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阎红彦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陕北,省委,子长阎红彦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929年春,根据陕北特委会关于开展军事运动的决议,阎红彦被派往宜川、延长交界的九殿山寨杨赓五部做兵运工作,失败后又潜回瓦窑堡。1931年2月,阎红彦奉命东渡黄河到山西组织红军游击队,先在“土客”师治贵部任班长,后入吕梁山区组建游击队,负责汾阳联络站组织联络工作;4月下旬,红军西北游击大队晋西游击队第一大队(晋西北游击队)在孝义县娄底村(现西泉村)成立,拓克宽任大队长,阎红彦任副大队长兼第一中队中队长,游击队连战连捷;夏末,山西省主席徐永昌向游击队大举围剿,队伍被困于老鸦掌一带极为狭小的山林中,阎红彦说服大家向西突围;9月3日渡过黄河进入陕北,6日阎红彦被公推为大队长,8日到达安定县;9月10日指挥了平桥战斗,然后进抵保安县(今志丹县),9月下旬部队南下;10月初突袭玉家湾进攻瓦窑堡,然后转移延川永平镇休整,阎红彦成为当地传奇式英雄;10月下旬,高双成旅包围游击队,阎红彦率部顺利突围;11月下旬在南梁地区见到刘志丹,成立新的游击队党委,谢子长为书记,阎红彦为委员。
1932年1月省委将部队编为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2月12日,在甘肃正宁县三甲原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任总指挥,刘志丹任副指挥,李杰夫任政委,阎红彦任第一支队支队长;4月任第五支队支队长;5月进军陕北,游击队在新任总指挥刘志丹的指挥下连战连捷;6月初,阎红彦在甘肃正宁宁头镇战斗中肩部负伤,队委决定由他率陕甘游击队少先队深入黄龙山发动群众;8月游击队政委李艮进行左倾整训,认定阎红彦“有反革命嫌疑”,被打击迫害;8月30日谢子长回游击队任总指挥,率部南下,9月12日攻破照金;12月上旬,省委指示陕甘游击队改为红二十六军,但在左倾形势下,谢子长、阎红彦被“留党察看”,强令二人离开部队到上海中央局受训。1933年1月,谢子长、阎红彦到达中央局,经短期学习审查,被送往河北省委军委工作;5月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成立,中共河北省委随即成立前线工作委员会,阎红彦奉命入孙殿英部组织兵暴,7月成功举行了包头兵暴,拉出一个团,阎红彦任骑兵连长;8月任特务连长;8月27日前委召开扩大会议,阎红彦主张部队到陕北与红二十六军会合,被陈伯达指责为“大西北主义”,阎与陈激烈争吵,结果被撤消职务;11月奉命再到孙殿英部做兵运,任士兵委员会书记,随后派往河北省委军委工作。
军旅生涯
1934年7月,上海中央局派阎红彦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七大;10月到达莫斯科,先后进入国际列宁学院和红军陆大附设的共产国际研究班学习军事。1935年4月,共产国际派阎红彦和刘长胜带秘密电码回国,到北平时得知中央红军已至陕北;12月到瓦窑堡见到毛泽东,中共与共产国际重新联系上。1936年2月,中央指派阎红彦组建黄河游击师并任司令,发动群众解决东征的渡船问题;2月21日率师渡河东征;4月1日,中央军委令陕北红军独立团和几个县独立营合编成立红三十军,阎红彦任军长,蔡树藩任政委,全军共四百六十七人,担任对北线敌军的牵制任务;5月部队回师陕北,改任红三十军政委,宋时轮任军长;6月宋时轮调走,阎红彦重任军长;8月开赴三边;12月到陕西杨虎城部从事统战工作。
1937年8月25日,红三十军改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炮兵营,阎红彦任一二九师留守处主任;9月炮兵营改编为留守兵团警备第三团,阎红彦任团长,留守延安拱卫中央。1939年12月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警三团、警四团、炮兵团合为警备第一旅,文年生任旅长,阎红彦任政委兼关中军分区政委,守卫陕甘宁边区南大门。1940年春,阎红彦奉命到洛川同国民党代表谈判,然后到马列学院和留守兵团军政研究班学习。1942年,阎红彦在中央党校一部军事队十四支部学习,后调三支部学习,参加了整风运动,此间高岗诬告阎红彦“有野心”,中央对阎红彦的历史进行了全面审查,充分肯定了他的历史作用。1945年4月参加了中共七大;9月调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副司令员;11月参加了邯郸战役,改任第三纵队(司令员陈锡联)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46年6月第三纵队出击陇海路;9月参加定陶战役。1947年3月参加豫北反攻;6月30日渡过黄河参加鲁南战役,8月挺进大别山;10月,阎红彦通过做商人资本家工作,筹措到大量布匹棉衣,解决了部队冬衣问题;11月白崇禧围攻大别山,三纵留守大别山坚持内线作战。1948年1月,陈锡联、阎红彦指挥三纵牵敌围绕大别山进行了十八天的“打围子”战斗;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三纵阻击从蚌埠向北增援之敌,12月15日会攻双堆集,歼灭黄维兵团。1949年2月任第三兵团(司令员陈锡联,政委谢富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4月参加渡江战役,第三兵团进驻芜湖地区;10月中旬到湖南常德集结;11月兵团进军川黔,月底解放重庆,阎红彦任重庆军管会主任;12月,中共川东区委和川东人民行政公署成立,阎红彦任党委副书记兼行署主任和川东军区副政治委员,进行清匪反霸土改工作。
建国时期
1951年任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兼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2年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副省长兼中共重庆市委第一书记、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1955年1月被四川省人代会选为四川省(省长李大章)副省长;9月23日被授予上将军衔,任成都军区第一副政治委员,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9月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1959年8月,调任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11月兼昆明军区第一政委、军区党委第一书记、云南省政协主席、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
文革迫害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阎红彦抵触不满情绪增加;8月到北京参加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他在小组会上坦诚而又注意措词地讲了自己的看法,未受到重视;8月23日,云南省第一次出现“炮轰省委”的口号;10月到北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会上有人污蔑“邓小平在淮海战役中动摇,企图后撤”,阎红彦立即站起来反驳,康生很快就把阎红彦列入“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黑名单”,接着江青指使北京“红卫兵第三司令部”增派力量分批南下,帮助云南“紧紧掌握斗争大方向”,集中揪斗阎红彦;11月初,阎红彦回到昆明,受到残酷迫害。
1967年1月2日,昆明“造反派”酝酿“夺权”,他们扬言“哪里抓到阎红彦就地处决”,4日在昆明市中心召开批判阎红彦的大会,为了保护阎红彦,昆明军区司令员秦基伟在当天下午5时,把阎红彦和夫人王腾波秘密送往昆明市郊一个军事要地――距离市区约十余公里的小麦峪(驻扎有省军区一个警备团),6日被抄家;1月7日一大早,造反派大队人马开到云南省军区,硬逼着军区领导立即交出阎红彦,被军区政委张力雄拒绝;1月8日凌晨1时,阎红彦在电话中与陈伯达激烈争吵,大约4点多钟,几天来都没法找到阎红彦的造反派,“根据可靠情报”,开着一队队汽车朝小麦峪冲来,当时阎红彦已经在极度压抑悲观情绪下服安眠药自杀,时年五十八岁,他留下遗言“我是被江青、陈伯达逼死的!”他是唯一一个在“文革”中自杀身亡的解放军上将。
上一篇:陈再道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