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星巴克是什么)-最近发星巴克是什么梗
星巴克,咖啡,门店(星巴克是什么)-最近发星巴克是什么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来源:红餐网
作者:蒋文景
当年轻人越来越习惯在茶饮店聚会交流,在app小程序点单外卖,在朋友圈抖音社交娱乐消磨时间的时候,星巴克引以自傲的“第三空间”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抓住2020年的尾巴,星巴克凭借“气氛组”又一次登上热搜。
事件起因于一网友提问:一直没太弄明白,在星巴克拿着笔记本电脑的那群人,到底是什么职业?而后,有人戳穿了答案——那是星巴克“气氛组”。
对此,星巴克不仅没有否认,反而接过梗来,正儿八经地招募起了气氛组,引发公众热议。
在餐饮业,雇人排队营造火爆场面是不少网红餐厅的玩法,一向“高冷”的星巴克如此“自黑”,也让业内很是意外。
“这与星巴克的品牌调性不太一样。雇人搞气氛,好一点的餐饮品牌都是不屑的。”一位餐饮人表示,星巴克放下矜持,也许是因为它“气氛不太好了”。
△逛商场的人行经星巴克。红餐网摄
招募气氛组或许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营销,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咖啡市场竞争加剧、新茶饮分流客群、数字化新零售崛起和成本压力增大等困境下,曾经凭“第三空间”独具特色的星巴克,也正丧失原本的优势。
“第三空间”渐行渐远,
星巴克正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1999年,星巴克内地第一家门店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正式开业。与其在美国主打的平民消费不同,星巴克一进入中国就定位高端,一杯卡布奇诺的最低售价就要19元,而彼时北京的房价也才2000元/㎡。
这种定位得以延续至今,除了物以稀为贵,与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提出的“第三空间”概念也有很大关系。
馥郁的咖啡香气、舒缓的音乐、柔和的灯光、舒服的沙发......星巴克意在将咖啡馆打造成“独立于家与办公场所之外的第三空间”。
它提供一种有格调的咖啡文化体验,注重与社区和顾客的情感连接,从而让那些对生活品质有高要求的消费者心甘情愿承担商业溢价。
△星巴克提供的“第三空间”。红餐网摄
第三空间概念大获成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高收入者增多,星巴克逐渐成为白领精英和商务人士社交休憩的场所。在星巴克喝咖啡,一度成为“逼格”的象征。
2010年左右,网上甚至热传过一份《星巴克完全装逼指南》,从着装、携带的书籍、电子设备,到支付方式,甚至打电话的语言和姿势等,都有详尽说明。
然而近年来,星巴克中国似乎在自拆墙角,其在门店、产品、数字化等方面的一系列变革正与“第三空间”的初心渐行渐远。
在门店层面, 普通店、臻选店、旗舰店、大师店、社区店......店型分级越来越细,小店型门店增多。为了提高翻台率,门店标志性的大沙发越来越少,木质椅子越来越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星巴克推出了专注线上外卖和到店自取的“啡快”,此后,更是在啡快的布局上频频发力,其2020第四季度开设的259家门店中,就有10%为“啡快”概念店。
△星巴克的“啡快 Starbucks Now”门店。红餐网摄
与第三空间追求慢,希望人们坐下来慢慢品味相反,啡快以“即时、即取、即享”为理念,瞄准了被星巴克视为第四空间的线上新零售,门店体验被大幅阉割。
在产品层面,除咖啡外,星巴克涉及的品类越来越多。 创始人舒尔茨曾在自传中喊出“让三明治滚出星巴克”,原因是多余的产品会影响店内浓郁的咖啡香气,并让星巴克“专注咖啡”的品牌形象不纯粹。
而如今的星巴克,在产品线布局上正在逐渐背离创始人的初心。
星巴克臻选®咖啡·焙烤坊,是“以焙烤美食为特色”的全新臻选门店;星巴克Mixato酒坊,将酒与咖啡相互融合;2019年,星巴克推出5款以茶瓦纳为基底的“玩味冰调”;2020年,星巴克部分门店推出了多款新茶饮产品......
对此,有业内人士感慨道,产品开始烘焙茶饮化的星巴克,是“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
△星巴克门店的烘焙产品。红餐网摄
数字化变革。 星巴克早在2018年就上线“专星送”,将阿里巴巴和星巴克的会员体系全面打通。2019年,星巴克宣布现有全部业务将重组为两个业务单元——“星巴克零售” 和“数字创新”,以补足之前在数字化方面的短板。
随着数字化的推进、对第四空间的和产品线的复杂化,致力于成为“第三空间”的星巴克,正与它所厌弃的快消餐饮店越来越相似。
另一方面,星巴克的“逼格”也在消解,消费者以去星巴克为荣的心态已不再热烈如往常。
内外交迫,
昔日王者遭遇重重挑战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或许是“第三空间”太过成功,以至于星巴克形成了路径依赖,在面对新变动时总是反应慢一拍。
近几年,星巴克面临的挑战已今非昔比。
首先是同业竞争加剧。
当年星巴克一家独大,如今局面大不相同,中国咖啡市场百花齐放:有与星巴克定位相似的外来精品咖啡品牌,如Costa、Tim Hortons,有中国本土品牌瑞幸咖啡、Seesaw,有便利店咖啡湃客、易捷等,还有传统快餐巨头推出的咖啡子品牌麦咖啡、Kcoffee......
△麦当劳推出的麦咖啡。红餐网摄
咖啡市场多方入局,竞争已趋白热化。而这些后起之秀,通过各自的不同定位打差异化,分割了星巴克不少市场份额。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