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侯喜瑞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演出,农历,武汉侯喜瑞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马富禄先生可谓是文武全才的名丑,尤其一条得天独厚的好嗓子,又亮又甜又“响堂”,听起来真过瘾。那次他反串老生应工的施士伦,在场上的念、做都很规矩、讲究,简直听不出来他是唱小花脸的。
张君秋反串的金大力,也一反平日的胭脂粉相,一张紫红色的脸谱勾得庄重、好看,举止豪迈、粗犷,俨然一副“楞头青”的喜人形象。
裘盛戎扮演的小张妈,更是别具一格,论台风和光彩,还真有点名家小翠花的味道。他在台上整个的表演不是活泼、俏丽的花旦,而是诙谐、风趣、引人发笑,地地道道的彩旦风范。在“抢亲回府”劝说小姐(周和桐反串)那场戏里,裘盛戎插科打诨地说:“我说小姐呀,别装着哭啦,请放心,我们大爷是不会要你的,因为你和我一样,都是唱大花脸的!”这几句临场“抓哏”逗得观众捧腹大笑。
小王玉蓉扮演的褚彪,体态大方,身手矫健,尤其胸前那口二尺多长的“白满”,表演得得心应手,洒脱自如。如果没有扎实的“髯口功”,这场重活儿是应不下来的。除上述之外,其他几位串演的角色也都有声有色,维妙维肖。从场内阵阵的掌声和此起彼伏的喝彩声,足见这些艺术家们的演技水平确已达到了登峰造极、游刃有余的境界。
1961年12月22日,农历辛丑年十一月十五日:上海文化局和剧协上海分会邀请侯喜瑞、刘仲秋、钱宝森、小毛豹举行观摩演出会上海文化局和剧协上海分会联合举行观摩演出会。邀请中国戏曲学校教师侯喜瑞、刘仲秋、钱宝森和宁波市京剧团老艺人小毛豹分别演出京剧《牛皋下书》、《打棍出箱》和《坐楼杀惜》。 1962年1月15日,农历庚子年十一月廿九日:侯喜瑞收赵志远为徒
侯喜瑞在北京崇文门里鸿宾楼收天津17岁的赵志远为徒,是为侯喜瑞的关门弟子。拜师会十分隆重。萧长华、马连良、谭富英、苏连汉、叶盛兰、裘盛戎等到场祝贺。随后,侯老手把手亲传侯派代表戏:《阳平关》、《连环套》、《取洛阳》、《牛皋下书》、《青风寨》、《法门寺》、《回荆州・芦花荡》等。 1962年3月,农历壬寅年:张君秋、高盛麟“走马换将”
由中央文化部主持,以武汉高盛麟和北京张君秋两人为主,各带一个演出小组进行了一次难得的交流演出,当时《人民日报》在报道中将这种演出形式称之为“走马换将”。张君秋为北京京剧团头牌旦角演员,高盛麟则为武汉京剧团武生台柱,论名气,二人在全国京剧舞台皆享有盛誉,可相伯仲和媲美。 其时,张君秋正值盛年,些番南下交流,仅有陈少霖、刘雪涛、李四广、钮荣亮等几人随同,演出班底则为武汉京剧团。他来汉为武汉京剧团作助演,武汉文艺界齐到车站欢迎,演出中一票难求,场场演出爆满,掌声经久不衰。武汉京剧名家高百岁、关正明、王婉华等均配合演出,亦轰动三镇。除了拿手戏《望江亭》、《状元媒》、《诗文会》等代表作外,还演出了《玉堂春》、《凤还巢》、《秦香莲》等剧目。其中与武汉市京剧团联合合演《四郎探母》,关正明、高百岁分饰前后杨四郎,杨菊萍饰萧太后,高维廉饰杨宗保,董少英饰佘太君。联合演出《红鬃烈马》,张君秋与李蔷华、陈瑶华分饰王宝钏,高百岁、郭玉昆、关正明分饰薛平贵,王婉华饰代战公主。此二场戏连团体票也不出售,个人限购2张,最高票价为1元8角。
武汉高盛麟北上赴京演出,仅带倪海天、朱宝康、陈鸿钧、杨正义等人,其余由北京京剧团配演,其中有裘盛戎、谭元寿、马长礼、张洪祥、李世济、李毓芳等配合演出。演出一月余,四月中圆满返汉。其间场场暴满,轰动京师,那些挑剔得有些“排外”的北京戏迷也不得不佩服高盛麟的功夫。特别是形成了街谈巷议杨派武生艺术氛围,北京艺术界的名家和理论家还召开了研讨会,对高的武生艺术进行了艺术分析和充分肯定。宗师萧长华老先生亲自为高先生配戏演出赞高的《挑滑车》,称其扑、跌、腾、翻,整场步伐一步不乱。在北京先后演出了《挑华车》、《英雄义》、《铁笼山》、《洗浮山》、《走麦城》、《连环套》、《长坂坡》等戏,颇受好评,特别是《铁笼山》一剧,被杨派专家朱家�昧形�榜首。期间周总理、李先念、彭真等都多次观看演出并与高亲切会见,而以萧长华以及侯喜瑞为首的富连成科班在京之喜、连、富、盛、世、元、韵,各科师兄弟场场不拉,京剧武生名家孙毓�摇⒗钌俅骸⒄旁葡�、厉慧良、王金璐等先后或多次到场,台上观摩,台下切磋,交流气氛极为热烈,在京掀起了热议杨派武生艺术的热朝。
高盛麟与北京京剧团联合演出《连环套》,高盛麟饰黄天霸,裘盛戎饰窦尔墩,谷春章饰朱光组(原定其师叶盛章),马长礼饰施公,高宝贤饰彭朋,张洪祥饰梁九公。演于北京展览馆剧场,两天演出的6000多张戏票,两小时一抢而空。演出中,高、裘二人各展所长,工力悉敌,台下观众应接不暇兴奋不已。演出后,观众在场外将他们重重包围,高呼二人之名。氛围热到极至。
高盛麟与北京京剧团联合演出《长坂坡》,高盛麟饰前赵云后关羽,裘盛戎饰曹操,马长礼饰刘备,李毓芳饰糜夫人。
高盛麟与北京京剧团联合演出《走麦城》,马盛龙、刘盛通、高宝贤均参加合作饰廖化等,谭元寿则饰高之马童。高的关羽形象,被专家和观众称为有天上关帝威严,有人间英雄气概,各场演出后,总是在暴风雨般掌声中多次谢幕。
高在京期间,又由北京文化局在广和剧场组织两次艺术报告会,由高先生作武生艺术的报告,受到文艺界听众和北京各剧团武生演员们、戏校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这次走马换将,文化部还下达二人各自收徒任务。因此,张君秋在武汉收了陈瑶华、王婉华为徒,高盛麟在北京收了杨少春、李可后,茹富兰坚持要高收其子茹元俊为徒,并要茹元俊正式磕头拜师收为高先生的入室弟子,后四团又推荐俞大陆拜高为师。经高推荐,裘盛戎也收陈鸿均为徒。此次张、高二人走马换将时间一个多月,掀起了京剧在京汉两地的高朝,一直在梨园传为佳话。
1966年8月23日,农历丙午年七月初八日:北京市文化局和“文学艺术家联合会”的作家、艺术家和干部被批斗 北京市文化局和“文学艺术家联合会”的作家、艺术家和干部老舍被拖到文庙批斗毒打,共29人,包括老舍、骆宾基、荀慧生、白云生、侯喜瑞、顾森柏、方华、郝成、陈天戈、王诚可、赵鼎新、张孟庚、曾伯融、苏辛群、季明、张国础、商白苇、金紫光、王松生、张增年、宋海波、张治、张季纯、端木蕻良、田兰、江风、肖军等。
当天上午,北京大学和北京第八女子中学的红卫兵学生闯到文化局和文联机关,对那里的“牛鬼蛇神”动手施暴。几个女红卫兵用铜头皮带劈面抽打肖军,给他挂上了“反动文人肖军”、“反革命份子肖军”等几块大黑牌子,还在他的名字上画了红色的大叉子,并且把他的头发剪掉。
下午3点,在烈日下,这29人被一个一个叫出来,排成一排站在院子里。每叫出来一个人,就在这个人的头上套上一块写着他的名字和罪名的牌子,4点多,这29人被用两辆大卡车,从他们在西城区的机关被运到东城区国子监“文庙”的院子里。那里曾是皇帝时代的最高学术和教育机构,后来成为首都图书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