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罗卓英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日军,总司令,集团军罗卓英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罗亦不负所望,先后以军长、集团军总司令、战区正副司令长官以及大型会战正副总指挥等身份,亲率中央军主力部队,勇往直前。凡遇硬仗,总是冲在最前面,与悍敌周旋鏖战于华东、华中、中南以及滇缅各大战场,在国民党军内素有“救火队”之誉。
第十八军先后产生五名一级上将、四名参谋总长、两任海军总司令、一名空军总司令、一名勤联总司令、二十多名军长,为各军出产人才第一。此虽由陈诚提携所致,而罗卓英维持培育之功亦不可没。
八年抗战期间,罗卓英自淞沪会战开始即首当其冲,继而转战常熟广德,拱卫首都南京,指挥保卫武汉,组织反攻南昌,获取上高大捷,乃至三次长沙会战,一度缅甸远征,直至最后胜利,可谓南征北战,几至无役不与。
后来罗卓英在台去世,陈诚亲撰祭文《哭尤兄》曰:“假令论及昔年报国,与其谓诚稍有贡献,毋宁悉以属之于兄。”情虽谦抑,誉非过实。
战绩彪柄,扬威国际
八年抗战,论作战次数之频繁,战区跨度之大,战绩之辉煌,所有国军将领中,实难有人能超过罗卓英。
1.最惨烈之拉锯战:上海罗店争夺战
1937年“八·一三”凇沪会战,罗店为双方必争之地。第十五集团总司令陈诚率部把守,决心不惜任何代价,明确指示:“只要能够完成任务,即使全军打光打尽,也在所不惜!”
罗卓英军长亲率中央军主力第18军,开拨淞沪会战前线,把守最紧要阵地,抵死抗争,有进无退。其压力及艰辛程度,可想而知。
罗店争夺战自8月23日清晨起,至9月18日止,历时27日。战至酣时,每小时伤亡上千人。日�为之胆寒,称之为“血肉磨坊”,“一寸山河一寸血”之说即由此得来。据其部下王楚英少将回忆,总指挥罗卓英不避矢石,亲临督战,几为日寇机枪击中,幸被部属及时按倒,始免于难。
其时有人进言:“敌人火力旺盛,不如退守昆山,以避其锋。”罗卓英愤然答曰:“罗店者,乃我家之店也。此正吾人摧敌破阵之地,何惧焉!”(杨力翔《淞沪风云罗店血―――罗卓英率部首战日寇》,《罗卓英将军纪闻》上册第43页)
罗卓英指挥坚守东战场长达83天,几与会战全程相始终。直至淞沪会战结束,日军始终未能跨越浏河、嘉定之线一步。痛歼倭奴,威震敌国,乃至“扶桑童稚知名姓”。
2 .双方投入兵力最多之决战:武汉会战
1938年,首都南京已失陷,武汉为临时首都,故日本大本营认为,攻占武汉即可迫使中国屈服。为求速战速决,结束对华作战,本次大会战,日方先后投入兵力多达40余万人,超过在华总兵力三分之一。
而与之相应,中国政府拟定以确保武汉为核心之持久抗战计划,将全国军队划为十大战区,并设武汉卫戍总司令部与江防部队,其中尤以第5战区与第9战区为重点,分别由李宗仁与陈诚担任司令长官。中国政府共投入129个师110多万人。双方投入兵力之多,交战时间之长,作战战线之长,战争规模之大,置诸八年抗战历史,可谓空前未有。会战自1938年6月11日始,至10月27日止,历时4个多月。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之代价,毙伤日军25.7余万,大量消耗日军有生力量。
纵观整个武汉会战,罗卓英每每临危受命,知难而进,力挽狂澜,独支残局。始则马当失守,奉命抵死反攻;继而信阳陷敌,领衔北上阻敌;终则武汉撤退,请缨掩护转移。自始至终,参与其役。其所跨越战区,先由第3战区到第9战区,后到武汉卫戍区,再到第5战区作战;地域则由长江沿岸、大别山麓至鄂湘边界,军职则由第19集团军总司令、武汉卫戍总司令到第5兵团总司令。可谓马不停蹄,人不下鞍,军内“救火队”之誉由此得来。
而最后放弃武汉,也全仗罗率部死守半月,始得从容不迫,全身而退,不至重蹈南京覆辙。如此作为,求诸众多高级将领,实惟一人。然其任务之重,压力之大,处事之智,临敌之勇,远非单一战区,某一战役、某一将领所堪比拟。陈诚谓其“每当艰苦盘错之时,轧攘袂争先,义形于色”,复称其“默运智略,消弭无形”,由此可见一斑。至于其“见事之卓,决策之深,思虑之缜密,临阵之忠勇”,则陈诚“知之尤深”,当时已有公论。
3 .开战以来最精彩之战:上高大捷
1941年,抗战相持阶段,日本大本营妄图尽快结束中日战争,以便解脱主力,抽兵南下,发动太平洋战争。于是遣重兵扫荡赣北,意图速战速决。中国军队以上高为中心,在赣西北地区,与日军大规模会战,3月15日-4月9日,历时26天,最终制胜,是为上高会战。
上高会战国军以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兼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为总指挥,投入总兵力约9.5万人,实际参战兵力约7万人。日军以11军团司令官园部和一郎为总指挥,进犯总兵力约6.5万人,并配有战车40辆,飞机150架,实际参战兵力4.2万人。
据第19集团军《上高会战详报》记载:会战毙伤日军官兵15729人,日军第34师团参谋长樱井德太郎因战败自杀,第11军团司令官园部和一郎被大本营撤职。国军伤亡20533人,其中阵亡9541人。
时中央通讯社、国民日报、长沙光华日报、江西国民报、大江日报、长沙阵中报、东南日报等各媒体争相报道,将上高大捷与台儿庄大捷媲美。如1941年4月1日《东南日报》报道:这次大捷是“与台儿庄战役前后辉映的第二次大捷”。4月15日《重庆大公报》报道:“此役俘虏之多,为八一三以来所未有”。4月17日《桂林扫荡报》盛赞:通过上高会战,世界人民足以看到,在远东牵制日军的主力是中国军队,从而更“树立了中国成为亚洲反侵略势力中的地位”。
是役以劣胜优,且力保阵地不失,较之台儿庄战役胜敌而失地,尤觉胜果辉煌,李宗仁亦未免折服。军委会总参谋长何应钦电贺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曰:“捷音远播,举国腾欢,收赣北空前未有之战果,作战国最后胜利之先声。”并在国民参政会上以及面对记者采访时得意断言:上高会战是我军抗战四年来最精彩之作!蒋介石则誉之为“空前胜利”,并称为“胜利之年开胜利之先河”。
胜利之得来,实与总指挥罗卓英及主要将领参谋之果敢决策密不可分。会战至第三天,实为危急关头,其时是守是撤,争议激烈。副参谋长黄华国力主“撤离上高,不予决战”,附和者过半。罗卓英力排众议,坚持决战,曰:“上高以西,无阵地可守!”时某军参谋长来电反对固守上高,罗即予大声呵斥,而战局亦为之扭转。
4 .最具国际影响之战役:仁安羌大捷
国际结盟,共御强敌,罗卓英由最高统帅钦定为远征军司令长官,临时空降异域,以调和内外,折冲樽俎。其间部属连获大捷,扬威国际,可谓史无前例。
1942年4月19日,罗卓英上将命令孙立人师长驰援仁安羌被困英军,以一千兵士,救出七倍于己之盟军,轰动国际。
时罗将军赋诗一首,以婉谢国际记者宣传其事:“救人从井吾何惜,急难�原正此时。四海一家须共喻,乾坤大道不为私。”此诗经记者传播,远扬国际,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