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34512是什么意思(34520是什么意思)
尸体,南京,下关34512是什么意思(34520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上述两种说法,埋尸数字悬殊颇大。可能系填写时的笔误;也可能两种数字均为有效,各有特定解释。现为稳妥起见,在没有新的资料揭开这一谜底之前,计入南京市慈善机构埋尸总数时,暂保守地按1559具计算。
(3)南京市崇善堂收尸112266具
该堂为私立慈善团体,前身为恤嫠局,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由金襄等人在南京劝募设立,清同治四年(1865年)改称崇善堂。1929年5月,向南京市社会局办理注册手续,领取了执照。据其申报,该堂“系地方私人共同设立,办理一切社会慈善事业”,共有堂产4处,约5000余亩,房产19处,堂址设城南金沙井32号。
南京沦陷前夕,崇善堂迁入难民区,开始从事设诊送药、施米冬赈等救济难民工作。不久,由于大批南京同胞惨遭日军屠杀,尸横遍野,便组织了“崇字掩埋队”。堂长周一渔兼任掩埋队队长,下设4个分队,每队设主任一名,供伙食,无薪给;队员1名,日给米8合;役10名,每人日给米6合。崇字掩埋队持有特殊通行证,队员着特制背心,前后均印有白底黑字“崇善堂”字样。该队活动地域以中华门、新街口、鼓楼、挹江门以东为主,南至中华门外花神庙、通济门外高桥门,北至挹江门城墙根,东至中山门外马群,有时也活动至水西门外上新河一带。
崇字掩埋队的工作时间,自1937年12月26日至1938年5月1日,共历时4个多月。据其战后呈送给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统计表,自1937年12月下旬至1938年4月上旬,共于城区收埋尸体7548具,其中男尸6741具,女尸522具,孩尸285具;自4月7日起,开始转往乡区工作,至5月1日,共收埋尸体104718具,其中男尸102621具,女尸1569具,孩尸528具;总计收埋尸体11266具。(《南京市崇善堂掩埋队工作一览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五九三—37)
关于崇善堂收埋尸体的统计表,现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和南京市博物馆保存着三种不同的版本,其收尸时间、地点、数字基本相同,但稍有差异。二档版收尸总数为112266具,其中男尸总数为109362具;而市档版与市博版收尸总数为112267具,其中男尸总数为109363具。因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与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判决均依据了二档版之收尸112266具之说,故本文也采用此说。
上述掩埋队工作一览表尚附有城区、乡区两个附件,说明了掩埋的组织,与红字会掩埋队的分工,以及掩埋过程中所见尸体惨状。从行文口气来看,多有“伪宪兵”、“敌人”、“日寇”等用语,当确认此项文件属战后形成,即为掩埋工作的后期资料。正因为如此,日本田中正明等人,为了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特别把攻击的矛头集中于崇善堂的掩埋尸体活动上。出版商阿罗健一诬指:“在攻陷南京前后,任何地方都没有崇善堂进行埋葬活动的痕迹”;崇善堂提供的埋尸资料“纯属捏造”。田中正明还提出:崇善堂收尸到4月以后“开始急剧增加”,违背了“通常应是初期多,越到后来越少”的规律。
崇善堂的埋尸活动,不像红字会那样,有众多过程的前期统计资料,来支持它的埋尸总数,这是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同时,这也是史学界需要努力挖掘资料,以求解决的问题。但是,即从现在已经掌握的一些崇善堂前期资料来看,也足以证明它是确确实实地进行了收埋尸体的工作。
(4)中国红十字会南京分会收尸22691具
该会全称为“中国红十字会南京分会”。中国红十字会初创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旋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与万国红十字会缔结同盟;1934年9月于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该组织设总会与分会。总会设上海,以内政部为主管官署;分会隶属于总会,以所在地方行政官署为主管官署。南京原有两处分会,一于1912年设于下关,一于1927年设于城内。后因一地不能有两个分会,下关分会遂于1937年秋改称为“中国红十字会南京分会办事处”,城内分会于南京沦陷前迁往重庆。南京沦陷后,下关之分会办事处以“中国红十字会南京分会”的名义,从事施粥、掩埋、施材、施医送药等项慈善救济工作。该会共有员工80余人,由施医送药所所长郭子章任理事,义务小学校长陆伯衡任干事。
该会的收埋尸体工作,开始于1937年12月24日,分两队进行。据现今完好保存的该会埋尸统计表原始资料记载:在1938年1月5日以前,掩埋一队已在和平门外联合乡人,共埋军民尸体5704具;掩埋二队已在下关一带掩埋军民尸体3245具。两队合计收埋尸体8949具。后因得到日军正式许可,遂自1月6日起,有了按日、按月并载明发现地点的精确记录。其收埋尸体的地域,以下关为主,有时也展延到外围地区,东至迈皋桥,西至水西门,南至鼓楼、新街口一带。掩埋一队的按日记录,自1938年1月6日起,至5月31日毕,共计埋尸7007具;掩埋二队的按日记录,自1938年1月6日起,至3月31日毕,共计埋尸6735具。两队总计收埋军民尸体22691具。(《中国红十字会南京分会掩埋队埋尸统计表》(共10件),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号1002—2—1024)
中国红十字会南京分会的埋尸统计表共10件,成于当时,其月报表均为当月最后一日填报,非事后追忆。各统计表精确,一丝不苟。一、二两队自1938年1月6日至3月31日,均逐日填写,一天不漏。4月以后,二队已停止收尸,专事清洁工作;一队亦方数日归并填报,或隔日填报。
该会在1938年7月14日的一份工作报告中写道:
本分会掩埋队自二十六年(按指1937年)十二月间起,即在下关沿江及和平门外附近一带,从事掩埋工作。综计在此六阅月内,共掩埋军民尸体二万二千三百七十一具。此项尸体多数系掘土掩埋。用棺木者只有数百具。现仍在下关沿江一带,捞取上游飘[漂]来浮尸,随时加以掩埋。此项掩埋役,系由本会所收容难民充任,仅供食宿,不付工金。(《中国红十字会南京分会关于难民救济工作概况》,1938年7月14日,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号1002—2—1024)
鉴于红十字会的埋尸记录,全系原始的前期资料,故可信度高,向无争议与疑问。
(5)南京同善堂收埋军民尸体7000余具
该堂成立于光绪二年(1876年),由缎业同仁集资组成。堂址设于中华门外雨花路,负责人黄月轩,以埋葬、施药、施材为主要活动内容。南京沦陷前专收殇婴孩,为之匣殓埋葬,有房产50余间,专为停棺之用。
南京沦陷后,同善堂为埋葬被日军屠杀同胞之尸体,专门组织了掩埋组,组长刘德才,副组长戈长根,在城南一带从事掩埋遇难军民尸体工作。该堂至战后还完好保存着刘德才当年收埋尸体时使用的白粗布臂章。臂章上印有醒目的红十字符号,加盖了“南京雨花台同善堂图记”长戳,并写有“南京市同善堂掩埋组组长刘德才”字样。该堂共掩埋军民尸体7000余具。
1947年1月,该堂掩埋组长刘德才曾在审判战犯谷寿夫的军事法庭上出庭作证。他说:
我同戈长根两人所经手掩埋的尸首就有七千多了。区公所后面所埋的二千多人都是老百姓,东干长巷二千多是有有老百姓,兵工厂300多,水台200多,还有多少衣服脱光了关在制造局的楼上用火烧的。杨巷两个地洞内的人是被日本人用木头和草将洞口堵在内边烧了的,还有个学堂内也烧了几十个人。(《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关于掩埋尸体的调查笔录》,1947年1月25日,中央档案馆等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第12册《南京大屠杀》,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706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