流调法),◆謂調情的手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摺:“詞兒早則休,簡帖兒從今罷。猶古自參不透風流調法。今後悔罪也。”
風調(风调),◆I1.和協。○《南齊書‧樂志》:“邦化靈懋,閫則風調。”◆2.風和順。[唐][劉禹錫]《秋晚新晴夜月如練有懷樂天》詩:“雨歇晚霞明,風調夜景清。”◆II人的品格情調。○《北齊書‧崔瞻傳》:“[偃]弟[儦],學識有才思,風調甚高。”○[唐][白居易]《和殷協律琴思》:“秋水蓮冠春草裙,依稀風調似[文君]。”○[明][湯顯祖]《紫釵記‧謁鮑》:“俺已看下[鄭娘]小女,此女美色能文,頗愛慕[十郎]風調。”○[清][侯方域]《李姬傳》:“﹝[李姬]﹞少風調皎爽不群。”◆2.詩文的風格,格調。《詩人玉屑》卷十引[宋][李錞]《李希聲詩話》:“古人作詩正以風調高古為主,雖意遠語疏,皆為佳作。”○[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一:“吾鄉[陳星齋]先生《題畫》云:‘秋似美人無礙瘦,山如好友不嫌多。’[江陰][翁徵士][朗夫]《尚湖晚步》云:‘友如作畫須求淡,山似論文不喜平。’二語同一風調。”○[劉師培]《南北文學不同論》:“若夫詩歌一體,或崇聲律,或尚修詞,或矜風調,派別迥殊;然雄健之作,概乎其未聞也。”◆3.事物的風味特色。[清][納蘭德]《念奴嬌‧宿漢兒郎》詞:“便是腦滿腸肥,尚難消受,此荒煙落照,何況[文園]憔悴後,非復酒壚風調。”○[丰子愷]《緣緣堂隨筆‧秋》:“又曾摘取秀長的柳葉,在厚紙上裱成各種風調的眉,想像這等眉的所有者的顏貌,而在下面添描出眼鼻與口。”
發調(发调),◆1.徵調(物資或人員)。○《後漢書‧朱穆傳》:“京師諸官費用增多,詔書發調或至十倍。”○《三國志‧魏志‧王脩傳》:“[膠東]令[公沙盧]宗彊,自為營塹,不肯應發調。”○《三國志‧魏志‧曹洪傳》“乃得免官削爵土”[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豢]《魏略》:“初,[太祖]為司空時,以己率下,每歲發調,使本縣平貲。”◆2.發出的曲調。○[唐][白居易]《夜聞歌者》詩:“鄰船有歌者,發調堪愁絕。”◆3.指出口,出聲。○[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上‧音律》:“無眼之棋,棋也,看不動情,唱不發調者。”◆4.表現的情調。○[元][辛文房]《唐才子傳‧李頎》:“工詩,發調既清,修辭亦秀,雜歌咸善,玄理最長。”
二十八調(二十八调),◆統指[唐]代教坊俗樂的曲調。宮、商、角、羽四聲各七調。○《新唐書‧禮樂志十二》:“凡所謂俗樂者,二十有八調:正宮、高宮、中呂宮、道調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鍾宮為七宮;越調、大食調、高大食調、雙調、小食調、歇指調、林鍾商為七商;大食角、高大食角、雙角、小食角、歇指角、林鍾角、越角為七角;中呂調、正平調、高平調、仙呂調、黃鍾羽、般涉調、高般涉調為七羽。”○[清][昭槤]《嘯亭雜錄‧秦腔》:“故琵琶樂器為今樂之祖,蓋其四弦能統攝二十八調也。”
對調(对调),◆1.舊指官吏以原秩從甲地調往乙地。○《水滸傳》第五十回:“我這個賢弟[孫立],綽號[病尉遲],任[登州]兵馬提轄。今奉總兵府對調他來鎮守此間[鄆州]。”○《警世通言‧老門生三世報恩》:“倘拼得些銀子央要道挽回,不過對調個地方,全然沒事。”◆2.相互調換。如:對調工作;對調座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