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刘旺(神舟九号航天员)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航天员,神舟,天宫刘旺(神舟九号航天员)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记者在平遥见到刘旺的高中数学老师、高中三年的年级长、入党介绍人之一的聂守智老师时,这位78岁的老人记起,刘旺的成绩虽不是年级最好的,但人品、纪律、为人却是最棒的,和所有同学关系融洽,年年都全票当选班长,历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干部。
班里有一位同学的父亲病重,家里非常困难,刘旺一筹莫展,最后找到分管的老师,非要把自己每月2元的困难补助改发给那位同学。
14年来,刘旺的老师和同学都非常关心刘旺的成长,希望他能早日随飞船登天揽月。当聂老师从电视上看到刘旺说“我14年来的辛苦付出得到了认可。”聂老师当下就流泪了,因为多年来,自己最清楚刘旺的艰苦付出与执着追求,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在初中同学郭天明眼中,刘旺是一个有恒心、有毅力的人。他说:“初中刚入学时,他的成绩在班里处于中下游水平,但他脑子好、不服输,又能把旺盛的学习势头和好的学习习惯坚持下来,后来他的成绩一跃而为全班前五名,再没掉下来过。”
中学时期,刘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爱好广泛,动手能力超强,喜欢音乐,自学了口琴,对他美妙的琴声同学们至今赞不绝口。在体育方面更是突出,篮球、短跑、长跑、跳远、跳高……校运会上,几乎每个项目都能见到他的身影,而且每次都能拿到前几名。
这些,为刘旺后来的航天员生涯奠定了基础。
1988年,刘旺以高出分数线180多分的成绩从平遥一中考入空军飞行学院。与他一同考过的还有同窗好友郝庆文。当时他们同住一间宿舍,在共同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两人也显现出完全不同的生活习惯。
“他总是班里边早出晚归的那个人,一直是学习型人才,文化课始终保持在班级前十名。三年的高中生活里,刘旺每次都是全票当选班长。”郝庆文回忆道。
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刘旺曾在郝庆文家借宿过一段时间。而对于郝庆文“早恋”,刘旺也经常劝其要好好学习,不要因为谈恋爱而影响前途。正值青春时期的郝庆文对于刘旺异于常人的成熟思想自然无法理解,二人因此还冷战过一段时间。
2018年4月,获得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机与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空军生涯
1988年高考前,刘旺第一次违拗母亲,执意要当飞行员。母亲刘翠莲怎么也不想让独子去当飞行员,但平时成绩优秀,且已被保送至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刘旺却心意已定。那年高考,他比招飞要求的分数高出100多分。
1988年,19岁的刘旺说服家人,以超出高考重点录取分数线38分的优异成绩从平遥中学考入空军飞行学院。
从长春飞行学院毕业时,凭着四年全优的成绩,空军向他颁发了当年唯一一份全优学员证书。
1992年11月5日,空军驻河南商丘某部从某飞行学院接收了刘旺等第四期新飞行员。刘旺等学员在该部进行了为期近一年的训练,高副政委还说,刘旺从飞行学院毕业时,是那一届唯一的“全优学员”,并且在职务上比同期学员高定一个等级,在该部结业考核时,他还是“全优学员”。正是经过在商丘近一年的训练,刘旺才从一名飞行学院的学员,成长为了一名真正的飞行员,完成了从学员到飞行员的华丽转变,也为他成长为航天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有一种不同于同龄人的稳健和成熟。”说起刘旺这个人,唐晓露首先评价他的心理素质特别好。他说,在一次飞行训练时,刘旺遇到了飞机着陆时减速伞打不开的特情,如果处置不当,会造成飞机冲出跑道,甚至可能造成飞机损坏、飞行员受伤等严重后果。当时,刘旺很镇定,立刻报告飞行指挥员,同时冷静地操作飞机,直到使飞机安全停稳,成功化险为夷。
“他有不同于同龄人的执著精神。”唐晓露说,“刘旺很爱学习,很喜欢看书,悟性非常好,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执著精神。”唐晓露说,曾经有一次,午休时间,刘旺躺在床上脑子里还想着飞行中遇到的难题,先后3次起床查阅资料,但还是解决不了,就去敲住在隔壁唐晓露的门,两人讨论了一阵子还是没弄明白,他就直接去找教员,直到彻底弄明白才安心午休。
生活中,刘旺是个好大哥
也正是凭着这股劲头,刘旺在预校、飞行学院、训练基地学习训练期间,被评为“全优学员”。唐晓露告诉记者:“u2018全优学员u2019这个荣誉是很难得到的,每门功课都要超过90分,有时候好几期都评不出一个来。”
前排左二为刘旺。
生活中的刘旺是什么样的?作为老同学、老战友,唐晓露说,刘旺的生活非常规律,生活习惯特别好,身体素质很好,喜欢打篮球,也打得很好。
“刘旺平时话不多,为人很沉稳,很乐于助人。”唐晓露说,在生活中,他就像一个老大哥,对人很好。不仅有物质上的帮助,更有精神上的温暖。遇到战友有解不开的疙瘩,他都会主动去找他谈心,帮他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战友们也都喜欢和他聊天。但刘旺为人又很低调,从不张扬,也不摆架子。
说起在商丘军营之外的生活,唐晓露说,当时每年麦收季节,都会帮助老乡们割麦子。那时,还没有收割机等大型机械,都是人工用镰刀一点一点地收割,刘旺割麦子很在行,割得又整齐又迅速。来自城市的唐晓露没有割过麦子,也不会使用镰刀,总是落在后边,每次都是刘旺把自己的割完后,去帮助唐晓露割,虽热得一身汗,但他毫无怨言。
1993年9月,刘旺以优异的成绩从空军商丘某训练基地完成某型歼击机改装任务后,被分配到我所在的空军驻郑州航空兵某团。
刘旺一到部队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同批的飞行员大都为中尉军衔,而他却是上尉军衔。原来,飞行学院为了激励学员有这样一项政策:凡毕业时被评为“全优学员”的学员可获得高一级的职务和军衔。刘旺正是因为毕业时被评为“全优学员”,才获得了上尉军衔。在“全优学员”背后,刘旺付出的是别人无法想象的努力。我想,刘旺能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优秀的航天员,也正是他不懈努力的结果。
1996年年初,根据《空军报》领导的指示,我去采访此时已是部队优秀飞行员的刘旺。
“到部队还不到三年就成为优秀的飞行员,刘旺一定有过人之处吧?”我先采访了当时分管飞行训练的副团长李武。李副团长介绍,刘旺同批的飞行员各方面素质都较高,就领悟能力来说,刘旺更为突出。他能很快将数千个飞行参数记在脑子里,日常训练也最为刻苦。刘旺平时还爱琢磨问题,也敢于向教员和技术骨干提出不同见解,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
一次在听飞行教员讲授编队协同练习课时,他认为其中三个数据有偏差,但在资料中又找不到准确数据。为弄清楚这个问题,他利用课余时间反复画图形、推算,终于算出了准确数据。这个数据不仅可以提高飞机准确到达预定位置的概率,也提高了训练效率。
还有一次参加空靶训练科目经验交流会时,一位技术骨干介绍自己根据飞机空速、俯仰角和风速的不同变化,灵活掌握瞄准点和射击时机。刘旺觉得这位技术骨干的经验缺乏科学依据,当场便提出了疑问。事后,刘旺根据空速、风速、俯角、仰角等飞行参数的变化情况,计算出不同的瞄准点位置。他与这位技术骨干一起做实验,一次一次试飞照相,一片一片判读胶卷,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修正误差,直到确保准确无误,为部队空靶训练探索出一条科学施训的新路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