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写作上感觉有内容写,落实到纸面上却写了很多口水话,有些内容一两句话就能概括,怎么改善状况?
作者,感觉,内容写作上感觉有内容写,落实到纸面上却写了很多口水话,有些内容一两句话就能概括,怎么改善状况?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关于写作者的感性人格培养,应该需要有意识的积累认知与素材,同时记录自身的灵感。
通过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不断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提升认知的目的。通过阅读等的方式,与所学领域相关信息的接触,以及自身经验的总结等方式,收集这一领域的素材。每个人的精力有限,因而初写作者,应该专注于某个领域的认知与素材的积累,从而实现精通某个领域、所创作内容优质的目标。
此外,写作者非常依赖思维的通畅、灵感的迸发,但人又健忘。因此在有灵感时,应当及时的记录那些好的想法。
通过以上两种方式,从而方便在没有灵感时,能够借助记录下来的几乎已被遗忘的灵感,以及自身在某个领域的认知与素材的积累,快速的扩散思维,从而能够在没有灵感时快速进入到有内容可写的写作状态。
至于写作者理性人格的培养,觉得可以换句话来表达,即写作者“写作技巧培养”。这一方面,重点就是刻意的练习写作技巧。通过在脑子里面不断凝聚关于写作的表达方式、技巧,比如“金字塔原理”在写作中的运用:主题鲜明、条理清晰、逻辑递进;以及文章故事性的常用公式:渴望+阻碍(=冲突)+行动+结局(情感+展示);甚至是最基本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格式,以及常用的表达方式:比喻、对比、抒情等等。
通过不断练习写作的表达方式、技巧在实际写作中的运用,培养写作者在写作技巧方面的能力,从而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快速、有效的梳理脑海中的“可写内容”,最终实现精准、有效的表达效果。
作为写作着,脑子里面想什么自身应该是心中有数,但读者却是不清楚的,它们唯有通过写作者创作出来的内容,才能知道写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这其中,就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写作者能否清晰、有条理、有逻辑的表达出脑子里面的构思;另一个是写作者呈现出来的内容,读者能否读懂,以及是否喜欢、赞同。
如问主所言,“写作上感觉有内容可写,落到纸面上却写了口水话,有些内容一两句话就能概括。”这应该是写作者本身在“理性人格”方面的培养不成熟,从而难以梳理、抑制自身“感性人格”的“任性”,以至于表达出来的语言文字不够简明,甚至还有可能混乱了条例、逻辑。以此导致的结果,有可能读者就会感觉啰嗦,甚至不知道表达的重点是什么,亮点是什么。
所以,写作者在通过培养自身“双重人格”,也就是刻意的积累自身阅历和刻意的练习写作技巧的过程中,还应当综合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是读者容易读懂,并喜欢、赞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个非知名小作,已经有上百万字的小说等文学作品在期刊(不是网站)上发表。初涉创作时,有位老师告诉我,你先把要写的故事说给自己听,多说几遍后,你就会发现故事多了许多赘肉。
希望对你有用,更希望一同进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觉上有,确写不出来。
首先要恭喜你,
感觉上有很重要,
很多人感觉上什么都没有,
还写了好几十万字,
得了不少奖。
我也有过这个苦恼,
感觉上有个东西要写,
不知道怎么写,
于是我就翻书看别人怎么写的,
写着写着,就写成了别人的套路,
写成了别人的感觉。
把自己的感觉写丢了。
关于写作的理论可说是汗牛充栋。
写别人感觉的人太多了,
有些茅盾奖得主写的也是别人的感觉,
为什么文学走入了低谷?
大家都写一个感觉,
看一本书就等于全看了,
那就没必要看了。
文学就D落了。
文学无非就是两件事,
写什么,怎么写。
你已经解决了一件事,
下一件事再努力一把,
你的文学梦就做成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