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侯喜瑞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演出,农历,武汉侯喜瑞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侯喜瑞(1892-1983)京剧净角。字霭如,河北衡水人,回族。诞辰:1892年,光绪十八年(壬辰);逝世:1983年2月22日,农历癸亥年正月初十日。,
侯喜瑞 - 个人概述
侯喜瑞(1892~1983),京剧演员,工架子花脸。回族。原籍河北衡水。11岁入喜连成科班,为该社最早成名的八大弟子之一,曾从李寿山学梆子老生,从萧长华、韩乐卿学京剧,后拜名净黄润甫为师,得其真传。融合各家之长,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世称侯派。他在表演上注重形式美,矫健、细腻、唱念口劲严紧、字韵准确,常用炸音、沙音、立音,讲究顿挫。武功精湛,身段利落。他利用长腰、立腰等以弥补身材瘦小之不足。他的脸谱形象生动,尤以细致见称,自成一家。他晚年执教于中国戏曲学院和北京戏曲学校等艺术院校,文化大革命期间备受迫害。弟子有马崇仁、尚长荣、袁国林等。有名的形象有《战宛城》的曹操 、《取洛阳》的马武 、《连环套》的窦尔墩、《法门寺》的刘瑾、《清风寨》的李逵等。他又擅演重要配角,如《回荆州》的张飞、《失街亭》的马谡、《群英会》的黄盖等。他在《 朱痕记 》里饰的李仁,《荒山泪》里饰的杨德胜,均极尽绿叶牡丹之致。著有《学戏和演戏》。
侯喜瑞 - 职业生涯
幼入喜连成科班(后来改为富连成)喜字科,先学梆子老生,又从萧长华、韩乐卿学架子花脸。 他出科后拜黄润甫为师,都得实授,颇能再现黄派的神韵。他曾与杨小楼、高庆奎、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孟小冬众多名家合作,曾经在富连成社担任武生净行教师,晚年在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市戏曲学校任教,许多学生都得到他的教益。但能得其真谛者不多。
侯喜瑞 - 活动年表
1920年9月18日,农历庚申年八月初七日:张勋1920年堂会第一天
张勋在天津英租界耀华里自办大型堂会第一天。名角荟萃,阵容整齐。余叔岩、杨小楼、梅兰芳、陈德霖、刘景然、罗福山、尚和玉、龚云甫、郝寿臣、侯喜瑞、王凤卿、慈瑞全等都参与演出。 演出剧目 倒第三《连环套》(杨小楼,郝寿臣) 压轴《木兰从军》(梅兰芳,王凤卿) 大轴《骂曹》(余叔岩) 1920年9月19日,农历庚申年八月初八日:张勋1920年堂会第二天 张勋在天津英租界耀华里自办大型堂会第二天。名角荟萃,阵容整齐。余叔岩、杨小楼、梅兰芳、陈德霖、刘景然、罗福山、尚和玉、龚云甫、郝寿臣、侯喜瑞、王凤卿、慈瑞全等都参与演出。两天堂会戏结束后,张勋设宴款待艺人,席间给每个演员发红包。余、杨、梅“三大贤”拿的是第一等戏份,每场一千零七十元,所带配角,戏份另开。 倒第三《林冲夜奔》(杨小楼) 压轴《木兰从军》(梅兰芳,王凤卿) 大轴《定军山》(余叔岩) 1922年10月,农历壬戌年:程艳秋首次赴上海演出 程艳秋首次赴上海演出,演于亦舞台,同行有罗瘿公、荣蝶仙、吴富琴、李多奎、侯喜瑞等。 在上海,程艳秋在罗瘿公陪同下拜访了康有为、陈散原、袁伯夔、周梅泉、樊樊山、陈叔通、金仲荪、吴昌硕等前辈。
后因上海警察找余叔岩麻烦,小报也散布流言蜚语,余叔岩只身返回北京,使得头牌空缺。于是程艳秋改挂头牌,特邀王又宸助演。
1922年12月16日,农历壬戌年十月廿八日:中和园1922年12月16日演出 本日中和园日场演出京剧。 演出剧目 大轴:《宝莲灯》带“打堂”(尚小云饰王桂英,马连良饰刘彦昌,侯喜瑞饰秦灿) 1923年,农历癸亥年:天津李士伟家堂会 天津李士伟家堂会,压轴言菊朋、章小山、侯喜瑞《宝莲灯》,大轴程艳秋、程继先《奇双会》。
1923年3月10日,农历癸亥年正月廿三日:程艳秋首演《红拂传》 程艳秋于北京华乐园日场首演《红拂传》。程艳秋饰红拂,侯喜瑞饰虬髯公,郭仲衡饰李靖。
1923年8月18日,农历癸亥年七月初六日:程艳秋首演《风流棒》 程艳秋于北京华乐园日场首演《风流棒》。程艳秋饰李珠英,王又荃饰荆瑞草,侯喜瑞、荣蝶仙、郭仲衡、张春彦合作演出。
1924年8月8日,农历甲子年七月初八日:程艳秋组鸣盛社 程艳秋改组和声社为鸣盛社,社长为其岳父果湘林。因罗瘿公病逝;编剧金仲荪,罗之未竟遗作《碧玉簪》,由金仲荪接手完成。“鸣盛社”的班底有李洪春、曹二庚、慈瑞泉、文亮臣、张春彦、侯喜瑞、王又荃、吴富琴等原和声社老伙伴;王瑶卿先生则退出,搭入尚小云、谭富英的重庆社。在北京三庆戏院演出。
1925年8月20日,农历乙丑年七月初二日:鸣盛社改为鸣和社 在鸣盛社支持一年有余后,社长果湘林先生不胜劳烦,程艳秋亦不忍老岳受累,决定自行出面组班,特聘梁华亭先生任社长,经理内外社务,改组鸣盛社为鸣和社,班底成员有郝寿臣、侯喜瑞、曹二庚、慈瑞泉、郭仲衡、文亮臣、金仲仁、王又荃、周瑞安、李洪春、张春彦、董俊峰、李多奎等原和声社老伙伴。请高登甲先生抱本子任后台管事,文武场面则有琴师穆铁芬、鼓师杭子和、陈鸿寿及锡子刚等。由金仲荪任编剧,程艳秋挂头牌自兼编导和唱腔身段设计。
1925年9月12日,农历乙丑年七月廿五日:尚小云首演《林四娘》 本日协庆社在中和园打炮。其中《林四娘》为初次公演。 演出剧目 《贪欢报》(尚富霞) 《殷家堡》(九阵风,茹富兰) 《马上缘》(小翠花) 《林四娘》(尚小云,言菊朋,侯喜瑞) 1925年12月3日,农历乙丑年十月十八日:言菊朋自协庆社辞班 协庆社在三庆园夜戏,尚小云贴演《红绡》,侯喜瑞、朱素云、范宝亭、尚富霞演出。谭小培、王长林在压轴合演《天雷报》,而把言菊朋与尚富霞的《胭脂虎》派在倒第三。言菊朋演完辞班。 1925年12月4日,农历乙丑年十月十九日,晚:1929年12月4日三庆园演出 本日协庆社在三庆园演出夜戏。 演出剧目 压轴:《闹府》(谭小培) 大轴:《巴骆和》(尚小云,茹富兰,王长林,侯喜瑞) 1925年12月12日,农历乙丑年十月廿七日:程艳秋首演《文姬归汉》 程艳秋于北京三庆园日场首演《文姬归汉》。程艳秋饰蔡文姬,王又荃、王瑶卿、郭仲衡、贯大元、周瑞安、侯喜瑞、曹二庚合作演出。 1925年12月17日,农历乙丑年十一月初二日,晚:1925年12月17日三庆园演出 协庆社在三庆园夜戏。
演出剧目 压轴:《卖马》(谭小培) 大轴《宝莲灯》(带“打堂”)(尚小云,马连良,侯喜瑞) 1925年12月20日,农历乙丑年十一月初五日:1925年12月20日三庆园演出 协庆社在三庆园日场。
演出剧目 倒三:《黄鹤楼》(谭小培,朱素云,茹富兰,侯喜瑞) 压轴:《盗宗卷》(马连良,刘景然,王长林) 大轴:《贞女歼仇》(尚小云) 1926年2月,农历乙丑年:杨小楼重组忠庆社 杨小楼、余叔岩之双庆社报散。杨小楼重组忠庆社,演于新明戏院,言菊朋应邀短期搭入。 2月5日,新明夜戏,压轴言菊朋《法场换子》,大轴杨小楼、侯喜瑞、钱金福、九阵风《战宛城》。 1926年2月4日,农历乙丑年十二月廿二日,晚:小翠花首演《貂蝉》 又兴社在开明夜戏。其中《貂蝉》为初次公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