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夏威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大别山,红军,军长夏威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留守广西
抗战爆发时,已经改称为第48军的原15军奉命开赴上海参战,部队临行时,夏威被提拔为第8军团军团长,部队则由继任军长韦云淞率领。据说,白崇禧是怕48军到上海后不听夏的命令,而将他留在了广西,当时黄旭初任广西省政府主席,主持民政;夏威任十六集团军司令,主持军事。
1939年日军侵入广西时,时任第16集团军总司令的夏威等到了上阵杀敌的机会。而他却告诫属下的175师师长冯璜:“抗战是相当长期的,不可把u2018本钱u2019一下赌光。”桂军在夏威的指挥下节节抗击日军,有效的拖延了日军的进展速度,更是有利的配合了中央军在昆仑关战役打的胜仗。不过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日军重整旗鼓,在宾阳发起了反攻(桂南会战)。本来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中国军队措手不及,纷纷败退,夏威的第16集团军也不可避免的属于败军之列。战后,由于要牵制战区司令张发奎,夏威没有受到责难,反被提升为第4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16集团军总司令,并继续在广西率部与日军相持。
1944年10月的桂柳会战,是夏威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当日军对桂林和柳州发起进攻时,夏威为了保存新桂系的实力,主张将主力外调,只留两个新兵师守桂林。结果桂林守军孤军奋战全军覆灭,而夏在知道桂林丢失后又立即命令放弃柳州,使日军顺利占领该地。此役对桂军来说虽然悲壮,但是对于桂军的高级将领来说,实在是难辞其咎。
主政安徽
随着抗战的胜利,夏威又成为胜利受降的既得利益者。他的16集团军总部改组为第8绥靖区,夏威调任第八绥靖区司令,同年冬兼任行政长官公署长官。第八绥靖区司令部设在蚌埠,辖区为皖东北、苏北的三十几个县。当时安徽的省主席是桂系将领李品仙。桂系在抗战时期扎根安徽,将安徽变成了“第二广西”。抗战后,李品仙与夏威,一个在合肥,一个在蚌埠,继续把持安徽军政大权。
桂系将领廖磊和李品仙先后主政安徽。据说廖磊比较得人心,是他打下了桂系在安徽的基础。李品仙主政时间最长,对李、白也很忠心,据说李宗仁的竞选费用便是他从安徽搜刮的。但是李品仙在安徽的残酷搜刮引起了当地民众的不满,加之CC系的攻击,李品仙被迫于1948年下台,省主席一职由夏威兼任。据一些桂系当事人回忆,夏威素无政治经验,无意当省主席,所谓夏威将李品仙逼走的说法,实在是无稽之谈。
1943年夏威在南宁著有《民生主义经济共管制》一书,1946年又作过相关演讲,其要点有:1、土地共管,土地归国家所有;2、工商企业共管,但并不消灭私人资本,只是节制资本;3、一切天然资源,如矿山、森林、湖泊等,应归国有,其中大的由国家投资经营,一般的可以由私人承租集资经营;4、空中、海上、内河、陆路的交通运输,大的概由国家经营,内河轮船、公路汽车,可由地方或私人集资经营;教育、文化、医药卫生、娱乐等项事业,可由公家举办,也可由私人投资兴办。
夏威任省主席期间根据“民生主义经济共管制”,提出了一套施政纲领,主要有:“三公”、“八有”、“四求”、“四尚”等。所谓三公,就是“土地公有、银行公营、儿童公育”(一说为“公教、公养、公医”);所谓八有,就是“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屋住、人人有书读、人人有医药、人人有田耕、人人有工做、人人有自由”(一说为“食、衣、住、行、教育、文化、娱乐、医药卫生”);所谓四求,就是努力革新,求新、求政、求创造、求发展;所谓四尚是关于政风方面的,要求公务人员做到尚实、尚廉、尚公、尚正。夏威上任后,命令怀远县长龙跃在怀远搞新政试点,登记人口、土地、住房、家禽、家畜、各项生产工具等,引起当地人的恐慌。由于战争形势的发展,夏威于1949年初调任华中剿总副司令、华中军政公署副长官,所谓“新政”也不了了之。
1946年底,桂系四十六军(整编四十六师)军长韩练成率该军赴山东作战,归济南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指挥。由于是桂系部队,四十六军也与与设在蚌埠的第八绥靖区总部保持电讯联系,该军的进退行动及驻地位置,夏威全部了解。后来却突然电讯中断,彼此失去了联络,夏威心急如焚,知情有异,但也无可奈何。又过了几天,收听中共广播,才知道四十六军已经在山东莱芜地区被包围歼灭。这是解放战争中,衡宝战役前,桂系军队最为重大的一次损失。
大别山上
1947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遵照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率野战军主力(通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长江中游重镇武汉。
刘邓大军进大别山之初,夏威便率第八绥靖区部队围攻刘邓大军。1947年11月,国民党成立 “国防部九江指挥所”,由国防部长白崇禧兼指挥所主任,集中第五绥区、第八绥区部队、张淦第三兵团、张镇首都卫戍司令部、空军第四军区驻汉口空军、江防舰队等部队,约二十余万人,围攻大别山。其中,进攻大别山的主攻部队为夏威第八绥靖区部队、张淦第三兵团。
夏威第八绥靖区指挥的部队包括,整编四十八师(张光玮)、整编四十六师(谭何易)、整编二十五师(黄伯韬,暂归第八绥靖区指挥)。整编四十八师、整编四十六师是桂系部队,装备一般,每个师约二万三千人。整编四十八师老兵多,战斗力强。整编四十六师新兵多,战斗力稍弱。整编二十五师为中央部队,全师约三万人,装备好,战斗力强。
白崇禧对大别山的进攻部署是:(1)第三兵团张淦部第七军由黄梅经英山、罗田向立煌(今金寨县)方向推进(2)第三兵团张淦部整编二十八师由麻城向黄安方向攻击前进。(3)夏威部整编二十五师(附青年军第二0二师第二旅)以一个旅进至岳西,策应整编四十八师进攻立煌,其余控置于桐城、潜山为战略预备队。(4)夏威部整编四十八师由六安南部之毛坦厂直接攻占霍山,然后经诸佛庵向立煌推进。(5)夏威整编四十六师以一个旅向叶家集攻击,一个旅控制于六安、合肥等地,担任后方交通线的确保。
进攻过程中,张淦部第七军除在漫水河附近遭到解放军小部队抵抗外,未遇有组织抵抗,该军后转至鄂东滕家堡垒、麻城一带。夏威部整编二十五师在衙前镇(今岳西)遇到有组织抵抗,激战一昼夜,后解放军向太子庙方向撤退,该师占领衙前镇后未再前进。夏威部整编四十八师由毛坦厂向霍山进攻过程中,遇解放军有力抵抗,战斗激烈。该师所属一七六旅猛烈进攻,解放军撤至霍山县城,有固守模样。该师继续进攻,经两天多的战斗,始占领霍山县城,解放军向诸佛庵方向撤退。该师进占立煌时,解放军已主动撤出。四十八师向河南商城方向追击,在商城以西之沙窝、白雀园两处与解放军掩护部队遭遇,发生激战,后解放军主动转移,战斗遂告结束。
白崇禧号称“小诸葛”,自诩对付解放军很有“经验”,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他对大别山的解放军采取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紧密配合的所谓“总体战”。他先集中兵力攻占大别山东部核心地带,将刘邓大军击散,然后分区“清剿”;积极修复公路,架设通信网,择定战略要点构筑工事,分派兵力固守;实行保甲连坐制,“筑寨并村”,隔断刘邓大军同大别山人民的联系;利用地主、恶霸、特务,在国民党军所占之处,“恢复地方行政,组织及实施民众组训”,配合军队“进剿”。这些措施给刘邓大军很大伤害。因为很难建立稳固的根据地,刘邓大军陷于无后方作战之中,得不到群众支持、后勤补给困难、招兵难、逃亡多、病亡多、伤兵死亡率高,以致不得不从老根据地抽调整个纵队带装备人员进山支援。
上一篇:张永德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