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星巴克是什么)-最近发星巴克是什么梗
星巴克,咖啡,门店(星巴克是什么)-最近发星巴克是什么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其次是新茶饮的侧翼攻击。
与同业竞争的正面冲突不同,新式茶饮的崛起,意想不到地也分流了一部分咖啡受众。正印证了那句老话——威胁你的不一定就是同行,也有可能是跨界!
在2015年之前,咖啡和茶饮可以说井水不犯河水,两者的受众群体界限分明。但2016年开始,新式茶饮时代到来,以喜茶、奈雪的茶为代表的新茶饮品牌红透半边天,开始入侵星巴克的地盘。
我们看到,无论是从选址、目标客群还是产品定价,喜茶、奈雪都与星巴克高度重叠。例如它们饮品的定价都在30元上下,客群都以白领阶层和年轻消费者为主,选址上也是紧贴在一起,同一家商场经常彼此就在隔壁。
在产品层面,二者也出现交叉,新茶饮正在觊觎咖啡,例如奈雪的茶深圳PRO店 ,就增加了大量咖啡产品。
同时,以喜茶、奈雪为代表的新茶饮品牌,在不断创新产品、口味的同时,也非常注重门店体验,其在场景维度的不断突破,营造了“中国式第三空间”的新鲜感,也吸引了大批消费者。相比之下,星巴克多年不变的“第三空间”感,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正在不断衰退。
△热衷新茶饮的中国年轻人。红餐网摄
第三,“第四空间”侵袭,抄了第三空间的后院。
第三空间是星巴克的护城河,让星巴克成为线下传统现磨咖啡领域的巨头。然而,随着数字化技术、线上外卖和新零售等“第四空间”的出现,星巴克第三空间的地盘正在遭受无情侵蚀。
瑞幸咖啡和连咖啡等搅局者掀起的互联网数字化咖啡浪潮,并没有随着瑞幸造假风波、连咖啡关闭线下门店而停止,反而成为行业大势。
2020年疫情期间,在咖啡领域掀起的数字化开始蔓延到整个餐饮行业,而星巴克引以为傲的第三空间,不仅没能带来营收,反而成为巨大的负累。
便宜方便就是香!数字化技术让新兴咖啡品牌绕过难以攻坚的正面阵地,从后院威胁到星巴克的地盘。在第四空间的兴起下,星巴克通过第三空间建立的品牌壁垒失去了绝对优势。
△图片来源:星巴克中国官博
就连星巴克自己,也转而积极拥抱数字化。但一个显而易见的痛点是,如果不跟,只能看着友商一步步侵蚀,如果跟,那么以线上为特征的第四空间,跟星巴克赖以生存的第三空间又是一对矛盾。
例如,专星送让第三空间的优势无从发挥,外卖不仅不需要门店体验,还会影响门店效率,导致堂食体验下降。
外部环境急剧变化造成的结果,反映在财报上就是,从2018年开始,星巴克的营收、利润和同店增长都不尽如人意。
2018年Q3财季,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下降了2%,为9年来首次业绩下滑,同时营业利润率也在下滑。当年九月,星巴克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裁员重组;
2019年,星巴克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4%,但净利润率同比下降20.34%;
2020年,疫情导致星巴克营收净利润双双下跌,宣布全年关店600家优化成本结构。财报显示,星巴克2020财年营收为235.18亿美元,同比降低11.3%,全年净利润为9.23亿美元,同比大跌74.2%。
零售 数字化 咖啡产业园三频共振,
星巴克中国能否重塑竞争壁垒?
星巴克正逐渐失去光环。
“记得十年前,大家去个必胜客、麦当劳都觉得好上档次,现在也都觉得普通了,星巴克最后可能也会和它们一样吧。”
△图片来源:星巴克北京官博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红餐网(ID:hongcan18), 咖啡文化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市场初期带来了差异化的社交功能,成为时尚、品味的代名词,但伴随国内市场的日益发展,其“区分身份”的属性不断弱化。 而在数字化新零售浪潮的加速下,咖啡终于从最初的小资消费,沦为了大众化平民产品。
咖啡品类从文化象征回归功能属性,削弱了星巴克第三空间的高溢价,短期来看是一种挑战和困境。但长期来说,这表明由星巴克所引领,由瑞幸接棒的咖啡消费市场教育和普及,已经“瓜熟蒂落”,一个上千亿元规模的咖啡市场正徐徐展现。
市场正变得越来越大,星巴克显然也意识到了这点。
据红餐网观察,星巴克在坚持其线下零售优势的同时,正分别从数字化和产业链两端入手,三频共振形成合力,意图重塑其竞争壁垒,抢占咖啡市场份额。
在2020年星巴克全球投资者交流会上,星巴克表示,持续看好中国市场的表现,计划2021财年将在国际地区新开约1300家门店,其中600家在中国。此外,在2022财年结束前,星巴克计划进驻中国230个城市,总店数达6000家。
实体零售门店,将在这个雄心勃勃的未来增长计划中承担“核心引擎职能”。以门店体验为核心的星巴克,没有放弃对“第三空间”的执念。
△门店第三空间依然是星巴克核心引擎。红餐网摄
而数字化,也与实体零售拥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星巴克CEO凯文·约翰逊说道,未来星巴克增长的一个着眼点,将是“推动数字化关系”。
外卖专星送可以弥补星巴克业务的短板。啡快门店的轻模式,提高了拓店的速度和灵活性。而星享俱乐部会员数的增加,得以不断优化星巴克的数字化体验。
与此同时,星巴克还将通过在中国市场持续投资,建立和巩固自己在供应链等全产业链条的优势。
2020年11月,星巴克中国投资1.56亿美元的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在中国江苏昆山正式动工。开工仪式上,星巴克宣布将继续追加项目总投资至近11亿人民币。据了解,该创新产业园建成后,将为星巴克中国的咖啡烘焙、制造、包装等各个阶段打造标准化生产。
品牌力、组织力、供应链优势和门店数量优势所叠加的规模优势,成为星巴克用来角逐“咖啡下半场”的武器,但效果究竟如何,还不得而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