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斗是多少斤)-一石米等于多少斤
李白,酒具,单位(一斗是多少斤)-一石米等于多少斤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李白打酒”这个问题的出处。苏教版教材及其参考资料没有注明出处,只是就此题意,我们检索了数学家“张遂”其人其事。
“僧一行”俗名张遂,生于唐高宗永淳二年(公元683年),卒于唐玄宗开元15年(公元727年),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其与梁令瓒共同制造了观测天象的“浑天铜仪”和“黄道游仪”;提出“恒星移动”观点,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公元1656――1742年)的发现早一千多年;公元724-725年,一行组织了全国13个点的天文大地测量,在世界上第一次实测出子午线长度,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李约瑟一再称:“这是科学史上划时代的创举”;从725年开始编订历法,至逝世前完成草稿,即《大衍历》。可能,由于其天文学上成就,掩盖了其数学上的成就,史书上对其数学成就的介绍不多,则更不要谈“李白打酒”数学题的记载了。
但在研究的过程中,又产生了如下的问题。
(2)张遂与李白交往过吗?要搞清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来对比一下两人的经历吧。
从表中可见,李白虽早岁闻名,但其25岁前仅在蜀中,这时张遂已在京城长安(现代的西安,但隋唐时的长安比现代大得多)开始编制历法,相识有可能性吗?
李白于725年“辞亲远游”,727年,十载寓安陆,与故宰相许圉师孙女结婚。从725年开始,一行正在长安编订历法,至逝世前(727年)才完成草稿,能有时间去与李白交往吗?
并且由相识到相知,至少是相闻吧,只有在这样的有着美好的情感的前提下,“李白”的形象才能为数学家的张遂接纳,并且有可能把“李白”编入其著作“李白打酒”的题目中去。
742年,即天宝元年,李白才受诏赴长安。若知有这样一位相知的数学家关爱他,李白不知会有何种感想,说不准也会有“昔人早乘黄鹤去,此后流传《大衍历》”的感慨!
这样一比较,好像“张遂”与“李白”根本就没有交流的机会。难道说,李白年青时,未出蜀中时就已闻名天下了,以其独特的“酒态”闻名于世吗?
其实,李白“举杯浇愁愁更愁”的形态是其在多次人生碰壁中才产生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李白打酒”这个数学题不一定是张遂所作,或许是其后世数学家假借张遂之名来写的,有待于查证。
结论
经此探索,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已解决的问题。题目中的“斗”是容积单位,而不是酒具,且不是计量粮食那种“用木头或竹子制成”的容器,应是专门的计量液体的容积单位。
故题中的答案可有五种算法,“0.375、0.5、0.625、0.75、0.875”这五种答案也是切合实际情况的。
2.存疑的问题。“李白打酒”此问题的编者不一定是张遂。由于此问题的“出处”这个关键问题还没有搞清,也就不能“探本溯源”,则是何人所编也就不能早下结论了。有待继续研究。
3.题外的问题。古代各种酒具“斗”(又有大斗小斗之分)和容积单位“斗”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换算关系?即作为酒具的1“斗”=“?”作为容积单位的“斗”,这个问题待进一步探究,或者说已不属于数学的范畴了。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