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能否共存?如果可以,关系是怎样的?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事物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能否共存?如果可以,关系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能否共存?如果可以,关系是怎样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民回答,(原创),
谢邀,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是一脉相成的,他们两者完全可以共存,他们之间的出发点,′理论共识基本上都相同,,
唯心主义是意识为第一,物质为第二的观点,把自然界中的事物说成是上帝,天命的唯心论,否定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他的理论是意识变为物质的,
形而上学是主观性,片面性,武断性,自然界的物体是永恆不变的,他的理论是只有形而上学是对的,坚持个人意识形态,反对其他的理论存在,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实际上他们的意竟是一致的,他们的世界观也是一致,所以,两者完全是共存的,他们之间的关系相互依赖的,共同利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含义。
(网络图片)
这是一个哲学命题。
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是在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个哲学本体上,认为精神(意识)是世界的第一性质,物质是世界的第二性质。
形而上学是对世界本质的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看法与思维的方式。因此,它是对存在的研究,是对科学以外、无形体、不可证明的事物的研究。
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神(意识、观念等)作为认识世界的出发点。它主张存在主观精神之中的是认知上的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而并非真正客观上的世界。
形而上学是脱离实践,用“孤立、静止的观点” 的思维的方式去观察事物,认识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势必导致唯心主义。原因是形而上学的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不符合客观实际,并进而夸大其主观的能动作用。
根据以上分析,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是可以共存的,两者关系是依附关系。也就是说,形而上学依附于唯心主义而存活。在这一哲学体系里,唯心主义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而形而上学回答的是:“世界是怎么样的”。
总之,形而上学不能单独存活,它必须依附于唯心主义,两者共存,才能发挥形而上学作用,才能彰显唯心主义理论特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天然共存。
形而上学,英语:Metaphysics。意识是在物理只上的学问,优化一下的翻译是“在物只上的”。从名字就已经决定了“形而上学”必然会脱离物质本身来看待世界,那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延伸一下
形而上学,成体系于亚里士多德,其目的在于确定事物的真实本质,也就是确定存在物的意义、结构和原理。从其目的来看,可能很多朋友会说,“确定事物的本质”没有错啊,为什么形而上学会被批判?
当我们研究一个事物时,想要探其究竟,从哲学的角度来讲是不可行的。首先,事物是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的,你无法说它物质上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比方说一棵树,它本身是在不断地生长的,在某个时间也许会变成木材做成家具,或者到了造纸厂成为纸浆......
当一定要去研究一个事物的本质,寻找这一研究的结论时,必然要静止地去看待事物才能进行,但这与绝对运动的世界是不符的。
其次,当事物与外界联系时,它才有意义,而且这种联系是必然的。当一个事物与外部联系时,因为联系的形式和对象的不同,它的角色也会不同。当一棵树在自然界时,它是“地球之肺”的一部分;在木材厂看来,它是一块上好的木材;在造纸厂它是纸浆的原料......
当树孤立“存在”时,它什么都不是,甚至无法知道它是否“存在着”,甚至连“树”这一概念,都无法赋予给它。在这种情况下讨论“存在”是荒谬的。
最后,事物本身是由诸多部分组成的,形而上学所谓的“本质”其实就是事物是如何被组成的。因为联系的存在,事物的各要素才能有机地构成一个整体,在形而上学这一研究方法下,必然会将事物的整体割裂开。
研究一棵树,把它拆成树干、树皮、树叶.....,再往下拆成纤维,然后分子-原子......无穷无尽。
再有,因为忽略了联系,在研究物质构成时,也难以接近真相,因为在同一基本粒子下,不同的结构,会有不一样的形式,如钻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组成的。
最终,形而上学在追求事物本质的“终点”,其实是在解答另一个问题--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物质的本质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什么决定了这个物质的存在”、“物质是如何存在的”;而在形而上学的研究体系下,却走上了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路上。
形而上学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导致了形而上学者必然会主张用静止、孤立、片面的方式来看待世界。
这样必然会造成结论与实际不符的情况,那这个沟怎么弥补呢?只能靠主观意识来弥补,初心是研究事物本质的形而上学,必然倒向唯心主义。
因为绝对静止代表了“永恒”;不依附于其他事物的存在只能是“绝对存在”;寻找不可分割的物质最终只能造出诸多不存在的“存在。所以形而上学诞生没多久,就成为了“神学”的帮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形而上学在不同的语境下的意义,分两个方面,一个是指:以用超验的思辨方式研究非客观或者无形世界的哲学体系,而非科学研究现实世界的现象及规律;另一个指的是:与辩证法对立的 ,用孤立 、静止 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的主要问题包括:超自然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灵魂是否存在,自由意志等。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势必导致唯心主义,原因是形而上学的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不符合客观实际,并进而夸大主观的作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