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陈再道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纵队,部队,麻城陈再道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陈再道(1909-1993),原名程再道,湖北省麻城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陈再道 - 生平概况
湖北省麻城县人。一九二七年参加黄麻起义。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一师三团排长、连长,十一师十二团营长,十一师十一团团长、师长,红四军副军长、军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副旅长,独立旅旅长,东进纵队司令员,冀南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冀南纵队司令员,第二纵队司令员,中原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河南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河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武汉军区司令员兼湖北省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顾问,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陈再道 - 大事年表
1909年1月生,湖北省麻城县(今麻城市)人。原名程再道。青年时代在大革命高潮的影响下,参加与组织农民协会。 1926年4月参加麻城县农民自卫军。大革命失败后,始终坚持斗争。 1927年9月参加大别山南麓的秋收暴动,11月参加黄(安)麻(城)起义。起义失败后,到黄陂县木兰山地区坚持武装斗争。 192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红四军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参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作战,巩固和发展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1933年1月至6月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一团团长。同年7月至1934年5月任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 1934年7月至8月任红四军第十二师师长。同年8月至1935年任红四军第十师师长。参加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和反“六路围攻”等重大战役。 1935年3月掩护红四方面军主力强渡嘉陵江。4月至同年冬任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长征中,率部三过雪山草地,策应红二方面军北上,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 1936年8月从红军大学毕业后,同月任红四军副军长,10月任军长。率红四军在甘肃靖远以东掩护红四方面军一部西渡黄河。 1936年11月率部参加萌城、田水堡战斗及山城堡战斗。同月至1937年8月任红军援西军第四军军长。 1937年8月至1939年6月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副旅长。 1938年至1939年6月兼任第三八六旅政治委员。在刘伯承率领下,参与指挥长生口、七亘村和黄崖底等战斗。 1938年1月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东进纵队司令员,率部挺进冀南抗日前线,坚持和发展平原游击战争。3月至8月任中共冀南省委委员。7月至8月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独立旅旅长。 1939年6月至1940年5月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青年抗日纵队司令员。 1940年6月至1944年5月任中共冀南区委委员、冀南军区司令员。 1940年8月率部参加百团大战,并领导冀南军民粉碎敌人历次的“铁壁合围”和“扫荡”,开辟、发展和巩固冀南抗日根据地。 1943年4月前往太行山北方局党校学习。10月赴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一部学习。 1945年4月至6月作为晋冀鲁豫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8月起任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委员。9月率冀南纵队参加上党战役。10月率部参加邯郸战役。同月至1946年7月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二纵队司令员。 1946年7月至1948年5月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1946年夏兼任中共冀南区委常务委员,同年11月至1947年8月任冀南军区司令员。 1946年8月率部参加出击陇海路战斗。10月在巨野战斗中,率部在龙固集等地阻击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军达11昼夜,大量歼敌,成为解放战争时期的著名战例。 1947年7月在鲁西南战役中,率部强渡黄河后,统一指挥7个旅,于羊山集地区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六十六师。而又进军大别山,参加宛西、宛、东战役。 1948年5月至1949年2月任中原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纵队党委副书记。在淮海战役中,率领第二纵队,先是转战桐柏、江汉地区,吸引、牵制了敌第十二兵团和第三兵、团,随后参加阻击、合围敌第十二兵团的作战。 1949年2月调任河南军区司令员。3月至6月任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委员。同年5月至1955年3月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务委员。 1949年9月作为华中解放区的代表,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10月至1955年3月任河南军区司令员、党委书记。 1949年12月至1953年1月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1951年10月至1954年11月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 1952年10月陪同毛主席视察黄河。 1954年3月至1955年3月任中南军区第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1954年10月起)。 1955年3月至1967年7月任武汉军区司令员,兼任湖北军区司令员(至1956年8月),1955年5月至1967年7月任武汉军区党委第二书记。 1955年6月至1967年1月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务委员。 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60年10月至1966年冬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 1972年5月至1975年8月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1973年2月至1975年8月任福州军区党委副书记。 1975年8月调任中共中央军委顾问。 1977年8月至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 1977年9月至1983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党委第二书记(1977年12月起)。 1978年3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1978年12月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增补为中央委员。 1982年9月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83年6月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88年7月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第二、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1993年4月6日在北京逝世。陈再道 - 红军时期
陈再道,原名程再道,1909年1月24日,出生在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岗区程家冲的一个贫农家庭。父亲在他3岁时因肺痨去世,母亲领着两个孩子艰难度日。不久在汉口码头当搬运的叔父回乡,帮助他们整理家业,抚养两个小孩。7岁时,叔父把程再道送到程家祠堂念私塾,让他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但程再道未能用心读书,随学随忘,混了两年,就没念下去了。11岁时,母亲又因病去世,他就与叔父学干农活,农闲时还学会了蔑匠手艺,编席编篓编篮编筐,上市卖钱,艰苦度日。1926年,程再道17岁,在石河寨农民协会成立会上听了共产党员王树声的演讲,开始真正明白穷人受苦的原因,并得知其它地方都在进行革命活动,知道了董必武等共产党人的事迹。会后,青年人纷纷报名参加农民义勇队,程再道也挤上前报名,登记时因同音缘故,别人将他的姓写成了“陈”,从此他没有改正,便以“陈再道”为名了。这一年叔父病逝,他孑然一身,走上了革命道路。陈再道参加了乘马岗区八乡农民义勇队,次年部队改编为麻城农民自卫军。自卫军从不同渠道搞来十几条步枪,六枝驳壳枪,加上大刀、梭标、长矛等,组成了一支农民武装队伍。他们的第一次行动是打击罗家河恶霸丁枕鱼,之后又捕捉了十几个土豪劣绅,一时农民协会威风大振,汉口《民国日报》还为此作了报道。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革命力量受到巨大损失,处于大别山南麓的麻城,反动势力一时气焰嚣张,开始向农民协会反扑过来。4月下旬,反动组织红枪会纠集了上万人直奔乘马岗而来。农民协会和义勇队寡不敌众退至麻城县城,敌人追至城外,团团围住县城。当时任中共湖北省委及国民党部负责人的董必武听到麻城事件后,命令省警备团一营会同农民运动讲习所的300名武装学生军日夜兼程,驰援麻城。5月16日,国民革命军队到达麻城,红枪会闻风而逃,部队和农协会员乘胜攻打了几个反动窝点,捣毁了红枪会巢穴方家垸。打退了敌人的反攻之后,麻城农民自卫军正式成立,陈再道被编在第3排。此后,自卫军在当地又和敌人作过多次战斗,势力渐渐壮大,声威也传扬四方。“八一”南昌起义后,中共中央于8月7日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号召各地党组织积极组织武装起义。中央精神传达到麻城,人民群众受到极大鼓舞,积极行动起来,很快掀起了一股革命风暴。鉴于这种有利形势,中共湖北省委拟举行黄(安)麻(城)起义。经过周密计划和小型的战斗演习,最后决定实施起义计划,攻克黄安(今改名红安)县城。陈再道所在的麻城农民自卫军第3排奉命赶赴黄安七里坪以北的木城寨一线,构筑工事,准备迎击来援之敌。11月14日,农民自卫军一举攻克黄安,活捉反动县长贺守忠。11月27日,黄安土豪劣绅勾结国民党第30军独立旅秦进忠部4千余人进犯黄安,企图夺回县城,久攻不克。至12月5日夜,国民党第12军任应歧部调一个师奔袭黄安城,革命军与敌激战四个多小时,终因力量悬殊,党组织决定弃城突围,以保存革命火种,黄安于是失守。二十一天后,黄安被国民党反动派血洗城垣。黄麻起义虽然失败,但使陈再道和一大批革命战士从战火中成长起来。
上一篇:王子鱼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