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刘熙载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咸丰,草书,光绪刘熙载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同治即位后,清廷起用旧臣。同治二年(1863年),刘熙载两次接到催促返京命令,约于这年夏秋之际回到北京。
同治三年,补国子监司业。这年秋天,被任命为广东学政,补左春坊左中允。刘熙载经湖南抵广东,督学广东,作《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四箴,劝勉学子。“视广东学,一介不苟取。诸生试卷无善否,毕阅之。试毕,进诸生而训之,如家人父子。”(萧穆:《刘融斋中允别传》)在此期间,与广东学者陈澧相见讲学甚契。三年任期未满,于同治五年请长假,经江西回故里,从此脱离官场。
同治六年,刘熙载应敏斋聘请,主讲上海龙门书院,直至光绪六年(1880年),历时14年。“与诸生讲习,终日不倦。每日必一一问其所读何书,所学何事,讲去其非而趋于是。丙夜,或周视斋舍,察诸生在否。”(俞樾:《左春坊左中允刘君墓碑》)时人誉之为“以正学教弟子,有胡安定风。”(《清儒学家·融斋学案》)刘熙载主讲上海龙门书院时,著名学者俞樾主讲于杭州沾经精舍,两人过从甚密,齐名当世。
光绪六年(1880年)夏,刘熙载因寒疾久不愈,思回兴化,由友人萧穆等护送经苏州回故里。
光绪七年二月乙末,刘熙载卒于故居古桐书屋,享年69岁。“诸生千里赴吊,诵其遗言不衰。光绪壬午,奉旨入《国史·儒林传》,有u2018品学纯粹,以身为教u2019这褒。龙门诸弟子公建祠于松江郡城。郡守陈�y声就祠旁建融斋书院,以志不忘。”(《民国续修兴化县志·人物志》)
刘熙载在其晚年所撰的《寤崖子传》中,自述生平说:“仕皆师儒之位,自其为诸王师,为太学师,与夫在乡塾为童子师,客游为远方士子师,出处不同,而视之未尝不一也。”又说:“于古人志趣,尤契陶渊明。其为学与教人,以迁善改过为归,而不斤斤为先儒争门户。”《清史稿·儒林传》品评他的一生说:“平居尝以u2018志士不忘在沟壑u2019、u2018遁世不见知而不愠u2019二语自励。自少至老,未尝作一妄语。表里浑然,夷险一节。”可以说,终其一生,表现了书生本色,儒者气象。《清史稿》、《民国续修兴化县志》、《清代七百名人传》、《清代朴学大师列传》等均有刘熙载传。
刘熙载毕生事业,主要在治学与教学两方面,两者相辅相成,身兼学者与导师。他博学多能,治经,无汉、宋门户之见,不好考据,熟于周秦诸子书。“自六经、子、史外,凡天文、算术、字学、韵学及仙释家言,靡不通晓。而尤以躬行为重。”(俞樾:《左春坊左中允刘君墓碑》)在龙门书院讲学期间,整理教学随笔成《持志塾言》,总结治学必得成《艺概》、《四音定切》、《说文双声》、《说文叠韵》,删订文稿诗作成《昨非集》,自同治六年至光绪五年先后刊行,辛苦汇刻为《古桐书屋续刻三种》,于光绪十三年刊行。
《艺概》是刘熙载最重要的著作。刘熙载在《艺概》中,通过“举此以概乎彼,举少以概乎多”(《艺概·叙》)的方法,分别论述了古典诗、词、曲、赋、散文,以及书法等的历史流变、创作理论和鉴赏方法,提出了不少启人心智的真知灼见。全书共六卷:《文概》,339条,论古代散文;《诗概》,285条,论先秦至宋代的诗歌;《赋概》,137条,论赋;《词曲概》,159条,论词曲;《书概》,246条,论书法;《经义概》,95条,论文章作法。国学大师李详认为此书是我国文艺理论批评史上,继刘勰《文心雕龙》之后,又一部通论各种文体的杰作。 《游艺约言》。“游艺”取义于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全书166条,内容与《艺概》相类,以朴记形式,谈文论艺,主要论诗文、书法。
《持志塾言》是刘熙载的教学随笔。“持志”为其课徒书斋名,取《孟子·公孙丑上》“持其志,无暴其气”句意。“塾言”为其塾中讲贯,“有不及举古人之辞,但自言之,以取易明者,则随笔而存之,盖以便学者之复习也。”(《持志塾言·叙》)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有“立志”、“为学”、“穷理”、“存省”、“扩允”、“克治”、“力行”诸篇,下卷有“尽伦”、“立教”、“人品”、“才器”、“致用”、“济物”、“正物”、“处事”、“处境”、“处世”、“天地”、“心性”、“礼乐”诸篇,以“格物致知”、“明心见性”为纲,格言式地阐示立志、为学、洁身修行以至立事处世等方面的经验教训、目标要求、方法途径。其所论述,既宗程、朱、兼取陆、王,一以慎独主敬为重。
《读书朴记》与《持志塾言》相类,为刘熙载教学笔记的姐妹篇。其中也广泛涉及教育思想、教学经验。
《四音定切》、《说文双声》、《说文叠韵》,是三部关于音韵学的系列性学术著作。《四音定切》,按照开、齐、合、撮四音,把当时通用的《佩文诗韵》重加整理、分类解释。这部韵书原名《切音四韵》以为“�G、意、乌、于”四字能收一切之音,以推开、齐、合、撮,无不矢贯的。《说文双声》和《说文叠韵》,则是刘熙载有感于“六书中较难知者莫如谐声”而编辑的。双声、叠韵都是谐声。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时,还没有反切注音法和双声、叠韵的名称,注字音只是注“某声”或“若某”。宋初,徐铉校订《说文解字》,根据唐代孙�业摹短圃稀罚�加注反切于每字之下。在上此基础上,《说文双声》“韵借徐切,母用许声”,凡许声与徐切之母成双声的字均加辑录。《说文叠韵》则辑录部相同成叠韵的字,“切音从大徐(指徐铉校订的《说文解宏观世界》)。韵部之名从《广韵》。遇字与声古属韵者,则曰u2018通u2019;古属一部者,u2018并归某韵u2019;其非径通而由他韵可通者,曰u2018转通u2019若不在此例,为声,曰u2018协用u2019之字亦有一定韵部,非各部俱可协也。故u2018协用u2019一类于各篇后附之。”另外,“《说文》有大徐本无声,而小徐(指徐铉之弟徐锴所撰《说文系传》有声者,有二徐本皆无声而其字亦可谐声,兹并�L辑为u2018续编u2019附后。不可通者阙之。”以上刘熙载音学三书,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刘熙载传》评为:“于音韵小学确抒卓见。”
《昨非集》,是刘熙载的文艺创作集。书名“昨非”,出自陶渊明《归云来兮辞》“觉今是而昨非”。全书共四卷:《寤崖子》收寓言故事42则,刘氏以为“抑或寤者见之谓之寤,崖者见之谓之崖”,故名。该卷托以史事,杂以议论,与垂先秦诸子寓言相近,是他“意欲自成一子”之作;《文集》收各体散文16篇;《诗集》收古诗、律诗、绝句143首;《词集》收词30阙,又附4首曲和一套6首步步娇。从他的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他一生的主要经历(如《寤崖子传》、《寓东原记》、《鄂城留别》、《山西五十初度三首》、《琼州杂诗八首》等)、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如《己酉闻故乡水灾》、《辛酉雪后过大梁》等)、粹然儒者的人格品质(如《箴言四首并序》、《诫辞四首》等),也可以从中欣赏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多样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