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民该如何将苹果产业做到可持续发展?
苹果,果农,产业农民该如何将苹果产业做到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可是个比较大的话题,不是专业人士或者专家很难一句话二句话讲的清楚。我是个在行,只能说两句在行话了,希望不要见笑。
农民要想把苹果产业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组织,有团队,有公司。这是一个庞大的组织,分工要明确,管理要有序。
首先是果农他们负责种苹果,收苹果,保证生产出优质高产的苹果。再有就是市场部他们负责把苹果卖出去。还有就是深加工把卖不掉的剩的苹果,做成苹果干儿,苹果粉,苹果罐头等等深加工产品。再有就是研发队伍,他们负责开发苹果的新功能新用途,把苹果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发挥到极限。
我觉得现在农村合作社的方式都比较好。单打独斗的模式已经做不大了。必须联合起来扩大规模。扩大产量,形成气候。把握住市场的主导权。这样才能做大做强持续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苹果的品质由于各地的品种,气候,土壤,以及管理技术的原因。至使市场上苹果的质量良莠不齐,价格高低不一。
再加上优良品种的栽培,高产技术的培训,使品质和产量大幅度的激增。造成了产大于供的局面,使果农望果兴叹!
那么,苹果是不是就不能发展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为了不让果农的积极性受挫,为了不让苹果成为果农的伤心果!笔者认为:
第一,淘汰劣质品种。选育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的优良品种。
第二,定价权。一直以来,水果的定价权都在收购商的手中,这不合理。果子多了,他们拼命的压价,不管果农的利益。伤了果农的积极性,大面积的砍伐果树。市场货源不足,他们又疯狂的抬价。把高价转接到消费者身上,误导果农,结果就是大面积的扩种。又造成产大于供的局面。
如此的恶性循环。收购商稳赚不赔,这对果农太不公平了。因此,就要说到第三了。
广大的水果种植者应该提高自己的眼界。组织一部分有销售能力的果农走出去,走进市场。让苹果直接和消费者衔接,尽量减少中间环节。让利给消费者。
调查市场的销售量,正确引导果农的种植面积。保证市场的正常供应,稳定市场的价格。
第四,大力宣传,可以采取直播,视频,动漫,画报的形式,也可以到各大城市举办苹果节,苹果展,让苹果在消费者的心中占据相当大的地位。如是这样等等,苹果的持续发展肯定不是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注重品质,精品意识,与推销商合作时的推心置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农村果农网络销售苹果,基本走的是这个路子,都是子女在城里,利用自己的人脉,帮家里父母和乡亲们联系销售发货。
据我所知,头条一些三农就做得比较好。在网上推销苹果这些农产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一个苹果大县的普通果农,的确应该考虑一下如何将苹果产业做到可持续发展!近几年,随着苹果种植面积的迅速增大,对苹果销售造成了巨大冲击!甚至部分果农干出力,赚不到钱!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我认为必须做到合理规划!
1.生产出高档优质的苹果是根本!只有优质的产品,才有可能卖上一个合理的价格!
2.调整品种!当下品种主要是已晚熟红富士为主,这也造成了品种单一,产量过剩的结果!适当发展一下中晚熟品种,可以弥补市场空缺!
3.规模化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往都是已家庭为单位的生产,销售!市场竞争力弱!现在可以考虑把分散的果农聚在一起,形成合作社,统一管理,有合作社负责销售!
4.大力推广!完善果品信息,做好电子报价!在各个平台发布消息,完成招商!
5.诚信经营!做到本本分分生产,诚诚实实卖货!做到坚决不糊弄客户!
我相信,合理规划后,加上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和诚实本分的态度!苹果产业一定可以做的长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明确苹果产业供大于求,全国面积超过3700万亩,人均年消耗量80斤,是仅次于柑橘的第二大果树。因此要持续发展,就必须选择优质品种,在优生区种植出高品质的苹果。
第二,哪里是优生区?黄土高原和胶东半岛。
第三,如何种出高品质苹果?应当有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栽培,水肥,植保技术都要跟得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