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李先念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李先念,中原,同志李先念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977年,在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上,李先念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中央军委常委。他主持国务院的日常工作,积极领导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他提出要充分重视和正确运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力量;在加强综合平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部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改革计划、财政、物资、内外贸易和企业管理体制,以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同时,积极大胆地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他坚决主张并亲自指导上海宝山钢铁厂项目的建设和技术设备引进工作。他积极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强调要恢复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优良传统,努力克服“左”的倾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及其以后,他和其他老同志一起协助邓小平领导全党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制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他积极推动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1979年3月,李先念任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参与领导调整国民经济的工作。他完全赞同并一贯支持邓小平提出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方针。他坚决主张充分肯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正确地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他积极推动改革开放和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1982年9月,他在中共第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1983年6月,他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此后,他去许多省市视察工厂、企业、港口、工程项目、经济开发区和农村,了解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情况,指导工作。从1981年春到1988年,他主持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他密切注视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参与调整对外政策,及时处理国际上发生的一些重大问题。他会见了许多重要外宾和友好人士,先后出访了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等20多个国家,向世界各国阐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介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改革开放的方针。
1988年4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李先念当选为主席。他继续关心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努力维护国家的社会政治稳定,坚决支持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他根据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基本政治制度,积极推进政协的组织制度建设。他倡导和支持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参政议政,进行调查研究,鼓励他们就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发展科学技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方面提出建议,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他为加强各党派、各民族和各界人士的团结,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进行了多方面的活动。他积极推动海峡两岸的交往,广泛接触海内外有关人士,衷心希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他指导全国政协积极开展人民外交活动,增强与各国人民和团体的友好往来。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祖国的统一大业,战斗到最后一息。 李先念不愧是德高望重,功勋卓著,深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爱戴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对共产主义具有坚定的信念,对党、对人民、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始终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坚持斗争。他具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才华,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相结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创造性地进行革命斗争和领导经济工作。他具有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一贯顾全大局,坚持原则,维护团结,模范地遵守党的纪律。他襟怀广阔,光明磊落,谦虚谨慎,爱护干部,善于发现和珍视人才。他廉洁奉公,生活俭朴,严格要求子女。他是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学习的榜样。
主要贡献
1909年6月23日,李先念同志出生于湖北黄安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大革命影响下,他积极投身党领导的农动。大革命失败后,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李先念同志就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革命战争年代,李先念同志一直从事军事斗争,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杰出将领。他骁勇善战,功勋卓著,在重大历史关头不怕牺牲、勇挑重担,敢于斗争、屡建奇功。
1927年,李先念同志率领农民武装参加著名的黄麻起义。随后,他随红四方面军艰苦转战,先后参与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川陕革命根据地,在革命战争血与火的磨练中成长为红四方面军最年轻的军政治委员。长征途中,他受命指挥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攻占懋功,率先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他向毛泽东同志详细汇报了川西北形势和红四方面军情况,为党中央确定北上战略方针提供了重要依据。他坚决支持朱德、刘伯承、徐向前同志等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进行斗争,率先遣军和红二方面军一道北上,为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作出了贡献。会宁会师后,他遵照中央军委指示率部突破黄河天险,执行宁夏战役计划。随后,他担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指挥红三十军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连续奋战,重创敌军,对配合河东红军战略行动、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起了重要作用。西路军失败后,他受命于危难之际,担任西路军工作委员会委员,负责统一军事指挥,率领西路军余部翻越终年积雪的祁连山,穿过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历尽千辛万苦到达新疆,为党和红军保存了一批骨干力量,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
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同志是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和新四军第五师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以后,他受党中央重托,前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中原地区,开始了创建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历程。他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先后创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和新四军第五师,开辟并发展起鄂豫边区这块地处要冲、孤悬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他善于正确判断形势,不失时机发展壮大人民力量,领导创建了拥有1000多万人口、具有战略意义的中原抗日根据地,创建了拥有5万余人正规部队和30余万民兵的武装力量,从战略上有力配合了全国各个地区的抗日战场,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写下光辉篇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先念同志领导的中原军区成为国民党军发动全面进攻的首要目标。他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沉着果敢,机智灵活,指挥6万中原军区部队突破30万国民党军队的重围,并亲自率领北路突围部队转战千里,在战略转移中创建了豫鄂陕边区根据地。中原突围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显示了他统帅大兵团同强敌作战的战略战术和指挥艺术。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前夕,他任新成立的中原局第二副书记、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司令员,之后又任重建的中原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参与刘邓大军重建大别山根据地斗争和淮海战役后勤保障工作,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李先念同志是党和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他担任国务院副总理达26年,长期分管财政、金融、贸易等工作,为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倾注了大量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