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李如松(名将)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日军,平壤,朝鲜李如松(名将)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四月,鞑靼土蛮犯辽东,李如松率轻骑追击捣巢,与数万鞑靼骑兵遭遇,李如松率所部三千余人浴血奋战,阵亡于 抚顺浑河一带,终年五十岁。
万历皇帝闻讯后“痛悼”,令具衣冠归葬于 顺天府(今北京)宛平县长辛店之西南。并追赠李如松为 少保、 宁远伯,赐 谥号“ 忠烈”,为他立祠,并以其弟 李如梅代总兵。
人物评价
总评
在明代,以李如松为代表的李家和以 麻贵为代表的麻家被并誉为“ 东李西麻”, 万历三大征,李如松参与或指挥了其中两场战役。综观李如松一生用兵,深谙兵法,奇正相辅,一往无前,悍勇有貔虎之威,狡计有枭狐之谋,平壤攻坚战石破天惊、 碧蹄馆遭遇战打得气壮山河、龙山奇袭战一剑封喉。《 明史》称赞道:“将门有将,得无愧乎”。
历代评价
梅国桢:其子李如松、 李如柏、 李如桢,皆负大将之才。
陈懿典:今事将两月,天兵四集。 魏学曾既已身亲督战,又加以 叶梦熊、 朱正色之戮力,李�d、李如松之奋勇, 梅国桢之请缨, 沈思孝之犄角,谓宜贼党寒心,天威震迭,灭此而后朝食。
史孟麟:退虏之功,李如松尚矣。 麻贵之力战、 董一元之捣巢,是其次也。
赵志皋:①壬癸以来,七八年间,国家多大师。往往张皇部署,东西策击斤斤云。而李氏世将家,往往兄弟连行间多有功。……督尤骁健敢勇,冠诸弟。西噎�(拜)东护朝鲜,两事俱为帅主名,其功最最。……呜呼,可以死矣,是真宁远子。 ②举世薄纯,绮李将军,侯者子介胄往往感激於右文。李将军以效死成明君之举,不陨其家,岂不烈烈丈夫哉。古大将毕命戎事者绝少,然主遇亦不薄,乃蝉联阀阅,不及忠烈之半,嗟乎忠烈,君恩不朽,足死矣,足死矣。
徐光启:而先登者多南将,提督李如松不能无内忌。欲立奇功,辄深入,是以有碧蹄之败。
谷应泰:方李如松平壤大捷,李如柏进拓开城,四道复平,三倭生絷,廓清之功,可旦夕(阙)。而乃碧蹄轻进,兵气破伤,功亏一篑,良足悼也。
张廷玉:自俺答款宣、大,蓟门设守固,而辽独被兵。成梁遂擅战功,至剖符受封,震耀一时,倘亦有天幸欤!麻贵宣力东西,勋阀可称。两家子弟,多历要镇,是以时论以李、麻并列。
个人作品
李如松曾作有《大明东征提督李如松赠朝鲜都休察使 柳成龙》一诗:“提兵星夜到 江干,为说三韩国未安。 明主日悬旌节报,微臣夜释酒杯欢。 春来杀气心犹壮,此去妖氛骨已寒。 谈笑敢言非胜算,梦中常忆跨征鞍。”
家族成员
有考证说李如松祖籍为 陇西,唐朝末年为避乱迁入朝鲜,祖上旅居朝鲜的先祖可以追查四代,名为:李哲根穗、李哈山、李厦霸努、李把图理。李把图理的儿子“李膺尼,洪武渡江归附”明朝,归附后“授总旗”,高祖李英,授世 铁岭 指挥佥事,从此李氏便在铁岭安家落户。到了李如松的父亲 李成梁这一代,李氏一门世袭官爵,族亲旺盛,成了明朝以来铁岭著名的大户。
隆庆、万历年间,李成梁出任辽东 总兵官,镇辽二十二年“身经百十余战,刀痕箭瘢,遍体残伤”,先后奏大捷者十,号称“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所未有”。其用兵勇敢果决,善用计谋,敢于深入,多次以轻骑出塞数百里直捣敌军腹心,打败 女真人和蒙古各部的侵扰。
史料记载
《赠少保宁远伯李忠烈公墓志铭》
《 明史纪事本末·卷六十二·援朝鲜》
《 明史纪事本末·卷六十三·平 �拜》
《明史·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六》
考证争议
身份
李如松祖先虽然是自朝鲜内附中国东北,但经过好几代人,早已融入辽东汉族,一贯被视为汉族人,例如清末 章炳麟起草革命宣言就赞扬其父:“愿吾辽人,毋忘李成梁”,即把其父亲李成梁当做汉族的 民族英雄。朝鲜 英祖对明末逃亡到朝鲜国内的明朝遗民后裔也予以“世世免役”的优待,并编纂《华人录》,以为免役的依据。《华人录》中就有李如松的后裔,可见 李朝把李如松及其后裔视同为汉人。
死因
关于李如松战死的原因,有两种说法:
轻率出兵中伏战死
这种说法,也是常见的一种,即《明史》李如松部分中所说的土蛮进犯时,李如松犯了 冒险主义的错误,轻率 骑兵直捣其老巢,结果中伏力战而死。不过这一说法也存在争议,因为按照《明史》的记载,李如松应为出奇兵偷袭敌军,而且李如松经历了碧蹄馆之战后,应该更加警惕,怎会无故中伏。而相对来说,第二种明朝著名火器专家 赵士祯的《神器谱》中所收录的一篇他写给皇帝的奏折中的说法就更加合。
叛徒出卖而死
明朝火器专家赵士祯的《神器谱》收录过一篇叫《恭进合机铳疏》的奏折,前文用大段文字向皇帝建议使用合机铳,文中提议增强武力,改进火器。再说一些将领“专以双粮厚赏,招养夷丁,驱我华人,为虏奴仆,辱我族类,馁我士气”赵士祯劝皇帝与其花费钱粮安抚异族诸酋,“不如置我前据利器”,“丑类狼子野心,养之不惟贻患后日”。其后,便举例说明异族之患:“臣见辽左降虏李平胡者,以朝廷高官厚禄,以 宁远两世抚育之恩,毕竟阴泄主帅出塞之期,使李如松身膏草野,暴骨塞外,中国有坠将覆军之辱,伊谁致之?平胡受恩深重者如此,馀可知矣”也就是说李如松手下的一个外族投降者李平胡向敌军泄露了消息,才导致李如松战死,虽说《神器谱》的记载不是官方的,但还是比较合理,可以参考。
后世遗迹
墓葬
李如松墓位于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催阵堡乡 小屯村,属于李成梁家 族墓。墓前尚存部分石人、石马、石羊、石人装束仍可见,石马石羊形态仍可辨。
1958年,北京丰台区赵辛店出土《李如松墓志》。2011首博特展“回望大明-走进万历朝”展览的李如松所带玉带板,为北京 丰台区赵辛店李如松墓出土。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