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34512是什么意思(34520是什么意思)
尸体,南京,下关34512是什么意思(34520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此件呈文中,已说明该堂曾雇工10余人收尸,但究竟收埋了多少具尸体?呈文中并未说明。不过,在同一天,堂长陈家伟填报的表格中,清楚写明,“廿七年春,掩埋七百余具”。(《救济疾病殇亡处所调查表》,1940年12月26日,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号1002—2—1027)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收埋700具尸体,数量并不算多,与红字会、崇善堂、红十字会等单位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明德慈善堂,却因收埋此700具尸体之数,而成为参与埋尸的又一个新发现的慈善机构。它参与的意义比收埋数量的意义更大。
综上所述,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共有8家慈善机构参加收埋遇难同胞尸体工作,计收埋尸体19.8万余具。以往论著、资料集中,只提到世界红卍字会南分会、崇善堂、中国红十字会南京分会和同善堂4家,合计埋尸18.5万余具;本文根据新发现的档案资料,又增加了世界红卍字会八卦洲分会、代葬局、顺安善堂和明德慈善堂4家,计增加收埋尸体数1.3万余具。4家新的埋尸慈善机构的发现,其意义决不仅仅是埋尸数量的增加,主要在于进一步向人们揭示了,当年为收埋尸体所动员的各方面社会力量之多,从而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提供了更加充分、有力的证据。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中华门
第二条渠道:市民群体共收埋尸体4.2万余具
活跃在南京城乡的掩埋队,除由各慈善机构组织者外,尚有由市民群体自发组织起来的临时掩埋队,其中较大者有城西、城南、回民与北家边4支。
城西市民掩埋队,由旅居上新河之湖南木商盛世征、昌开运二人为首组织。盛世征,男,47岁,籍贯湖南;昌开运,男,53岁,籍贯湖南。他们从家乡湖南来到南京西郊上新河从事木材生意,已经历有年所,因家务、财产尽在,为财产计,在南京沦陷前后,没有离开。在日军的屠刀下,上新河一带,“尸横遍野,人血染地,凄惨万状”。盛、昌等从尸丛中躲出,组织掩埋队,共埋尸28730具。此后,已居住在钓鱼台91号的盛世征、昌开运等人,于1946年1月9日,“为日寇残害我国军民二万八千七百三十人于上新河附近,被俘毙命由”,呈文南京市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内称:
民等被拉扛掳物,心惊胆跳,可怜者抛尸露骨,民等不忍,助款雇工收尸掩埋。每具尸体以法币四角,共费法币一万余元,此系安慰者瞭[聊]表衷心。(盛世征等关于助款雇工掩埋尸体致南京市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呈文,1946年1月9日,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号1024—1—35126)
事实非常清楚,盛、昌二人,由于出钱雇工收尸,对于所费金额、所埋尸体数字,当然有精确的了解。红卍字会虽也在上新河地区多次收埋尸体,但其经费来自募集、国际委员会资助和向伪政权申请补贴,而盛、昌二人之收尸费用则全部由个人支付,二者泾渭分明,不可能互相混淆。战后盛、昌二人与红字会,同时向当局呈递了关于收埋尸体的报告,如乃为一体,则盛、昌二人之举,不仅会遭红卍字会之非议,且亦将为当局驳回无疑。值得关注的是,前述慈善机构收埋尸体活动中,涉及水西门外上新河一带者,共有崇善堂二队于1938年4月9日至22日收埋之18788具尸体,红卍字会南京分会从1月1日至5月18日间共17次掩埋之9461具尸体,总计为28249具尸体。这一数字,奇迹般地与盛、昌二人主持掩埋之28730具尸体相似。这两者之间,会不会是同一件收埋活动?从各自的组织系统、历史背景、收尸计数等情况来看,不可能成立。现在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证明盛、昌二人参加了红卍字会或崇善堂的收尸活动,更不能设想,盛、昌二人在同一时间,既是崇字掩埋队的成员,又是红卍字会掩埋队的成员。
城南市民掩埋队,由市民芮芳缘、张鸿儒、杨广才为首组织。芮芳缘,男,38岁,南京人,花匠,住高辇柏村14号;张鸿儒,男,36岁,南京人,农民,住雨花台32号;杨广才,男,35岁,南京人,商人,住雨花路102号。他们因见南门外尸横遍野,惨不忍睹,遂组织义务掩埋队,取得红卍字旗帜与符号,自1938年1月7日起,至2月中下旬止,共工作40余日,埋尸7000余具。芮、张、杨三人于1945年12月8日具结,陈述了组织掩埋队及其活动的经过:
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十三日,日寇中岛部队入城后,民等由沙洲圩避难回归,眼见沿途尸横遍野,惨不忍睹,乃于初四日由芮芳缘至中国红卍字会接洽,拟办理掩埋工作。当由红字会负责人介绍至第一区公所救济组领得红卍字旗帜及符号等件,后即集合避难归来之热心人士三十余人,组织义务掩埋队,于初六日开始掩埋工作。由南门外附廓至花神庙一带,经四十余日积极工作,计掩埋难民尸体约五千余具,又在兵工厂内宿舍二楼、三楼上经掩埋国军兵士尸体约二千余具,分别埋葬雨花台山下及望江矶、花神庙等处,现有骨堆可证。所有难民尸体均系在各街巷及防空壕等处而来,姓名固无从获悉。(市民芮芳缘、张鸿儒、杨广才关于义务掩埋被难军民尸体的结文,1945年12月8日,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号1024—1—35126)
该结文虽成于抗战胜利后,但文中将“世界红卍字会南京分会”竟称为“中国红卍字会”,这一名称上的错误,恰恰证明了结文确由该城郊市民具结,无丝毫由包办、修饰的痕迹。具结者只记得“红卍字会”一名,弄不清前冠“世界”或“中国”之名义,这应在情理之中。芮芳缘等人于结文中曾提及使用红卍字会旗帜、符号,而城南一带又是红卍字会埋尸的主要场所之一,当需弄清,芮芳缘等人收埋的7000余具军民尸体,与红卍字会的统计是否重复。芮氏等人的结文中称,他们的收尸工作系自农历十二月初六日,即公历1938年1月7日开始,“经四十余日”结束,姑以50日计算,应截止2月25日。而在红卍字会提供的埋尸明细表中,1月7日至2月25日期间,其主要埋尸地点系在下关与水西门外,涉及到中华门外地区的,一共只有两起,计埋尸体537具。显然,这两支掩埋队是各自独立活动和计数的。退一步说,即使这两支掩埋队在收尸计数上发生了重复,扣除这537具的数字,对于红卍字会埋尸4.3万余具和芮芳缘等人埋尸7000余具之成立,均没有太大的影响。
回民掩埋队,组织于1938年2月前后,由鸡鹅巷清真寺的以玛目王寿仁等负责,主要成员有阿訇张子惠、沈德成、麻子和、沈锡恩等人,队址设在豆菜桥28号。回民掩埋队以收埋回民尸体为主,持有“南京回教公会掩埋队”和“南京市红卍字会掩埋队”两面旗帜,以减少麻烦,主要在五台山、东瓜市、峨嵋岭一带埋葬。前后共活动3个多月,收埋尸体400具左右。
阿訇沈锡恩回忆说:
一九三八年农历正月,许多回民受害者的亲属一起来请求我和马长发、王寿仁、戈长发、麻子和、张子惠,还有我父亲沈德成等几个回民阿訇出来收埋尸体,我去找当时维持会的负责人孙淑荣(回族)帮忙,并自己作了臂章作为身份证明,组成了回民掩埋队,开始收埋回民尸体……我们一直工作了三个多月,天天都有人来找我们去收尸,少时一天二三具,多时七八具,一般都是四五具,有时照应不过来,就分成两个组。最初是埋一具登记一次,以后无法再逐个登记,收埋的总数不下四百具,而且都是鸡鹅巷清真寺周围被杀的回族人。(《沈锡恩证言》,“南京大屠杀”史料编辑委员会等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料》,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76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