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刘旺(神舟九号航天员)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航天员,神舟,天宫刘旺(神舟九号航天员)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坐在中央位置的刘旺一边控制手柄,一边观察仪表。调整、前进、调整――地面超过1500次的模拟训练,让他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显得举重若轻、镇定自如。
近了,更近了。20米、10米、5米……天宫一号的视线中,飞船已近在眼前。
12时48分,神舟九号的对接环捕捉到天宫一号。它们像轻轻相触的两只飞鸟,以轻盈的身姿掠过青海上空,继续逐日而行。
当飞翔的轨迹如渭水般穿过甘肃与陕西的土地,两个飞行器上12把对接锁准确启动――12时55分,神九飞船与天宫一号紧紧相牵,对接成功!
王焰磊说,对接的时候,航天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在短短几分钟内,要做很多的相应操作,必须要进行适当的精力分配。航天员的厉害之处就在于高度紧张下用有限的精力分配来完成所有的任务。
虽然之前的地面训练中刘旺一直表现很好,但那毕竟是模拟环境,到了太空中,刘旺在首次手动操作交会对接前,先花了4分钟在原地找了一下操作“手感”。之后驾驶飞船行驶了120米并准确地与天宫实现对接。
“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任务过程顺利,结果完美,可以说是又打了一个十环。”飞船系统总指挥何宇说。
航天员系统总体室主任刘伟波表示:“对接得很漂亮,精度很高,对接时间也很快,不到7分钟,而自动对接时大概用了10分钟左右。节省的这3分多钟,就是人脑和电脑相比,人所具有的固有优势。”
从国际上来说,俄罗斯更倾向于使用自动对接技术,但是美国就更倾向于手动对接,比如阿波罗飞船就是由人来手动操作对接的。手动的成功率则更多取决于航天员本身,比如这次我们选择刘旺进行操作,因为在之前的训练中他有很好的表现,不光技术好,而且发挥一直稳定。
在手控交会对接前,地面支持团队分析了三方面风险:一是心理压力大;二是太空中航天员对飞船真实操作的感觉和控制特性在地面上无法模仿;三是空间光照条件可能会造成影响。而从实际的手控对接结果看,航天员克服了影响因素,迈过了这三道关。
“继突破天地往返、出舱活动技术之后,我国完整掌握了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性技术中的最后一项――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这意味着我们具备了建设空间站的基本能力,向着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目标又迈出坚实一步。”
太空之旅
刘旺首夜单独值班
刘旺在第一天承担了比较大的工作量,他首先单独在返回舱值夜班,其他两位航天员休息。
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图为航天员刘旺坐在中间位置。
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开飞船”
6月22日中午12时许,在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组合体正常飞行状态下,航天员刘旺操作飞船姿态控制手柄,对组合体飞行姿态进行控制试验。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实施对飞行器的姿态控制,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当天11时许,航天员景海鹏、刘旺从天宫一号回到神舟九号返回舱,准备实施飞行器姿态控制试验。12时14分,天宫一号停控,航天员手控设备加电,组合体飞行改由神舟九号飞船进行控制。实时画面显示,航天员刘旺操作飞船姿态控制手柄,对组合体实施偏航、滚动、俯仰等3种姿态控制,组合体飞行姿态对航天员各项操作做出准确响应。景海鹏对手控操作提供密切支持,刘洋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密切监视试验过程。
人物评价
“他是我们的小老弟,头脑特别聪明,学习成绩很突出。”杨利伟说。
刘洋:刘师兄是一个沉稳、内敛、冷静的人。他很睿智,有一种触类旁通的悟性。我们每个模拟器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有的延迟误差小一点,有的延迟误差大一点。我看他手控交会对接这么多次,不管模拟器是什么状态,都做得特别好,操作的稳定程度让我很有信心、很钦佩。
景海鹏:他非常聪明,掌握知识扎实,和战友们的感情也很好。可以说,他和我们是最佳组合。刘旺等上天等了14年。他和我一样是山西人,我开玩笑说,他就像老陈醋,越酿越香。
同学张中林:刘旺心态非常稳定,不生气,不计较,积极乐观,勇于拼搏。这大概是宇航员最重要的心理素质了。
在初中同学郭天明眼中,刘旺是一个有恒心、有毅力的人。他说:“初中刚入学时,他的成绩在班里处于中下游水平,但他脑子好、不服输,又能把旺盛的学习势头和好的学习习惯坚持下来,后来他的成绩一跃而为全班前五名,再没掉下来过。”
“秀外慧中”是武守贵对刘旺的印象之一。在上学期间,刘旺的思维不算敏捷,但在他的思维活动中,逻辑性很强,并且能够批判地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问题。看起来慢,但能量很大。“冲量不足,动能有余”也给武守贵留下深刻的印象。
妹妹刘昕:哥哥对自己要求很严,总是默默做事,做到了也从不炫耀。
高中班主任王志宏:刘旺不爱吭声,性格不外露,低调不张扬,但比一般人成熟稳重,干什么都非常认真,能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同学中威信很高。
高中数学老师聂守智:刘旺的成绩虽不是年级最好的,但人品、纪律、为人却是最棒的,和所有同学关系融洽,年年都全票当选班长。
手控交会对接专业支持小组成员、航天员教员王焰磊对刘旺有绝对的信心,他说:“刘旺的操作最为稳定,从开始训练以来,他的所有手控交会对接训练科目从来没有失败过。”“为什么对刘旺有信心,也是因为他在地面训练中钻得深,对于手控交会对接的技能掌握非常下功夫。”王焰磊说。
在亲自给刘旺上过课的胡海霞眼中,这个学生不仅是出色的完成了学习任务,他的勤奋和天赋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凭借择优录取的原则,刘旺将成为中国首个手控交会对接的操纵者。
刘伟波认为,中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的背后,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驾驶员”刘旺操作水平高,心理素质好。“在万众瞩目下,刘旺一点不怯场。我们作了比对,这次操作的对接精度、时间以及偏差,和他地面训练成绩差不多。”
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白延强说,为了让刘旺在任何情形下都能顺利对接,地面设置了不同距离、不同光照条件、不同初始偏差、不同突发事件等无数种突发状况。每一次“刁难”与“突然袭击”,刘旺都逐一通关,成功率百分之百。
执行“神九”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刘旺,也得到了多名专家的称赞。时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从航天员开始训练考核时开始,刘旺的手控交会对接技术就从来没有出现过错误。”在陈善广眼里,刘旺是一名肯钻研、有思想的航天员。
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曾在训练现场突然设置“考题”,刘旺凭借扎实的本领化解了难题。这让周建平赞叹不已。
“个人素质、知识积累,各方面都具备了良好的条件,由他来执行手动对接任务,我们绝对放心。”航天员中心的专家们都这么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