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保险不赔是什么原因?
保险公司,的是,都是保险不赔是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这也不赔,那也不赔,保险究竟赔了个什么名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保险不赔可能是在等待期,或者有相应的免责条款,或者在免赔额限制内。也就是说归根到底是对合同条款不熟悉。2、保险业务员不专业,没有让客户清楚的知道什么情况可以理赔,什么情况不能理赔。很多客户买了分红险,但是在重疾发生时想理赔。对于自己买的什么险种都不清楚。最后出状况时,就会觉得上当受骗,保险不赔。如果在最开始业务员可以很专业的为客户阐述明白。那么就不存在保险不赔的观点。 另外我要说的是, 2020年国家全面放开对保险行业的限制,届时会有更多专业历经百年的国外保险公司进入到中国市场。保险行业一定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会变得更专业,正规,保有所保,赔有所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不赔那不赔是对保险最大的误解,保险赔的比不赔的多得多。
一般不赔的有下面这几种情况。
1.非保险责任。
这个很好理解。比如你生病了,但是买的是意外险不是健康险,那么肯定是不赔的。还有你买的重疾险,但是生的病不属于重疾险病种,那也是不赔的。
2.保险免责。
每一份保险都有责任免除,比如投保人对被保险人的故意杀害、两年内自杀、醉驾酒驾等等。每份保险条款中写的责任免除,都是不赔的。
3.保险停效。
保险没有按期缴费,保险就会停效。还有些是投保人自己退保了。
我都见过自己退保后,生了病,又找保险公司理赔的。这种情况肯定也是赔不了的。
4.犹豫期内。
除了意外险,健康险基本上都有犹豫期。一般医疗险犹豫期是30天/60天/90天,重疾险犹豫期是90天/180天。
如果在犹豫期内出险,保险是不赔的。
犹豫期的设置,就是为了防止出现了健康问题才来投保的逆选择行为。就算社保也有犹豫期。
5.投保时没有如实告知健康问题。
未如实健康告知被拒赔占了很大比例。这有可能是被代理人误导,也可能是自己故意不告知。
如果是被误导,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建议可以把投保时的聊天记录或者交谈录音留作证据。这种情况胜诉的几率还是挺大的。
6.其它情况。
其它还有一些小概率情况,比如有些重疾险保险要求的指标跟确诊的指标不一致。这种情况,保险公司很可能会拒赔。但是如果保险条款规定的跟通行医学标准相悖,那么这种情况保险公司就违反了《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多半是会败诉的。
总之,投保时按照要求如实告知,买对保险,不要随意退保,按期缴费,那么保险被拒赔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种问题实际上没有多大意义,但是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就成了大麻烦。
一、保险问题
保险是一份合同,和我们在外工作一样,写了很多东西。但是放心,都是写的明明白白,专业的词汇都在合同中有大白话和举例解释,很多人只说合同复杂,但是根本没有去看过现在的合同。这种根据经验乱说的,大家要远离!
二、拒赔原因
现实中,拒赔是很少很少的,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理赔成功率在97-99.9%之间。
而且拒赔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大体上拒赔原因可以分成:保险公司的过错、保险业务员的过错、投保人本身的过错。一个巴掌拍不响,没看错,不是所有拒赔都是乱来,都是保险公司和业务员的错。
1、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主要是大错!
它们的业绩制度,销售为导向的制度,培训了很多不专业或者伪专业的业务员。而严苛的考核制度也助长了销售出去就是爷的销售模式。
所以,保险公司在制度上的过错,导致了很多保险销售乱象。
但是总的来说,故意拒赔,刻意拒赔这种事儿很少保险公司会做,但是不代表没有。毕竟故意拒赔一旦被举报,保险公司要被监管部门惩处!
2、保险业务员
主要是还是销售问题。
夸大保险范围、夸大保险各种“收益”、胡乱对比、各种套用概念等等。
而这些违规、违法的销售行为,更多是保险明面禁止,私下默许,甚至允许分享借鉴!
当然,部分不良业务员的鼓励不如实告知,违规更改客户的告知情况都是存在的。
这些违规行为,带来的后果要么就是拒赔,要么的买的保险不切实用,要么不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
有的业务员不专业,某些会影响被保人理赔的事儿不告知,例如等待期内尽量不要有就医或者体检记录,就医时和医生的沟通方式,各种险种对医院的要求,理赔时需要注意哪些。
3、投保人
实际上,因为买保险的人导致的拒赔率是最高的。
例如1,不知道投保要如实告知,导致的拒赔。很多人认为以前的毛病,或者体检的异常医生说不重要,自己也就认为没事儿,但是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就是大事儿。
例如2,单方面的认为某个险种足够,常见的就是只买重疾险,结果一般的疾病不能理赔;只买医疗险,结果保额太低,疾病严重理赔金额低;要么就是只买意外险……这种叫做保险配置漏洞。很大一部分保险纠纷就是这样产生的,不知道保险有分类,不同的风险有不同的保险匹配!
最后
实际上,大部分的保险拒赔都经不起推敲,细究一下,动脑想一下就知道是非对错。
但是很多人缺乏刨根问底的精神,更加喜欢快餐文化时代的看个标题就认定一件事。所以才会出现现在的情况。这种认知的缺乏,对于保险公司、保险业务员来说并没有损失,但是对于自己来说,因为认知的偏差导致各种风险只能自担,这就是损失!
上一篇:阁与楼有什么区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