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蒋冠军:打开10亿人保险市场的惠民保需警惕“死亡螺旋”
惠民,医保,的人蒋冠军:打开10亿人保险市场的惠民保需警惕“死亡螺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保险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保险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医保整合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医保整合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近年来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项目在各地快速发展,但同时惠民保的业务风险和可持续性也正受到关注。有着多年美国健康险定价实践经验的北美精算师、明德精算合伙人蒋冠军先生,结合在国内参与“惠民保”产品定价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问题,给出了他的关注点和解决思路。
一、定价难两全:商保与医保属性如何平衡
关于定价部分,做产品定价时,需要首先明确责任。对此,当面对一个新的产品时,定价需考虑产品可能对潜在客户的就医行为产生何种影响。具体来说,需要明晰“惠民保”产品承担的责任。当前对“惠民保”责任的普遍认知是承担医保目录之外的责任。即便在上海这样医保已经有不错的发展基础的地方,让“惠民保”承担医保目录内的责任仍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过去几个月,公众关于“沪惠保”比较多的争议仍集中于医保目录内的责任没有置于“惠民保”的保障范围内。
细看“惠民保”的定位,可以发现它还是介于医保和商保中间的夹心层,兼具医保和商保的特征。其医保的特征在于对传统商保的两个突破:一个是不限年龄,二是不限既往症。但“惠民保”本质定位是一种补充性商保,因此从商业保险定价角度来说,要考虑定价如何匹配风险。如果不限年龄,那就不可避免会存在不同客群之间的交叉补贴,即使20多岁的青年跟百岁老人交一样的保费,但是他们面对的风险毫无疑问不一样。“惠民保”的医保特征,可能会给定价带进来一些特定挑战,我们怎么样去应对这样一些挑战?
具体看定价和过程,如果医保主管部门对“惠民保”的定位是“指导”而非“主导”,那我们就可以从商保经营的逻辑出发提一些建议。例如,部分地区医保部门有比较强的意愿把罕见病放进“惠民保”的保障范围。从我从业经验出发,当前的疑问在于,从商保角度看,“惠民保”到底应不应该去解决罕见病的问题?怎么样通过现有的商业逻辑去解决罕见病的问题?因为罕见病可能跟既往症还不太一样,有很多的罕见病跟遗传相关,而且罕见病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的健康状况不会有特别大的伤害,持续用药的前提下可能不太影响寿命,但是患者有长时间或者终身有用药需求。如何在商业保险的经营逻辑里面把罕见病纳入进来?若承保机构面对无法纳入罕见病的问题,是否还需要硬着头皮上,以满足“惠民保”的医保特征?若纳入罕见病对商业保险的经营造成较大的冲击,又应该如何解决?
以戈谢病为例,戈谢病患者的用药每年花费大概在200万左右。如果说“惠民保”人均保费在100多块,为补贴罕见病患者用药花费需要多少人?即便从医保角度,也需要也得要考虑公平可持续,商保领域是否合适拿那么多人的钱来补贴一个患者?说起来比较残酷,但是我们仍需要从商保实际的经营角度来看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保费,这是从保障设计角度来说不得不做取舍一个问题。这也是不同国家环境下一个共性的挑战,即便时发达国家,从卫生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仍然是一个两难选择。换个角度,如果从子女众多的大家庭的家长角度看这个挑战,其本质就是如何在众多子女之间保持平衡不偏袒。在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去做一个相对来说比较两难的平衡。
二、“逆选择”、“死亡螺旋”难题:考验产品设计合理性
我觉得这是大家在业务一线会面临的问题,还有一些其他的挑战需要面对,包括产品定位的问题。“惠民保”产品不可避免也都会面临医疗险共性的挑战,比如说产品“逆选择”的问题,换而言之,健康状况不太好的人一拥而上的投保极易让整个业务组合难以为继。对此,我们在产品设计阶段如果应对这些挑战?
具体可以参考,惠民保对“百万医疗”的影响。民众担心“惠民保”对“百万医疗”造成挤占。然而,“惠民保”本身的市场定位是一个政府指导的商业保险,那从商业保险的经营逻辑角度就得考虑这个产品怎么能够跟市场上现有产品做有效的差异化。事实上,我们看到现在有些“惠民保”产品设计不尽合理,譬如刚才讲到的罕见病的处理;譬如还有些地方把“惠民保”做了300块左右的单均,我觉得这样的产品也是很难推广,而且这种产品的持续性从定价上就面临比较大的挑战。如果说“惠民保”的价格跟“百万医疗”拉不开级差,保障方面显而易见不如“百万医疗”,怎么样能够吸引年轻人投保?健康人群不加入投保,“惠民保”又如何发展?会面临持续加费的问题吗?如何避免进入死亡螺旋?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
三、提升商保认可度:如何增加参保客群获得感
除“惠民保”产品设计之外,运营方面也会面临比较现实的挑战。比如说,我们怎么样去解决认知不对称的问题,民众根本不会意识到他们对医保、商保本身的认知存在偏差,至少部分民众没有意识到医保并不能解决医疗的所有问题。医保本身解决的问题是有明确的保障范围。从这个角度来说,“惠民保”一个非常大的价值贡献就是,让民众意识到医保实际上是解决了基本问题的保障。民众想要有更高的保障需求就需要通过商业保险去获取。“惠民保”是一个比较好的启蒙,让民众意识到医保的适用界限,“惠民保”的边界。政府指导或者引导的这样一个项目,让老百姓有比较好的一个保险方面的意识提升,我觉得是一个功德无量的事儿。
认知的另外一块,老百姓会觉得“惠民保”这个东西能够理赔的人极少,从数据角度去看,惠民保真的能够去赔付的人绝对是在1%以下,低的地方是千分之三,高一点的地方大概在千分之六、七的水平。从我们最初的产品设计角度来说我们就有这样一个预期:即把大部分人的钱集中起来去解决极少一部分人灾难性的医疗支出,这就是产品设计的初衷。如果民众意识不到这一点,续保的时候就会有很大的问题。那么怎么样让民众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包括在保单存续期间,除了保险的理赔之外,怎么让民众有更好的获得感,这也是我们从产品设计角度应该去做的一些工作。比如说我们有没有可能让卫健、包括社区的医护人员能够参与进来,通过他们提供一些最基本的健康管理的服务,“惠民保”保费中规划一部分用于提升一般民众的获得感,一些慢病人群或者说特定的重大疾病人群,除了理赔之外我们能够有配套健康管理的服务提供,达到一个整合医疗或者疾病预防的目的。同时,我们利用这样一个杠杆,把基层医护人员工作不饱和、收入不足的问题能够部分解决,在医保和医疗卫生体系之间也会有更好的协同。
四、打开10亿人的保险市场:“惠民保”发展未来可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