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管理(管理会计师报名条件)
华为,价值,企业管理(管理会计师报名条件)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华为,目标是自己定的,叫作目标解码,不叫目标分解。解码是由下到上,这样总体目标就是大家目标的总和。
所有企业能力都是逼出来的,要用高目标倒逼企业内部的能力,这样的企业管理才有效。蛋糕做大了,价值就创造出来了。
2.价值评价
好的价值评价有一个特点:是评价结果,而不是评价过程;是评价价值创造,而不是评价价值消耗。
前段时间新闻里曝出某个城市下倾盆大雨的时候,洒水车还在给花草树木浇水。为什么会这样呢?
背后的逻辑可能是:洒水工人的考核指标是洒水次数、出勤次数,本质上就是只考核过程。这样的话,无论下雨刮风,洒水工人只要出勤就能拿到奖金。
正确的方式是考核结果,即花草树木存活了就可以了。
结果是用来考核的,过程是用来纠偏的,结果反映了价值创造,过程是价值消耗。只考核过程不考核结果,就是鼓励员工多花钱。
很多企业里的指标大多考核的是价值消耗,比如“培养了多少人”“举办了多少场培训”。华为考核“挣钱”,不考核“花钱”,因为挣了钱后才有钱分,花钱是为了挣更多的钱。
依此类推,客户满意度是过程指标,订单和回款才是结果指标。仅仅让客户满意,没有订单,没有回款,这就是消耗。
企业考核完成率也是错误的,比如一个人创造了1000万元的利润,完成率100%,另一个人创造了2000万元的利润,完成率50%,因此就说前一个人的贡献大。
其实创造了2000万元利润的那个人的贡献更大,虽然目标完成率只有50%,也许这是因为他年初目标定得太高了。
所以,企业在考核时应该注意尽量考核绝对值,少考虑相对值,回归到正确的价值评价上。
企业考核指标为员工离职率或关键员工离职率,也是错误的。这是领导力指标,不是业绩指标。业绩考核只看业绩,领导力考核的是带领团队的能力,即一个人是否适合做领导。
回归价值管理的本质,只管业绩和成果,不管其他东西,这就是价值评价。
价值评价的起点是部门的价值定位,就是部门成立的初衷,即它在价值链里面对什么负责。找到了部门的价值定位,考核就简单了,这就是以终为始的思维方式。举例来说:
市场部对总体销售结果负责,必须源源不断地给公司创造收入。研发部门要源源不断地给前线提供新产品,所以考核的就是新产品的收入。
售后服务部门的定位是保证前线及时到货,所以用到货率来考核,奖金主要来自成本的下降。
华为供应链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万元发货成本率,如果这个指标没有下降,说明没有增量价值创造出来。
职能部门的定位是给公司打造一个好的平台,让业务能力能够提升。考核要看是否对前线有支持、有帮助。
很多企业犯这样的错误:后台职能部门的考核与前线没有关系,闻不到前线硝烟的味道。
很多部门没有体现出与前线的关系,原因很多,比如很多企业画组织结构图时,先画董事长,再画总裁、总监,画到最后,前线被忽略不计了,这是典型的管控思维。
华为画组织结构图时,先画客户界面,把“前线怎么打仗”先搞清楚。如果客户界面出现了“三不管地带”,有问题无法解决,就由职能部门补齐相应功能,这就是后台职能部门的价值。
3.价值分配
形象地说,价值分配就是“油门”,一脚油门踩下去,推背感出来了,这个价值分配就对了。如果油门踩下去车没有加速,就说明价值分配出问题了。
在华为,价值分配导向冲锋,导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围绕“冲锋导向”的价值分配,一定是错误的。
比如,可乐的销量对天气的依赖很大,如果有人说“今年是因为天气太热导致销量井喷,所以不能按照年初制订的奖金计划发奖金”,企业要平衡一下。如果这样做,企业就没有活力了。
企业家要尊重这些不确定,不能无视偶然。
常见的价值分配错误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按工龄分配,工龄越长的人享受的待遇越好
其实工龄长的人在后期对企业的贡献是递减的。
华为有个退休政策,年龄达到45岁,工作满8年就可以光荣退休了。后来华为又出一个补充政策,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亚健康人员都可以退休。
让年龄大的人提早退休享受生活,既是对这些员工多年贡献的肯定,同时也能把更多的机会和岗位让给年轻人。
第二种是按学历、认知水平分配
学历只是个人学习能力的体现,并不必然地给企业带来价值。
第三种是工资普调
华为讲求“不让雷锋吃亏”“给火车头加满油”,能干的人肯定能升职加薪,而且加薪非常快。
不想过程辛苦,又想要好的结果,如果这种想法在企业实现了,说明这家企业出了很大的问题,人才肯定会离开。
“过程很舒服,结果不舒服”与“过程很辛苦,结果很舒服”,很多人还是会选后者,因为不管怎么说,后面的情况还能让人赚不少钱。
所以,价值分配要导向做大蛋糕、创造价值。
关于作者:龙波,乔诺咨询创始人,2013年创立乔诺咨询,提出“成就下一个行业领导者”的愿景,并组织各领域顶级专家为中国主流企业变革与赋能,成功帮助雅迪、方太、华星光电、太平鸟、良信电器、双胞胎等企业实现管理升级与逆势增长。
本文为“管理的常识”(ID:Guanlidechangshi)首发,摘编自《规则:用规则的确定应对结果的不确定》,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转载请与我们联系取得授权。
【延伸阅读】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clps(唱脸谱视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