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觉得孩子就是宝贝,为了宝贝可以付出一切,你有何看法?
孩子,父母,都是有人觉得孩子就是宝贝,为了宝贝可以付出一切,你有何看法?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孩子是宝这个说法没错,但是我们也不可能为了孩子复出一切。
其实我认为我们给孩子最重要得就是教育,教育怎么做人处事的态度,给他们一种人生指明方向,而不是一再的呵护,更不能溺爱,溺爱太多最后只能是追悔莫及,为了孩子我们尽力,我们力所能及就行,但是也千万不能做违法乱纪的行为
给孩子好的教育,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输送好的思想比什么都重要。父母尽力而为就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只有自己当了父母,才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孩子是父母的宝贝,从他选择我们作为父母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缘分。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这其实是最多数父母的想法。
因为这个孩子不仅仅是自己血脉的延续,还是生命的重生,承载了我们最美好的希望和期望。
孩子没有生下来的时候,我总是想着以后要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成为社会的栋梁。孩子出生了才知道一切都没有孩子的健康重要,孩子上学了要求更低了,只要孩子开心就好。
这就是一个普通父母的良苦用心,我们对这个世界怀有博爱,却最深沉地希望我的孩子能够被世界温柔以待,希望自己可以承担一切苦难,给予孩子最美好的未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看很多回答都是以父母的角度来看,下面我会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来回答,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把所有的爱都表现在为孩子做事情上,孩子确实得到了眼前的舒适,却失去了学习、进步、适应社会的机会。
父母真正成功的爱是越早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包办所有。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包括孩子也是,无论孩子长多大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孩子,父母的爱永远也不会停止,有些父母为了孩子付出了一切,他们可以给孩子买最好的,自己三年不买衣服;他们每次买孩子最爱吃的,自己只是看看;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来不知道父母的起早贪黑……
今天看到一个故事,有一个德国的父亲,为了让孩子充满好奇心,每个月都会带着孩子们去爬山,他们到中国后也能常常看到中国父母带孩子爬山,但他们爬山的方式却截然不同,中国父母大多是手牵手地领着孩子,要么抱着孩子爬山,而德国的这位父亲带着6岁儿子和4岁女儿爬山时,父亲总是走在最前面,大步流星,就像和孩子比赛一样。也许你和我一样会有担心,怕孩子摔了怎么办,碰了怎么办,其实这位父亲总是偷偷回头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只不过孩子几乎发现不了而已。这位父亲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孩子独立、坚强、学会自己面对外面的世界。这位父亲在行动上与孩子们保持距离,同时让孩子看到目标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社会千变万化,父母不可能一直陪伴孩子,唯有放开手让孩子自己成长,相信孩子他可以长成一个落落大方的人,放开手脚让孩子独立成长,让他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不要打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幌子,从而束缚者孩子的成长,爱孩子并不是要为他付出一切,我始终确定的是,我会让孩子独立成长,不会为了他付出一切,毕竟我自己也是很重要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这是所有母亲都会做的事,孩子毕竟是母亲十月怀胎生的,和母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母亲会为了孩子放弃一切,付出一切,母子连心说的就是这个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错,孩子就是宝贝。孩子就像一块玉石,需要细细雕琢才可能成为大器。孩子从小的教育尤为重要,小时候的教育、家庭的教育是最重要的,而父母的教育又是最重要的,一些重要的人生观价值观要从小时候给孩子灌输,要让孩子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现在小学教材都是一些小鸭子小鸡小马等,都快成了动物世界了,你在孩子观念开始形成,记忆最发达的时候去灌输这一些东西而不去给孩子灌输一些富有价值的观念,这是很可怕的。学校教材我们改变不了,我们只能在日常生活中去改变。中国现在教育都是教孩子如何赚钱、如何做事,而忽略了如何做人,先教孩子如何做人再教如何做事,我们可以借鉴古时候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从小熟读中国国学文化,如论语、大学等四书五经等,古时候出了很多大师,而现在社会没有大师,因为现代教育教不出大师了,现在教育太注重教如何赚钱如何做事了,现在教出的都是一些没有品德的高级知识分子。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教育要从小抓起,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一种好的家风尤为重要,父母在看书孩子就愿意去看书,父母玩手机孩子就不愿意看书,家风重要。
上一篇:年年正月初八的开门炮有什么说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