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萧乾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萧乾,冰心,大公报萧乾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今回想起来,当时萧乾确实有点使命感。大轰炸之前,来自中国本土的庚款留英学生均已陆续回国了。那时留在伦敦的中国人,除萧乾之外,主要是十几位马来西亚华侨和使馆以及中国银行的工作人员。萧乾又是旅英华人中唯一的记者。朋友们每提到萧乾在1944年联军大反攻期间当上随军记者那段往事,就认为萧乾准是出入于枪林弹雨之间,冒了好大风险。事实并非如此。萧乾这个人胆子不大。可是每次空袭后,为了报道大轰炸下的伦敦,警报一解除,萧乾就踩着还在冒烟的废墟,踏访落过炸弹的地带。有时地下煤气管道炸裂了,四下里烟雾弥漫;更令人提心吊胆的是角落里的定时炸弹,或尚未爆炸的家伙。萧乾平素大大咧咧,那会儿可丝毫也不敢冒失。
妄图称霸天下的歹徒野心家,总以为可以凭借残暴的狂轰滥炸来征服酷爱自由的人民。大轰炸却恰恰使英国人民抱成一团,攥成一个拳头。打那以后,人们都铁了心,再也听不到苟且偷安的议和声了。一度传说曾主张向希特勒乞和的退位爱德华第八世,也毅然赴百慕大去就总督职。
萧乾是适逢那个岛国在物质生活上最匮乏的时期旅英的。足足有六年,每月吃不上一磅肉,每年只配给两双袜子。朋友请吃茶,得自带糖和茶叶各一小包,香蕉只见过泥塑的。然而在精神方面,那正是这个民族最光彩的时期。在大毁灭的威胁面前,他们昂起头,挺直了腰杆。
这就不能不令人记起当时为英国人民掌舵的丘吉尔。
萧乾 - 七十不惑
萧乾曾羡慕过那些有家谱的人。他们不但能一口气滔滔不绝地背出自己的父亲、祖父以至曾祖父的头衔官职,有的甚而能追溯到更远的年代。
说来可笑,关于萧乾的身世一个很重要的事实,还是靠萧乾淘气兜出来的。
穷人家的孩子究竟更老实还是更淘气,这问题就让社会学家和儿童心理学家去探讨吧。萧乾只记得自己小时爬树上房,逗猫追狗,难得消停一会儿。一回把个堂姑气急了,她脱口骂了萧乾一声:“你这个暮生儿的!”
每个孩子都有爸爸,可萧乾就只有位寡妇妈,萧乾刚懂事就听她说过:“你爹早就死啦。”所以,别的孩子有爹而萧乾没有!可萧乾从来也没想到问问萧乾爹是什么时候死的,那当儿萧乾多大。被骂作“暮生儿的”之后,萧乾就拽着萧乾妈的大襟,死乞白赖地刨根问底。这才知道,原来在萧乾呱呱落地一个月前,萧乾爹就撇下萧乾们娘儿俩走啦。
那年月既不兴身份证,也不讲究出生登记。可是小时候每到腊月十七,说萧乾长尾巴了,就得一位位地给长辈叩头。照例先作个揖,跪下来,连叩三下。萧乾妈妈还总是让萧乾先给婶婶叩,接着是老姐姐、三堂兄,最后才轮到她。为了谢谢她的养育之恩,每回萧乾都给她叩上九个响头。所以萧乾早就知道自己按阴历的生日。那时候可以拿皇历算卦。一到年下,新皇历下来了,就算卦玩。算卦先得说出出生年月,是妈妈替萧乾报的“宣统元年,属鸡”。
因此,萧乾一直认为对自己的生辰再清楚不过了。可是1939年为了去英国在香港办理护照的时候,麻烦来了。移民局非要萧乾按阳历填出生年月不可。萧乾对着那张表格发了好一阵子愁。一时又找不到阴阳历对照表,萧乾只好胡填了。当时宣统正在“满洲国”的宝座上,萧乾可不愿当他的子民!所以萧乾索性把年份写成1911年,也就是辛亥革命那一年。日子呢?权将阴历改成阳历吧。于是,萧乾的生辰就成为1911年12月17日。
谁知这么一来,就得改下去了,7年在国外,无论领配给证还是住客栈登记,都只能照护照来填。1949年从香港来到北京,向派出所报户口,那时又是个机会。可萧乾为了图省事,就又照填了。1958年北京大搞普选的时候,又为萧乾提供了一次更正的机会。有位户警到萧乾住的前圆恩寺院子里大声喊:“谁对阴阳历出生年月没把握,可以到派出所来核对。”萧乾还真的动了一下心。怎奈那时候萧乾已被七棍子八棒子打成臭不可闻的大右派,前途一片漆黑,哪还有心思去理会自己的出生年月!还是1979年访美,在耶鲁大学傅汉斯教授家里谈起萧乾这个生辰问题。他随手从书架上拿过一本阴阳历对照表查了查,告诉萧乾应当是1910年1月27日。那年萧乾刚好交七十。活到七十岁,萧乾才闹清楚按照阳历自己是什么时候来到这尘世的!
萧乾 - 冰心姐弟情
冰心的饼干弟弟
“萧乾在他80多岁时去看冰心,还能把《繁星》一字不差地背出来。他从来不写诗,也不背书,可见《繁星》是在他很小时候就耳濡目染记住了的。”作为萧乾的夫人,文洁若介绍说,萧乾一直把冰心当作大姐。萧乾11岁时,与冰心弟弟谢为楫同在崇实小学读书,“当时的冰心就已经是个耀眼的诗人了”。那时的萧乾放学后常常连家都不回,背着书包就和为楫一起到剪子巷中的谢家去玩。
萧乾初中毕业时为了维持生计,进了北新书局当练习生。书局出版了《寄小读者》,给冰心送稿费的就是萧乾。他把冰心的稿费用手绢扎牢在手腕上,一路汗涔涔地骑到剪子巷,还偷偷告诉冰心:书局的实际印数比版权页上写的要多好多,书局在欺骗作家。
萧乾原名萧秉乾,由于“乾”字也可读作“干”,在小学里他就得了个绰号叫“小饼干”。冰心从弟弟那里得知了这个绰号,直到70多年后,冰心仍喊他“饼干”,而冰心的儿女们则叫萧乾作“饼干舅舅”,孙儿辈自然也跟着喊起“饼干爷爷”。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冰心的丈夫和3个弟弟相继去世,冰心有一次对来访的萧乾夫妇说:“我的3个弟弟都不在了,见了‘饼干’,就像见了我弟弟一样。”
萧乾的大姐兼师娘
冰心不仅是萧乾的大姐,而且一度还兼着“师娘”的双重身份。1933年,萧乾由辅仁大学转入燕京大学读新闻,选修了冰心的丈夫吴文藻教授的社会学课。当时冰心在燕京、清华两所大学同时任教,萧乾又成了他们家的常客。
对于这个从小就熟悉的后辈,冰心对待萧乾就像是对待亲弟弟一样,关心他的生活和创作。而冰心的正义感和大无畏的精神也对萧乾影响颇深。两人一直保持着联系,在文学创作上也时有交流。
1957年萧乾因为以亲身的经历写了追述过去书局的文章而挨批。不少人因为害怕被牵连,批萧乾时都上纲上线杀气腾腾。有两个人的发言却让文洁若印象深刻,一个是女作家杨刚,一个就是冰心。她们两人一个强调了萧乾的穷苦出身,一个追述了萧乾在北新书局当练习生的往事,都在曲折地保护着萧乾。文洁若也是冰心的崇拜者
萧乾 - 萧乾夫人
“
萧乾愿意为他做事”萧乾夫人文洁若和青年作家谈萧乾、谈巴金,内容是怀旧的,言语却极轻快。文老总是很慈祥地笑着,直视发言者的眼睛,认真地听。
“萧乾还是题萧乾的话吧!”每次读者递上本子,她总是这样说。然后,用清新俊秀的“洁若体”工工整整地写上“尽量说真话,坚决不说假话”11个字――这是萧乾生前的自勉之言,也是萧乾夫妇与巴金70年友谊的见证。萧乾生前总说,“沈从文教会萧乾做文,巴金教会萧乾做人”;文洁若也说,“一生最大的幸运是认识巴金,他的‘说真话’代表了那一代知识分子的良心”。文洁若一直以“萧乾的夫人”身份出现在公共场合。有人问文老:“您做了一辈子‘萧乾先生背后的女人’,有没有觉得自己的光芒被遮盖了?”她不争辩,只是微笑着轻轻说:“萧乾愿意为他做事。别人做不也是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