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单身寄生族”:进入中年的日本“啃老族”
日本,山田,社会“单身寄生族”:进入中年的日本“啃老族”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标题: “单身寄生族”: 进入中年的日本“啃老族”
作者: 王小邪
[ 1999年,日本社会学家山田昌弘首创“单身寄生族”一词,到《为避免下坠而竞争:日本格差社会的未来》出版时,他已对这一族群观察和研究长达25年。这些人与父母同住,以逃避的方式得以继续过着中产阶级的生活。然而,他们终将在未来陷入窘境:不仅无法过上父母的那种生活,也无法继续过现在这样的生活。 ]
[ 山田昌弘日本中央大学文学系教授1957年生于东京。1986年修满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研究科博士课程学分后退学。专业为家庭社会学、情感社会学。有《单身寄生族的时代》《少子社会》等著作。 ]
[ 胡澎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出版专著《战时体制下的日本妇女团体(1931-1945)》《性别视角下的日本妇女问题》,主编有《平成日本社会问题解析》《东亚社会发展与女性参与》等多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随笔集《日本:我心中的花朵与伤疤》。 ]
战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铸就了全民中产社会。然而,随着1980年代末泡沫经济的崩溃,越来越多的正式员工逐渐被低工资、低保护、缺乏安全感的非正式员工取代,日本中产阶层开始分化,社会开始走向机会和结果均不平等的“格差社会”。
日本社会学家山田昌弘在《为避免下坠而竞争:日本格差社会的未来》一书中指出,当今日本社会最大的特征是“走向底层”,是为了维持“中流生活”而进行的竞争。
书名“为避免下坠而竞争”,正是在“格差社会”的延长线上出现的现象,尤其是这样一批人——“单身寄生族”,他们为了保住目前父母为其营造的中流生活而竞争。1999年,山田昌弘首创“单身寄生族”一词,到该书出版时,他已对这一族群观察和研究长达25年。这些人与父母同住,以逃避的方式得以继续过着中产阶层的生活。然而,他们终将在未来陷入窘境:不仅无法过上父母的那种生活,也无法继续过现在这样的生活。
而在日本之外,包括在标榜成年即独立的欧美国家,独立的年轻人因为无法生存而选择回到经济安稳的父母身边的所谓“飞镖一族”,以及相应的“手风琴家族”(像手风琴那样,可以伸缩“大小”的家庭)也在逐渐增加,更不用说与日本文化一衣带水的其他亚洲国家,比如中国和韩国,“单身寄生族”同样是个问题。
山田昌弘的研究能够带给我们哪些启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日本社会问题专家,同时也是本书译者胡澎就此接受了第一财经专访。
“平等神话”的破灭
第一财经:日本社会从“一亿总中流”滑落到“格差社会”,是怎样一个过程?
胡澎:二战后,日本在实现经济崛起的同时,实现了“一亿总中流”的全民中产社会。20世纪70年代,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社会总体收入较为平均,行业之间、城乡之间差距均不大。这一中产阶层占绝大多数的橄榄形社会结构,十分有利于日本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其形成得益于战后日本政治、经济、社会、教育领域出台的一系列缩小社会差距的政策和措施。
20世纪80年代末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曾创造了“平等神话”的日本社会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在经济长期低迷以及少子化、老龄化日趋严峻的背景下,非正规雇佣、收入差距拉大、阶层固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中产阶层分化并向下流动的趋势,显示出日本正在从“一亿总中流”社会走向“格差社会”。
第一财经:从“单身寄生族”这一说法刚出现,直至他们发展为“中年单身寄生族”,作者山田昌弘的视角的独特性体现在哪里?
胡澎:在社会还没有普遍出现问题的时候,一个优秀的社会学家应该有一种警觉,能够敏锐地指出问题所在。山田就是这样一位社会学家,所以他的书非常受欢迎。他总是能看到社会发展的苗头,并且预见到未来20年会怎么样。
1999年,他创造了一个新词,“单身寄生族”。当时,20岁世代的单身寄生族一直拖延着不结婚,享受着宽裕的单身生活,日常基本生活(居住和吃饭等)都依靠父母,自己收入的大部分作为“零花钱”来消费。在那之前,此类未婚者的存在从未被“发现”过。
山田在书中写道:“单身寄生族是日本社会停滞的象征……和父母住在一起的群体表面看上去出手阔绰,消费奢侈,但这样宽裕不过是以不结婚生子作为代价换取的,其结果将导致少子老龄化,即便日本社会在短期内经济可能会显露出景气,但未来经济发展恐怕是会停滞的。”
山田对于当时的社会怀着这样的担忧,没想到一语成谶。20多年后,山田提到的那些青年单身寄生族已是中年人,他们的父母也步入了老年,他又提出了“中年单身寄生族”的问题。2040年,当他们父母那一代人更加老去,甚至死亡,这批人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稳定的社会交际关系,又该怎么办?这是很尖锐的问题。
1999年,山田还首次提出了“婚活”一词。2010年,他的《“婚活”现象的社会学》一书出版。日本有“就活”一词,指为了就业参加各种活动。他就结婚难现象创造了“婚活”一词,他建议,如果想结婚,也应该积极地参与各种与结婚相关的活动,不能坐等意中人的出现。一时间“婚活”一词铺天盖地,还入选了当年的流行语大奖。
山田善于从社会现象中发现问题,善于创造词汇,并提出建议,所以他的著作在日本基本出版一本就畅销一本。而且他写的东西很易读。他举的例子、使用的语言,都非常亲切,就像在跟读者漫谈一样,很好懂。这是他学术著作的一大特色。
第一财经:在他第一次提出“单身寄生族”时,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建设性。他指出日本社会错过的机会是什么,教训又是什么?
胡澎:山田首先提出了这个社会问题,然后进行了一些分析,怎么办方面他其实并没有着墨很多。但是他的基本思路是针对个人、国家和社会。针对个人,他曾说过,日本社会一度流行一种“自我责任论”的思潮,就是我自己选择这条路,我要为自己负责。但是他说,年轻人还是应该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设计,不能总是消极被动。包括“婚活”,就是说你不能总是这么消极等着结婚对象的出现,一定要为结婚而努力去做一些事,创造一些机会。
另一方面,国家和社会也有责任。日本政府和社会对“单身寄生族”的关注和帮扶是不够的,因为它是一种隐性存在。如果他是单身,自己租房住,靠打工维生,生活如果很贫困,会引起公众和社会关注,政府就会考虑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但是,“单身寄生族”和父母住在一起,他们的贫困现状是被掩盖了的。他们结不了婚,好像也并不成为社会问题。因此,这一群体似乎从未进入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视野。
山田认为,当这群人没有走出家庭进行正常婚恋时,社会应该给予一些帮助。比如像非正规雇佣的群体,应该给他们更多关注,包括税收、社保、医疗的关注,或是提供更多就业和学习晋升的机会,以及对于他们生活中具体人际关系的建立提供帮助……日本社会对于这一群体关注得太晚了,所以造成了他们一旦这样生活,就只能这样持续下去了。
上一篇:百亿女富豪刚被立案调查,90后儿子也出事!均遭“监视居住”!或涉重大反腐行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