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海洋经济(2020年各省市海洋生产总值)
海洋,山东,山东半岛海洋经济(2020年各省市海洋生产总值)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海洋经济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海洋经济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山东省作为东部经济大省,地处中国南北方临界线,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人民谱写了包括海洋经济发展在内的许多辉煌篇章,有着“南看广东,北看山东”的美誉。改革开放新时期山东立足自身区位、基础和优势,在决策层的高度重视、理论界的充分支持和实践者的积极努力下,开启了探索发展海洋经济的热潮,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海洋经济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本文试图通过从学术上总结分析1978至2018年山东海洋经济发展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山东未来发展海洋经济的思路,以期为新时代中国海洋经济理论和实践发展提供些许借鉴与参考。
山东海洋经济发展成绩显著
山东半岛三面环海,地理位置优越,海洋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海洋科技发达,自古就有经略海洋的传统。依据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地位的演变提升,结合海洋经济发展重大事件的时间节点,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0),山东贯彻国家改革开放政策恢复发展海洋经济;二是“海上山东”战略构想阶段(1991—1997),山东率先提出“海上山东”并把海洋经济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三是“海上山东”全面建设阶段(1998—2010),山东全面实施“海上山东”建设并将其纳入全省重要发展战略;四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建设阶段(2011—2018),山东海洋经济既面临自身转型调整实现高质量发展问题,又升华为国家战略承担起海洋经济发展试点任务。这个发展历程是山东认识海洋、走向海洋、经略海洋的远见卓识和宏图再展,既是一个不断深入发展创新的过程,也具有历史的连续和现实的启示。在世界蓝色浪潮的推动和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下,山东把目光转向海洋,把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构建海陆一体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手段,全面规划、统筹推进、重点支持,全省海洋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日益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经济战略地位逐步提升,从地方战略构想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对海洋经济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和实践不断深入的过程。从提出“海上山东”战略构想到全面建设“海上山东”再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从省级战略构想到肩负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重任,海洋经济在山东的战略地位逐步提升。早在1984年,山东就依据省情提出了“陆海并重、东西部结合”,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指导方针;1991年又率先提出“陆上一个山东,海上一个山东”战略构想;1998年9月,召开“海上山东”建设工作会议、全面启动“海上山东”建设;2007年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发展目标,“沿海地区要加快发展,努力构建功能定位明晰、产业优势突出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也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成为国家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承担起“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重任。就新时期山东海洋经济发展轨迹来看,呈现出所处战略地位由低到高、战略格局由小到大的明显的递进特征,既是自身积极探索发展海洋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思路的重大创新,也逐步成为国家在探索发展海洋经济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面临着自身海洋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历史课题,更承载着中央赋予的先试先行、创造经验、示范引领全国区域发展的重要使命。
海洋经济效益逐年增加,海洋经济业已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改革开放新时期山东发展海洋经济实施的一系列战略,推动了全省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从“海上山东”建设战略的实施情况来看,海洋产业发展迅速,海洋捕捞业、制盐业、海洋运输业持续稳定增长,海水养殖、海洋化工、海洋医药、海洋机械以及滨海旅游业蓬勃发展,形成了海洋一、二、三次产业全面发展的格局,到20世纪末海洋经济业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1990年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为150亿元,1991年达到195亿元,1992年达到275亿元,1993年达到320亿元,1994年达到400亿元,1995年达到477亿元,1996年达到532亿元,1997年全省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356亿元,引起了全国瞩目。到2000年,全省海洋产业产值达到1066.7亿元。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前六年情况来看,2016年区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386.5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6.8%,比基期2010年增长67.6%,年均增长9.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1448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117.9亿元,是2010年的2.2倍,年均增长13.8%;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46.5亿元,是2010年的24倍,年均增长15.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493.2亿元,比2010年增长54.5%,年均增长7.6%;实现进出口总额11494.1亿元,是2010年的1.2倍,年均增长2.6%。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山东海洋经济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引擎作用,业已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
科技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步伐加快。海洋科技是海洋经济起飞的羽翼。山东是新中国海洋科技事业的策源地,中国海洋调查史上的若干个“第一次”几乎都出自山东。新时期山东始终坚持“发展海洋科技、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主线,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整合海洋科技资源,增强全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率先在全国提出依靠“科技兴海”战略,以加速海洋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转化为突破口,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拉动技术储备,培育新兴产业,成为发展海洋经济的动力支撑。目前,山东拥有全国现阶段唯一的试点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形成了学科配套齐全、人才梯队优化、基础设施精良的海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海洋科技与经济结合日趋紧密,海洋科技创新引领支撑海洋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据能够切实反映我国海洋创新的质量和效率的《国家海洋创新指数报告2019》显示,从2017年沿海11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区域海洋创新指数得分情况来看,山东排名第三,“具有一定的海洋创新基础,长期以来积累了大量的创新资源,创新环境较好”。
海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海洋经济体系逐步建立。产业结构优化是反映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从“海上山东”建设时期,到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山东依据当时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通过政策优化布局海洋产业结构。“海上山东”建设阶段,提出了以发展海洋渔业为突破口,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等系列政策。随着“海上山东”建设的深入发展,山东省的海洋产业初具规模,产业结构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变革由传统产业为主向着传统和新兴产业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到2000年,海洋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0:12:28,结构模式为“一三二”。进入21世纪,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由海洋经济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是山东海洋经济面临的迫切任务。而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完成这项任务、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海洋第一产业,优化发展海洋第二产业,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要海洋产业发展位居全国前列,2016年海洋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8:43.2:51,“三二一”产业结构模式不断优化,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上一篇:许钟民(许忠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