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觉得孩子就是宝贝,为了宝贝可以付出一切,你有何看法?
孩子,父母,都是有人觉得孩子就是宝贝,为了宝贝可以付出一切,你有何看法?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个阶段,父母要重视的就是:温柔而又坚定。
温柔是我们的态度,而坚定是我们要坚守的原则。
3、在三岁到6岁,这一个阶段,孩子是在幼儿园度过的,这个阶段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开始培养他的各类能力
比如交往的能力、阅读的能力,沟通的能力以及学习的一些能力,这些都为以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一个基础。在这个阶段,父母更多的是满足孩子的能力发展和成长的需求,表现出来的,就是父母会酬情给孩子报一些美术班、舞蹈班等兴趣班,培养孩子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发现孩子的优势。
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有一些物质上的需求,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建立奖励计划,培养孩子的目标与成就感,让孩子完成某项任务与获得物质上的奖励有一个适当的关联。
此时父母给予的爱还是一样的毫无保留,但在具体的形式与物质上,会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帮助孩子建立各项能力。
4、在7~12岁这个时期,6~12岁是在小学小学时期,在这个阶段重点父母是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学习的需要
这个阶段,父母与孩子的核心必然放在了学习上面,学习与学校生活成为孩子最重要的事项。从这个角度来说,将各种资源投入进来,为孩子营造尽可能好的学习环境,是家长最优先考虑的方面。
具体的做法,是上述三个阶段的综合,这也非常考验父母育儿和教育的能力和理念。而这个阶段如果出现问题,追根溯源下来,往往原因就藏在7岁以前。
结束语:父母是爱孩子的,也愿意为了孩子付出一切,但爱心不能毫无原则的泛滥,我们需要跟随孩子成长的脚步,调整我们付出的重点。我们爱孩子的心不变,变的只是方法与方式。而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帮助孩子建立习惯与能力,让孩子在成长中逐步的独立、自信与自强,这才是聪明父母的正确做法。
适当的放手,让爱心可控,才能让孩子成才。
庭爸,7岁女儿的奶爸,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70后大叔,有爱有思考的育儿和教育达人,欢迎关注、转发、点赞和评论,更多育儿和教育问题可以与我交流。让育儿更轻松,让教育更有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甘宝贝!问题在于当父母的怎么爱,会不会爱孩子。溺爱就害了孩子不说也害了自己。要教育孩子懂得珍惜父母对他或她的爱,怎么做人做事,懂得父母的付出。当父母只知道一味的付出。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孩子教育好了就是来报恩的,教育不好就是找事的。你要真想让孩子过的好,就不要溺爱孩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的确,我也是孩子就是宝的家长,孩子就是一切,但是这个要有一个度,不能过度的宠爱孩子,要正确的引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是宝贝,但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能否付出一切试具体情况而定。
1.孩子刚出生到上学前,孩子离不开大人,大人是孩子的一切。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孩子就是家里的宝贝,因为他小,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所以会成为整个家庭的重中之重,全家目光的聚焦点,家庭的C位。
他需要我们的悉心照顾才能慢慢长大,这时候,我们是孩子的一切。
2.慢慢地,孩子会成为我们的一切。
慢慢地,孩子会越来越大,会有自己的想法。
我们常常会觉得,这孩子越长越不听话了,其实是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这时候我们应该把他当成一个独立体来看待,而不是父母的私有物品,什么都听大人的。
同样,大人和小孩都是独立体,首先是自己,然后才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
这时候,尊重,认可,肯定孩子这个独立个体,不要让我们的爱成为孩子的“枷锁”。
3.孩子长大了,成年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一切。
父母是孩子前进道路上一面的镜子,照亮自己,也照亮孩子,让我们独立的走自己的路,需要帮忙时互相搭把手。
让我们保持“一碗汤”的距离最好。
做好自己,让彼此放心,成为彼此心目中最牵挂的那个存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可能所有当了父母的人都是很焦心的事,自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想着给他(她)们最好的生活条件,不管在苦在累,都想让他(她)们是最幸福快乐的,健康长大,那怕他(她)们就是生病感冒了,如果能换的话,都想换成自己去生病感冒,所以说美个孩子在所有父母的心里都是宝贝在宝贝。
不管孩子是大是小,走多远,最牵肠挂肚的还是父母,生怕他(她)们吃不饱睡不好,怕他(她)们吃不惯别个地方的饭菜,不适应外地的气候,总是挂念,一天到晚的都会想,这孩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会不会照顾好自己,晚上睡觉了,会不会再蹬被子?哎,总是一万个放心不下,俗话说的好,儿行千里母担忧。
上一篇:年年正月初八的开门炮有什么说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