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宏观经济分析)-2021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疫情,百分点,同比增长(宏观经济分析)-2021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宏观经济分析(2021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巨大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各地区各部门科学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展望2021年,中国经济有望向常态趋势回归,全年GDP增速有望在低基数效应基础之上出现较大反弹。
新华财经北京12月21日电 (分析师黎轲 朱嘉林) 2020年,面对全球疫情风波和复杂严峻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党中央国务院统筹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期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未变,经济增长中枢仍然处于稳定运行通道。
展望2021年,经济继续修复的动能较强,投资有望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消费有望显著改善,而在出口常态回归和进口回升带动下净出口贡献或有所弱化。整体看,2021年GDP增速有望在2020年低基数效应基础之上出现较大反弹。
第一部分 中国经济转型有待爬坡过坎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中国经济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
可喜的是,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期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疫情影响并未冲击到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中枢仍然处于稳定运行通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报告预测,2020年中国经济将增长1.9%,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党中央近期提出中国经济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格局的构建有助于中国优化产业结构和供应链结构,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要素市场化改革提振产能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经济当前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面临深刻变化、形势复杂严峻,制约双循环格局构建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一方面,去全球化浪潮汹涌。中美摩擦已经从经济贸易层面向其他各个层面升级蔓延,国际贸易环境趋于紧张,国际治理体系也出现了碎片化倾向,极端重商主义、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等势力抬头,正常的国际经贸环境也已受到较大冲击。另一方面,疫情冲击引发的国内经济下滑仍然还处于修复过程中,虽然反弹和恢复势头较为强劲,但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在当前复杂严峻局势下,构建国际、国内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国经济或将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一是在经济增长方面,近年来中国外贸依存度虽持续下行,但相对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仍处于偏高水平,中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仍然很高。2019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为31.84%,高于美国(19.32%)、日本(28.07%)、欧盟(28.87%),部分行业的依存度更高至50%左右。由此,在国内循环代替国际循环过程中,将面临诸多挑战,如成本问题、物流问题、适配性问题等等,中国经济或将因此会蒙受效率、速度和福利等方面的损失。二是在国际收支方面,双循环格局的构建过程中,出口减少和进口增长或将会成为趋势,从而降低净出口对国内经济的拉动效用。但在“稳增长”制约下,为保障合意的经济增速,出口下降存在理论下限,且出口降幅掣肘进口增长。三是在就业方面,中国出口贸易产业链上的大部分企业是中小民企,就业贡献举足轻重。据商务部统计,国内与外贸直接和间接相关的就业规模高达2亿人。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形成后,外贸企业经营或将承压,对就业的冲击不容小觑。在外需向内需的转化过程中,如何妥善推动外贸转型,是未来需要慎重应对的一个重要挑战。
需要认识到的是,双循环经济格局的转型是强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构建双循环格局的战略部署不仅仅源于经济现状,更是基于世界变局的趋势预判。守成国与崛起国冲突下的逆全球化、民族情绪和贸易争端将对全球经济增长形成压制,单纯依赖国际经贸体系循环的成本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双循环的启动将给中国经济未来十到二十年的发展奠定新的格局,并将成为决定未来中国崛起的重要战略部署。因此,尽管未来或将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也要坚定信心,着力化解各类矛盾,推动双循环格局构建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第二部分 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保持长期向好
一、2020年疫后中国经济呈现持续复苏态势
2020年,面对全球疫情风波和复杂严峻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各级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重要战略部署,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护航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经济形势总体呈现了稳中向好态势,经济运行中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一是新动能的经济支撑作用凸显;二是经济下居民收入提高;三是工业生产已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四是企业销售收入增速逐季走高。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也面临着需求修复滞后、消费需求不稳、基建投资较为疲弱、中小外贸企业经营遇困、区域增长不平衡加剧等现象,需要我们认真总结,找准根源,对症下药。总体来看,制约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存在四大结构性风险挑战:一是人口低出生率和老龄化同步而至;二是就业中存在结构性矛盾;三是消费增长乏力;四是出口高增态势难以持续。
(一)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
2020年三季度以来,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后,中国经济复苏态势持续向好,总需求平稳回升,主要指标逐季改善,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0.7%,年内首次实现由负转正,在主要经济体中一枝独秀。
1、新动能的经济支撑作用凸显。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7%;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1%,加快2.8个百分点。线上购物、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持续火热,在线办公、远程问诊、在线教育等新兴需求非常旺盛。前三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3%,增速较上半年加快1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4.3%。在疫情冲击下,产业转型发展的动力明显加快,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逆势成长,在助力疫情防控、保障居民生活、促进经济增长方面都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2、经济修复带动居民收入提高。前三季度,经济稳步恢复、增速由负转正,并渐次提速,就业情况也有所好转,实际居民收入增速也由负转正。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同比增长3.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6%,年内首次转正。居民收入恢复带动消费需求回升,进而促进第三产业回暖,拉动就业,使得经济步入良性循环。从收入差距来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67,较2019年同期缩小0.08,显示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收入分配有所改善,各地积极出台扶贫攻坚政策,乡村扶贫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
上一篇:(宏村位于哪个省)-安徽宏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