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综合布线(综合布线工程)
子系统,系统,设备综合布线(综合布线工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水平布线路由
本工程水平布线路由可详见深化设计后的布线施工平面图,其中详细标明了水平管槽的铺设方式、走向及尺寸。
水平布线插座部分一般距地30cm摆放,最终通过水平垂直段线槽(管)、走廊主线槽等汇至相邻的配线间。基本的水平布线走线方式有暗敷和明设两种。参看下面的水平布线示意图:
水平子系统的布线路由设计
本工程语音和数据共用一线槽,线缆经走廊顶上的金属线槽,进入房间,从线槽引出金属管,以埋入方式沿墙壁而下(或上)到各个信息点。
所有信息接口﹙插座﹚均采用RJ45模块, RJ45埋入式信息插座与其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0.4m的距离,公共场所的信息接口﹙插座﹚下沿距地0.3m嵌墙暗装。所有线路均在线槽、楼板内、墙内及顶内等处暗敷设。
综合信息插座引出1根Φ25或Φ32镀锌钢管,内穿2~4根6类线。
走廊的顶上应安装有金属线槽,进入房间时,从线槽引出金属管,以埋入方式沿墙壁而下到各个信息点。
4.4垂直主干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又称垂直主干线子系统,它提供建筑物干线电缆的路由,是指从主配线间至楼层配线间的电缆。干线子系统通常是在二个单元之间,特别是在位于中央点的公共系统设备处提供多个线路设施。该子系统由所有的布线由电缆组成,包括导线和光纤以及将此光纤连到其它地方的相关支撑硬件及从主要单元如计算机房或设备间和其它干线接线间来的电缆。
为了与建筑群的其它建筑物进行通信,干线子系统将中继线交叉连接点和网络接口(由电话局提供的网络设施的一部分)连接起来。网络接口通常放在设备相邻近的房间。网络接口为这些设施和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之间划定界限。
本项目中:
1.数据主干选用24芯室内多模光缆:
数据主干采用24芯室内多模光缆,提供长时间的系统扩容和升级、变更的冗余备份和路由安全保障,并可尽量减少以后垂直部分的二次施工。在各楼层配线间至设备间,敷设1根24芯室内多模光缆。
2.语音主干选用三类非屏蔽大对数电缆:
语音主干采用三类大对数电缆,每个楼层配线间配有数根3类大对数双绞电缆,根据相关语音点计算,并在设计中留有20%以上余量,便于以后扩充。大对数除了考虑中心交换间到楼层交换间的距离,还预留6m 的长度,作为端接冗余。
大楼配线间通过数据主干光缆和大对数铜缆连接到大楼设备间。
主干布线路由
本工程楼内数据主干为24芯室内多模光纤,语音主干为三类大对数电缆。本工程数据光纤和语音三类大对数线缆经楼层配线间垂直预设的UTP电缆桥架和光纤桥架引至设备间。
(1)每个配线间按照每个交换机群设置2芯光纤,备份2芯光纤并冗余数芯光纤配置主干光缆,按每根24芯光缆配置。 (在深化设计时根据计算机网络设计情况进行调整)。
(2)大对数电缆的对数与语音水平电缆线对之间的容量按1:4配置,并考虑20%的冗余线对。
主干布线设计
在大楼竖井内按图纸设计安装金属线槽,线槽每隔两米与墙体固定,线槽内每隔两米设有线缆固定环,以固定垂直子系统的电缆,减轻线缆因受自身的重力影响而变形。
主干布线子系统示意图
4.5管理子系统
管理应对设备间、交界间和工作区的配线设备、线缆、信息插座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并符合以下规定:
规模较大的布线系统宜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简单的布线系统宜按图纸资料进行管理,并应做到记录准确,及时更新、便于查阅。
每条电缆、光缆、配线设备、端接点、安装通道和安装空间均应给定唯一的标志。
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等硬件均应设置不易脱落和磨损的标识,并应有详细的书面记录和图纸资料。
电缆和光缆的两端均应标明相同的编号。
1. 本工程共设置14个配线间,设置在各楼每层弱电间内,详见配线间清单;
2. 水平部分的数据配线架采用6类24口快接式配线架,接口数量有20%的冗余;
3. 水平部分的语音配线架采用6类24口快接式配线架,接口数量有20%的冗余;
4. 垂直部分数据配线架采用24口光纤机架式配线架;
5. 垂直部分语音配线架采用IDC连接技术配线架;
6. 机柜选用2米42U 19”标准机柜,网络机柜与语音机柜分开;
配线间全部采用19英寸规格密封式玻璃门机柜,配标准电源插座和散热风扇,用于放置配线设备和网络设备;
机架安装19英寸模块化RJ45配线架以及光纤配线架,并配有线路管理单元;
跳线采用RJ45快速跳线,光纤连接采用双芯LC-LC光纤跳线。
线缆路由
各层配线间线缆一般从主干线槽经过防静电地板进入相应机柜,在完成分组、上架、理线、绑扎后进行最后的线缆卡接,具体情况应根据现场施工要求灵活处理,但总体须保证线缆的安全和理线的整齐美观。
配线间清单
4.6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由设备间中的电缆、连接器和有关的支撑硬件组成。它的作用是把公共系统设备的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该子系统将中继线交叉连接处和布线交叉连接处与公共系统设备连接起来。该子系统还包括设备间和邻近单元如建筑物的入口区中的导线。这些导线将设备或避雷装置连接到有效建筑物接地点。
本项目中:
1. 主楼设备间设置在1层的计算机网络机房和通信机房,详见设备间清单。
2. 设备间数据配线架选用24口光纤配线架;
3. 设备间语音配线架选用100对110型配线架;
4. 机柜选用2米42U 19”标准机柜,网络机柜与语音机柜分开;
各设备间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中心,它的布放、选型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是否恰当都直接影响到将来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和使用的灵活。
设备间的环境条件如下:
1.室内照明不低于150Lx。
2.温度保持在18-27摄氏度之间。
3.湿度保持在30%-50%之间。
4.通风良好,清洁。
5.室内应提供UPS电源配电盘以保证网络设备运行及维护的供电。
6.每个电源插座的容量不小于3000W。
7.设备间应安装符合法规要求的消防系统。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的规定。
8.设备间的室内装修、空调设备系统和电气照明等安装应在装机前进行。设备间内的装修应满足工艺要求,经济适用。若根据设备、环境要求需设活动地板时,活动地板应作防静电处理。
9.应尽量靠近服务电梯,以便装运笨重设备;
10.应尽量远离有害气体源以及存放腐蚀、易燃、易爆炸物处。
11.设备间应远离强振源、强噪声源,避开强磁场的干扰。
设备间清单
配线间
楼层
100对110配线架
110型200对背板
多模LC尾纤
多模耦合器
48芯光纤配线架
机柜
MDF
9F
17
9
312
156
7
3
4.7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将一个建筑物中电缆延伸到建筑群的另外一些建筑物中的通信设备和装置上。建筑群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它支持提供楼群之间通信所需的硬件,其中包括导线电缆、光缆以及防止电缆上的脉冲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装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