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题画袁枚朗读(题画袁枚带拼音)
条目,大石,他的题画袁枚朗读(题画袁枚带拼音)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氣調(气调),◆1.氣概,風度。○[南朝][陳]徐陵《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加以風神爽朗,氣調清高,流化親朋,善和紛諍。”○《隋書‧豆盧勣傳》:“[勣]器識優長,氣調英遠,總馭藩部,風化已行。”○[唐][張鷟]《游仙窟》:“容貌似舅,[潘安仁]之外甥;氣調如兄,[崔季珪]之小妹。”○[清][侯方域]《書<彭西園集>後》:“少多讀書,有氣調。”◆2.氣韻,才調。○[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文章當以理致為心腎,氣調為筋骨,事義為皮膚,華麗為冠冕。”◆3.語氣聲調。○[老舍]《趙子曰》第四:“[趙子曰]心中痛快多了,說話的氣調鋒利有趣了。”
起調(起调),◆1.指起句。○[明][胡震亨]《唐音癸籤》卷三:“歌行有三難:起調,一也;轉節,二也;收結,三也。”○[清][陳田]《明詩紀事丁籤‧李夢陽》:“北地七言歌行,最為擅場,如《漢京篇》、《去婦詞》、《士兵行》,皆有[杜陵]之風,起調尤工。”參見“起句”。2.指歌唱起音。○[明][馮夢龍]《楚江情‧妓館懷箋》:“今日是曲會,不是大紅帖子請來相罵,正經曲子不講,卻講閒話,那個先起調?”
平調(平调),◆I猶言調和。○《後漢書‧宋意傳》:“今諸國之封,並皆膏腴,風氣平調,道路夷近,朝聘有期,往來不難。”◆II平和之調。○[漢][阮瑀]《箏賦》:“平調足均,不疾不徐。”◆2.樂曲的一種,以宮為主。參見“平調曲”。◆3.謂調任同級官職。《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卻是上下司不和,地方不便,可兩下平調了他每便了。”◆4.“一平二調”的簡稱。指平均主義和無償調撥。如:在大廠辦小廠,老廠帶新廠時,要防止平調和隨意動用國家計劃內的原材料、設備等的現象。
品調(品调),◆I品嘗調製。○[明][沈鯨]《雙珠記‧處分後事》:“高堂甘旨,有誰品調?生離別俱堪惱。”◆II品格。○[宋][辛棄疾]《洞仙歌‧紅梅》詞:“更總做、北人未識伊,據品調難作,杏花看待。”參見“品格”。◆2.各種曲調。《水滸傳》第五一回:“那妮子來參都頭,卻值公差出外不在,如今現在勾欄裏說唱諸般品調。”
馬頭調(马头调),◆民間曲調名。○[清]初至[道光]間流行,晚[清]時傳唱者已少。一般六十三字,可加襯字,平仄通協,句式與《寄生草》略同。○《白雪遺音》中收此調甚多。○[清][俞蛟]《潮嘉風月記‧大美》:“每逢讌集,酒酣拇戰,群囂紛起,獨[美娘]默如。善歌《馬頭調》,其聲嬌而細,宛而長,如春鶯出谷。”○[阿英]《閑話西湖景》:“開口唱得是《馬頭調》兒,然後改了《太平年》。”
馬調(马调),◆1.即馬。○[清][蒲松齡]《日用俗字‧賭博》:“後來又興打馬調,官宦塌胯滿堂朝。”參見“馬”。2.指[清]代[同治]年間[馬如飛]所創的蘇州彈詞唱腔。當時蘇州彈詞以俞([俞秀山])調和馬([馬如飛])調最為流行。○[馬]擅長演唱《珍珠塔》,爽利清勁,率直如說白,編寫彈詞開篇很多,影響頗大。○《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九回:“他們從小學唱那小調,本來就是七字句的有韻之文;並且那小調之中,有一種[馬如飛]撰的叫做‘馬調’,詞句之中,很有些雅馴的。”○[清][葛元煦]《滬游雜記‧青樓二十六則》:“‘馬調’惟唱書用此,[同治]初[馬如飛]所創調,無餘韻,仿佛說白。”
論調(论调),◆議論的傾向;意見。○[梁啟超]《中日交涉彙評》:“其千篇一律之論調,皆曰[中國]待[日本]無誠意。”○[毛澤東]《唯心歷史觀的破產》:“一切悲觀論調是完全沒有根據的。”○[王西彥]《古屋》第一部二:“我的論調不適合你的脾胃,你一定會說我的論調太落伍了。”
老調子(老调子),◆同“老調”。○[魯迅]《二心集‧上海文藝之一瞥》:“才子+流氓的小說,但也漸漸的衰退了。那原因,我想,一則因為總是這一套老調子--妓女要錢,嫖客用手段,原不會寫不完的,二則因為所用的是[蘇]白……除了老[上海]和[江][浙]的人們之外,誰也看不懂。”
老調(老调),◆1.陳舊的曲調。如:這些歌曲都是多年前的老調,人們早聽厭了。◆2.指說過多次、使人厭煩的陳詞濫調。○[于伶]等《漢奸的子孫》:“還不是那一套老調,什麼私貨猖狂咯,工商業越發沒有振興的希望咯……”
口調(口调),◆1.指語氣,口氣。○[魯迅]《三閑集‧無聲的中國》:“[孔子]時代的[香港]不這樣,[孔子]口調的‘香港論’是無從做起的。”○[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一篇第二章:“所以《易傳》的作者對於革命的事實用着激越的口調贊美着說:‘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義)大矣哉!’”[老舍]《四世同堂》四三:“她會老氣橫秋的,學着妓女們的口調。”◆2.指論調。○[孫中山]《在廣東第一女子師範學校校慶紀念會的演說》:“他們那些文明國家便要來代我們治[中國],便要來共管。共管就是和從前瓜分一樣的口調。”○[孫中山]《答日本<朝日新聞>記者問》:“是何異以少弟而與強盜為伍,以劫其長兄之家,而猶對之曰,兄不當恨乃弟過於恨強盜,以吾二人本同血氣也。此今日[日本]人同種同文之口調也。”
九宮十三調(九宫十三调),◆南曲宮調諸調式的總稱。正宮、中呂、南呂、黃鐘、仙呂、越調、商調、雙調、仙呂入雙調為九宮,加上大石調、小石調、般涉調、羽調、合為九宮十三調。○《曲譜凡例》:“南曲九宮十三調,蓋以仙呂為一宮,而羽調附之;正宮為一宮,而大石調附之;中呂為一宮,而般涉調附之;南呂為一宮,黃鍾為一宮,越調為一宮,商調為一宮,而小石調附之;雙調為一宮,仙呂入雙調為一宮,共為九宮十三調。”
節調(节调),◆I調節,調養。○[宋][蘇軾]《與林天和長官書》之十一:“暑雨不常,官事疲勩,攝衛為難,惟加意節調,以時休息為佳也。”○[明][張居正]《召見紀事》:“病後加飧,誠為可喜,但元氣初復,亦宜節調,過多恐傷脾胃。”◆II節拍和音調。○[漢][蔡琰]《胡笳十八拍》:“十五拍兮節調促,氣填胸兮誰識曲!”[魯迅]《書信集‧致竇隱夫》:“新詩先要有節調,押大致相近的韻,給大家容易記,又順口,唱得出來。”
花調(花调),◆曲藝曲種。○[清]時流行於[浙江][杭州]。○[清][范祖述]《杭俗遺風‧聲色類》:“花調:亦以五人分腳色,用絃子、琵琶、洋琴、鼓板,所唱之書,均係七字唱本,其調慢而且爛,每本五六回。”
護調(护调),◆調教輔佐。○《宋史‧李至傳》:“詔答曰:‘朕旁稽古訓,肇建[承華],用選端良,資於輔導。藉卿宿望,委以護調,蓋將勗以謙沖,故乃異其禮數。’”
戶調(户调),◆按戶徵調的賦稅。實行於[東漢]末年及[魏][晉]時代。○《三國志‧魏志‧趙儼傳》:“時[袁紹]舉兵南侵,遣使招誘[豫州]諸郡,諸郡多受其命,惟[陽安郡]不動,而都尉[李通]急錄戶調。”○《晉書‧武帝紀》:“﹝[泰始]七年﹞閏月,大雩,太官減膳。詔[交趾]三郡、南中諸郡,無出今年戶調。”參閱《文獻通考‧戶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