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新能源汽车论文_新能源汽车论文3000字
特斯拉,秦皇岛,来源新能源汽车论文_新能源汽车论文3000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图片来源:2020 Tesla Impact Report
根据环保组织的两期调研报告,包括电池材料、磁材料、铝合金材料、内外饰件、零部件、磨具等多品类在华供应商,均存在近期的环境违规事件。窥斑见豹,可见特斯拉的供应商环境管理,远未做到其官网公开承诺的要求。
图片来源:特斯拉官网Supplier Code of Conduct[50]
针对以上特斯拉疑似供应商的环境问题,环保组织于2021年8月16日再次致信特斯拉,但截至本报告发布时间,仍未收到任何回复。
特斯拉及一众造车新势力品牌
甚至不及部分上游供应商
今年以来,国内造车新势力加紧追击,“头部三强”蔚来、理想、小鹏销量总和正逐步缩小与特斯拉之间的差距。“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更引发了汽车行业转型热潮,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再添一把火。[51]
调研中发现,本期报告涉及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公开披露的资料中均提及除了为特斯拉供货外,同时还是其他新能源车企的供应商,其中涉及到小鹏、理想、蔚来、北汽新能源、比亚迪汽车等新能源车企。
环保组织也已经就供应商环境管理问题向以上五家车企分别致信,呼吁小鹏、理想、蔚来、北汽新能源、比亚迪汽车能够重视并做出回复。
在特斯拉等新能源车企一味回避其供应链环境问题的同时,多个新能源车企的上游供应商企业,已经开始采取积极行动,就过往环境问题采取整改措施并向社会公开披露,接受公众监督,积极履行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
其中,锂电池产业链中的广东芳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52]、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53]、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54];电池管理系统产业链中的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55];电驱动产业链中的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56];集成电路领域的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57];汽车连接器及模组供应商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及其东莞大朗分公司[58];电池热管理领域的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区分公司[59]等不同领域的供应商 ,均就其既往的环境违规问题公开进行解释说明,通过蔚蓝地图网站披露整改证明文件。
其中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除公开整改资料外,还连续7年(2014至2020年)主动披露自身污染物释放转移与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接受公众监督。
图片来源:蔚蓝地图企业反馈
图片来源:蔚蓝地图企业反馈
图片来源:蔚蓝地图企业反馈
图片来源:蔚蓝地图企业反馈
2020 Tesla Impact Report中显示, Guandong Fangyuan Environment Co. Ltd. (China)、Quzhou Huayou Cobalt New Material Co., Ltd. (China),均已列入其钴材料供应商名单[60]。相比于以上两家供应商主动选择公开回应环境问题并披露整改信息[61],特斯拉的回避和沉默让人无法不怀疑其是否做到了自己的环境承诺。
图片来源:2020 Tesla Impact Report
除部分供应商积极回应之外,丰田、本田等传统车企在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过程中,也在逐步提升供应链环境管理及环境信息公开水平。上述两家车企均利用大数据和自动化系统实时追踪供应商的环境表现,要求存在环境违规的供应商采取切实的整改措施,并公开披露整改证明资料,以更加开放、透明的方式向各利益方展示其供应链环境管理成果。
图片来源:蔚蓝地图网站截图
结语及建议
2021年7月19日,中国科协在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中披露,截至2021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603万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介绍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至少持续3年约占全球“半壁江山”。[62]
作为环保组织,我们高度认同新能源汽车发展对应对气候变化可能起到的推动作用,希望新能源汽车行业能够取得快速发展。但通过本期和上期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行业调研报告[63],相信读者能够看到,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依然存环境问题,甚至还不能做到严格的环境合规。
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层面,特斯拉的地位毋庸置疑,其市场份额也因此一家独大。我们原本期待看到,在环境责任方面,特斯拉也能够承担起行业领袖的责任,践行自身做出的环境管理承诺,通过有效的供应链环境管理及环境信息披露,引导和督促供应商履行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提升供应商的环保意识和环境管理能力,同时也为利益相关方提供全面准确的环境信息,以便市场能够正确发挥对环境资源的配置作用。
但令人遗憾的是,特斯拉不但没有发挥积极作用,反而以极为傲慢的态度,一再拒绝面对其在华供应链存在的环境违规问题。作为行业的领跑者和最大的出货品牌,这不但将直接带来生态环境和健康风险,而且将极大阻碍这样的一个正在大肆扩张的行业整体提升环境表现。
我们呼吁特斯拉,以及特斯拉的竞争者小鹏、理想、蔚来、北汽新能源、比亚迪汽车等新能源车企,都能够补上环境管理的显著短板。而第一步,就是跟进核实供应链污染问题,有效说明和披露。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系由欧美企业率先开展,并已建立相关制度。从实施效果来看,它不但满足了公众知情权,促进了社会监督,还强化了企业环保意识,提升了企业环境管理,促进了绿色转型发展,增强了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减排的自主和积极。开展环境信息披露既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消除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督促企业履行环保主体责任的同时,引导和帮助消费者进行绿色选择[64]。
截至2021年8月,已有64个品牌利用蔚蓝地图自动化管理工具,实时追踪在华供应商环境表现,并要求供应商出现环境违规后公开披露整改证明资料,接受社会监督。
仅在两期新能源车环境问题调研报告相隔的4个月间(2021年4月26日至8月26日),就有481家企业在其品牌客户的推动下,针对既往环境问题及整改情况进行公开说明。
我们希望看到以创新和变革著称的新能源品牌车企们,能够带领自己的直接供应商,直至带动整个产业链,朝向更加可持续和负责任的发展方向迈进;既能为消费者制造节能环保的车,也能在生产过程节能环保的造车,在报废过程中有效减量、回收、再利用,推动汽车产业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转型。
附表:特斯拉疑似供应商环境问题一览表*(包括本期调研报告及2021年4月第一期调研报告)
*:列表中供应商母公司,均通过公开渠道披露其客户包括特斯拉,但因未明确具体哪家子公司为特斯拉供货,因此使用“疑似供应商”进行描述。
参考来源:
[1]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21-07/05/c_1127622046.htm
(本报告所有链接最终访问时间为2021/8/26)
[2]https://t.qianzhan.com/caijing/detail/210703-2e0d3f5d.html
[3]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1-03-27/1209463067.PDF
上一篇:天不假人 天不假人怎么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